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對個人工資被拖欠怎么辦(個人對個人工資被拖欠起訴)
個人拖欠工資勞動局受理嗎
法律分析:1.勞動者如果是給用人單位工作,有兩個途徑可以要求支付工資:
2.勞動者可以到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內的勞動監察投訴;優點:方式簡單。缺點:某些地區執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3.可以到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
4.如果是給個人工作,不算勞動關系。當事人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訴該個人老板,要求支付勞動報酬。跟私人老板發生糾紛的,勞動者可以選擇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也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直接申請勞動仲裁,對于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此也提醒個體工商戶負責人,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是不受勞動法制約的,因此就隨意用工,這種誤解不僅會損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往往最終給自己帶來嚴重的損失。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并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準,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個人老板拖欠工資怎么起訴
個人老板拖欠工資,當事人可以攜帶工資表、考勤表等相關證據以及起訴狀到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要求老板支付其所拖欠的工資;除此之外,當事人碰到這種情況,還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申訴、控告或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分析
按照相關規定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需要提交的材料有:1、詳細闡述仲裁理由和要求的仲裁申請書,并且按照被申請仲裁人數提供相應副本;2、仲裁申請人的身份證明以及復印件;3、如果存在委托代理人的,還需要有當面簽訂并且提交的授權委托書,且需要在其內容中注明具體的委托事項,除此,還要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4、可以證明仲裁申請人和被申請仲裁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以及可以證明申請事項的證據材料,例如:1、雙方簽訂的書面合同;2、申請人的暫住證;3、申請人在該單位工作的工作證或者廠牌、工卡、工資表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4、單位為申請人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記錄;5、申請人與被申請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的通知證明等,提交時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個人欠工資不給怎么解決
拖欠工資不給的解決方法:
1、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舉報。
2、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3、通過訴訟途徑解決。
根據國家規定在仲裁或訴訟的時候,要求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于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無故拖欠工資是用人單位在沒有任何合法甚至合理的原因下的拖欠員工的工資的行為。
延期支付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的行為。無故拖欠工資是不合法的,如果雙方有合同,被拖欠方可以把另一方告上法庭。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在拖欠工資的維權中需注意:
1、要確認和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的事實,如工資單,考勤記錄,工作過程中的文件記錄。
2、確認勞動關系后,對于單位拖欠工資的違法行為,可與老板協商,要求單位補發工資。
3、如果協商不成,帶好相關資料到勞動局投訴,或者直接到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提出勞動仲裁。
4、如果拖欠工資數額比較大的話,可以直接請律師打官司,通過訴訟的方法來要回被拖欠的工資。
個人欠工資不給怎么辦最有效的方法
1、個人拖欠工資屬于勞動糾紛,報警了,公安機關也會指引當事人向勞動行政監察部門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處理,一般報警作用不明顯,但是經勞動行政監察部門處理后,勞動行政監察部門向公安機關反饋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舉報追究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刑事責任的,公安機關才會做刑事立案處理,可見報警還是有作用的。所以,建議先是電話投訴到當地勞動執法監察大隊進行處理,勞動執法監察大隊會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依法對用人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并責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資。
2、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3、最有效的是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的,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私人老板拖欠工資勞動監察和仲裁還有法院都不受理要怎么辦
如果工資被拖欠了,可以向各地勞動執法部門舉報,勞動部門的執法監察人員會幫助協調解決;也可以到各地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去申請仲裁,如果對仲裁不服,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強制執行;如果掏不起打官司的錢,也可以申請減免訴訟費。總之要借助政府、法律的幫助,獲得應得的報酬。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享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農民工的工錢被拖欠問題,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視,國家有關部門正在采取相關解決措施,因此要保持冷靜的心態,理智處事。如果工資被拖欠了,可以向各地勞動執法部門舉報,勞動部門的執法監察人員會幫助協調解決;也可以到各地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去申請仲裁,如果對仲裁不服,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強制執行;如果掏不起打官司的錢,也可以申請減免訴訟費。總之要借助政府、法律的幫助,獲得應得的報酬。把企業惡意拖欠、克扣農民工工錢,作為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的重點,依法嚴厲查處克扣農民工工資的違法行為,責令用人單位補清所拖欠的工資,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據了解,北京市勞動部門加強了勞動執法監察,特別對拖欠農民工資的,舉報一件就要查處一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六條 由于泄憤報復或者其他個人目的,毀壞機器設備、殘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生產經營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并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