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證面積和土地使用證面積不一致(房產證面積和土地使用證面積不一致按哪個為準)
實際使用面積與土地證上不符怎么辦?
遇到這種情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首先可以向所管轄的國土局進行重新勘測的申請,所需資料可以打電話做基礎咨詢。
2、接著到國土局打印了不動產權資料電腦查詢結果表,再向公司所屬地區的地稅局信息管理科遞交資料更改登記信息明細。
3、然后在地稅前臺領取退稅申請所需資料表,按照那個準備遞交,征收科審核通過即可。
4、另外自己寫一份請求查證土地使用權面積的申請,附上《土地使用權證》復印件送當地縣國土資源局地籍股,要求核實你土地使用證上的面積與實際面積不符,與實際面積計入你的《土地使用權證》。
按照《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五十六條的規定:“土地所有權或土地使用權的四至界限與實地一致,但實地面積與批準面積不一致的,按實地四至界限計算土地面積,確定土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p>
土地證上的面積計算方式:
1、《房地產權證》上有一般會包括3個面積:總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和分攤建筑面積。房屋的總建筑面積是指建筑物各屋外墻(或外柱)外圍以內水平投影面積之和。一般是根據房管局屬下測繪所所測量出來的數據為準的。在辦理房產證的時候并沒有實物測量,所以有時會產生面積誤差。
2、面積誤差計算:面積誤差比=(實際計價面積-合同約定面積)/合同約定計價面積*100%。如果實際面積跟合同約定面積出現誤差的,誤差在3%內屬于正常范圍,多退少補。如果超出3%,可以退房,或者買房人只補齊面積誤差3%的差價即可。
3、一般情況下,在房屋交易過程中簽訂的《房地產買賣合同》中有明確約定,房產證面積一般登記為建筑面積,包括套內面積、柱、墻等結構面積和公共分攤面積。
4、土地使用權面積是指房屋所分攤的所在土地使用權的面積,這個面積相對來說數值較小。計算公式為:分攤土地使用權面積=房屋建筑面積/樓房總建筑面積*樓房占地面積。
5、土地證上的土地面積是同時使用的業主越多面積就越小,例如高層,越高業主越多面積就越小。但也有例外,像是別墅,使用土地面積的就一個戶主,有時可能會多于房產證上的面積,因為他的使用空間更大,像是花園,休息區,車庫等等。
綜上所述,要注意的是你的《土地使用權證》是國有的或是集體的,如果是國有的,還要看土地使用權經出讓沒有,如果要增加部分的土地沒有經出讓,增加部分的土地你還要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法律依據】:
《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五十六條
“土地所有權或土地使用權的四至界限與實地一致,但實地面積與批準面積不一致的,按實地四至界限計算土地面積,確定土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
漲知識:為啥房產證和土地證上的面積不一致
房產證上,房子的建筑面積是61.34平方米,土地證上的使用權面積卻是15.3平方米。房產證上的面積和土地證上的面積為什么為不一致呢?這是為啥?
一、房產證上的面積
房產證上記載的面積是房屋本身的建筑面積,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銷售面積,由以下面積構成。如圖:
建筑面積關系到我們買房要繳納多少錢,因為房屋的總價=每平米的單價*建筑面積;其還關系到物業費的多少,因為每月物業費=每平方米的物業費*建筑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使用面積這些面積又該如何區別?下圖中綠色部分為套內使用面積,藍色部分為套內墻體面積。
二、土地證上的面積
土地證上的土地面積是建房所占用的土地面積,其余房產證上記載的建筑面積的概率不同。
土地證上的面積是按照你家房屋的建筑面積在總建筑面積中所占的比例乘以總建筑面積所占用的土地面積進行分攤的。即(你家房屋的建筑面積÷總的建筑面積)×占地面積=你家房屋的土地面積。
舉個例子:一棟房子占地200平方米,只有一個單元,一梯兩戶,共5層樓,總共10戶,每戶建筑面積均為100平方米,這200平方米的占地面積,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攤到每一戶人家的。那么,每一戶分攤的土地使用權面積即為20平方米。
漲知識:為啥房產證和土地證上的面積不一致
房產證土地證哪個重要房產證土地證哪個重要
對于房產證土地證哪個重要,很多人都不是非常清楚,那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
1、從法律角度來講,房產證和土地證是房主擁有該房產以及土地使用權的證明,兩者是密不可分的。沒有土地證,就意味著房主不具備對該土地的使用權,那么在該土地被被人侵占的時候,無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土地使用權證又稱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是指經土地使用者申請,由城市各級人民政府頒發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該證主要載明土地使用者名稱,土地坐落、用途,土地使用權面積、使用年限和四至范圍。國有土地使用權證號可以去土地轄區土地管理局查詢。
3、由于我國實行的是土地公有制,購置房地產時只是取得相應的土地使用權。人們通常對土地使用權問題是漠視的,并想當然地認為土地是房屋的附屬,取得了房產的所有權即取得了土地使用權。如果忽視土地使用權,勢必會給住宅地產購置及交易帶來風險。
土地證和房產證的區別土地證和房產證的區別
1、土地證
是指對個人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的俗稱?!斗康禺a管理法》規定,所購商品房應具備“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和“房屋所有權證”。沒有它,將很難從根本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多數購房者從不關心,也未領到過。其實土地證和房產證一樣重要。
2、房產證
房產證是指房產證購房者通過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權,可依法對所購房屋行使占有、使用、和處分的權利的證件。即《房屋所有權證》,是國家依法保護房屋所有權的合法憑證。
土地證和房產證的區別在于頒發單位不同:
土地證是由地方土地主管部門頒發的,證明持證人對一定面積的土地享有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書面文件,是持證人享有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法律憑證。
房產證包括房屋所有權證和房屋共有權證,在通常意義上,房產證是房屋所有權證的簡稱,是由不動產登記機關發放的證明房屋所有權歸屬的書面憑證。
房產證與土地證的區別房產證與土地證的區別
1、房產證
房產證是購房者通過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權,可依法對所購房屋行使占有、使用、和處分的權利的證件,即《房屋所有權證》,是國家依法保護房屋所有權的合法憑證。在通常意義上是由不動產登記機關發放的證明房屋所有權歸屬的書面憑證。
2、土地證
土地證作用就是擁有該地塊的合法使用權,受法律的保護。土地證上會注明該土地的地理位置、用地性質、用地面積、使用者等相關信息。土地使用者可以自己使用土地,以出讓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也可以把土地使用權轉讓、作價出資、出租或抵押。
房產證與土地證的區別還是很大的,不過兩者也是互相關聯的,因為,有土地證沒有房產證的房子是不能進行購買的,土地證僅僅只能證明該土地的審批使用年限,而在該土地上建造的房屋的所屬權卻并不能證明。
房產證和土地證上的面積為什么不一樣 房產證是131土地證只有61
房產證和土地證上的面積不一致,可能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房產證上的面積是房屋的建筑面積,包括房屋建筑分攤面積和實用面積;而土地證上的面積是土地的分攤面積,一般來說,樓層越高,戶數越多,土地證上的面積也就越小。
2. 如果房屋是多層甚至高層,那么土地面積可能大大小于房產證上的建筑面積,因為土地面積通常是按照一定比例分攤的,而不是按照實際使用面積計算的。
3. 如果是獨棟別墅,土地面積也許還會多于房產證的建筑面積,因為別墅通常占地面積較大,而且土地是私有財產,可以單獨擁有。
4. 對于商品房來說,土地面積只是體現了土地的產權,并沒有實際面積。因此,房產證和土地證上的面積不一致是正常現象,但是不影響房屋的正常使用和所有權。
總之,房產證和土地證上的面積不一致是正?,F象,因為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代表著不同的意義。
舊房產證和不土地證面積不一樣能辦繼承嗎
題主是否想問“舊房產證和土地證面積不一樣能辦繼承嗎”能辦。房本上的面積是該套房屋的建筑面積,所以房產證和土地證的面積是不一樣的,房產證可按正常程序辦理,應該以房產證上的建筑面積為準,房產證過戶去房管局房產證過戶去,土地證過戶去土管局。
房屋占地面積超出了土地使用證面積4個平方。應該怎么操作才能辦理房屋產權證。
1、如果土地是宅基地,要到村委會那里出證明,變更土地面積,然后拿證明和宅基地土地證到國土部門,辦理變更宅基地面積土地證。然后你再拿變更面積后的土地證到房管局辦理宅基地房產證。
2、如果土地是國有土地,那么是辦理不了。超出面積是違法建筑,要被強行拆除的。只能把房屋改建在土地證面積內,這樣才可以辦理到房產證。
3、辦理房產證的程序:
(1)去辦理登記需要攜帶身份證、戶口本、《商品房銷售合同》等證件和資料。
(2)買賣雙方在交納了手續費、契稅、印花稅后就可以辦理過戶手續。
(3)交易所會給買方發放房產賣契,原則上房產證需買賣雙方共同辦理。買賣雙方或一方因故不能辦理買賣過戶手續和產權登記的,可出具委托書委托代理人代為辦理。
(4)辦理完買賣過戶手續后,買方應持房地產交易所發給的房產賣契,在三個月內到房屋所在地的市或區(縣)的房屋土地管理局登記申請。
(5)辦理申請需要資料有:賣方所有的整棟樓的房屋所有權證、《商品房購銷合同》、商品房銷售發票存根復印件、《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表》、《墻界表》、《面積計算表》。
(6)經房地產管理部門審查驗證后,買方可領取房地產權證。
擴展資料:
房產證的作用:
1、房產證主要在房屋登記事務范疇中發揮作用,并且主要是為了保證登記活動的秩序與安全。
2、房產證首先起到登記行為完成的證明作用,房產證起到一種備忘的作用。
3、權利人可以根據自己持有的房產證內容,掌握自己的財產情況,而不必每每去查閱登記簿。
4、房產證最重要的作用還是保證登記活動的安全。
5、在以登記作為不動產權利公示方法的制度體系中,房產證的主要功用是在約束登記機關的行為,發放房產證是保證登記安全的重要措施。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房產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