提前15天辭職可以嗎(沒簽勞動合同提前15天辭職可以嗎)
提前15天提出辭職能走嗎
提前15天提出辭職不能走。辭職報告提交后三十天可以離職。
勞動者交了辭職報告后,應當在一個月之后離職,要求用人單位結清工資以及為其辦理離職手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一般員工主動提出辭職是沒有補償的,但是被迫辭職的除外。一般情況下,用人單位辭退員工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包括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因勞動者能力不足等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實行經濟性裁員的,都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個人提出離職分三種情況:
1、用人單位存在相關法律規定的,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準,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2、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相關法律規定的,勞動者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違法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
3、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我辭職提前15天能走嗎
勞動者辭職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到期走人,不能提前15天走,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但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提前15天提出辭職能走嗎
法律分析:不能。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因此,如果是通過提前通知用人單位的形式來解除勞動合同的,那不能只提前15天通知是不合法的,不能立馬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提前15天提離職可以嗎
法律分析:勞動者辭職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到期走人,不能提前15天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辭職提前15天是否合法
法律分析:員工在合同期間,辭職的應該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提前15天也屬于違約,應該按照用人單位的規定和合同的約定支付一定的違約金。辭職可以的,公司應該給辦理交接,如果不予辦理,申請仲裁解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提前15天提出辭職能走嗎
該情況正式員工辭職不能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所以如果是正式員工,提前15天提出辭職,在沒有特殊情況的前提下是不能走的,需要繼續工作滿30天才能離職。但如果是在試用期,只需提前3天提出辭職即可。
合同期離職提前15天申請。沒有提前30天申請,單位要扣掉這15天的工資,這合理嗎。
不合理也不合法.
勞動合同法規定離職需提前30天提出.如果單位同意或者協商的,可以不按照30天執行.但是工資及離職手續應辦理,工資結到正式離開公司那天.公司有辦理的義務.
勞動合同法規定不允許約定違約金,且離職是提前提出,經過公司的同意.所扣工資從違約金或者損害賠償的角度來說,都是不合法也不合理的.
你可以提出異議,跟公司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
協商之前建議先看一下勞動合同法.這樣協商起來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