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資能否要求勞動仲裁(拖欠工資申請勞動仲裁多久能拿到錢)
在職拖欠工資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法律主觀:
拖欠工資的爭議是能申請勞動仲裁的。由于該爭議處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受案范圍之內,所以當事人只要符合其他的受理條件,依法向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仲裁委員會會立案受理。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條 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
拖欠工資應該仲裁還是監察
拖欠工資既可以仲裁也可以監察。
拖欠工資的,可以到勞動部門的保障監察大隊投訴,也可直接申請勞動仲裁。首先應該到所在市區的勞動局對你公司進行投訴,勞動監察大隊會對此立案,留下你的基本資料.然后去你公司調查了解,事情屬實他們會出面調解,并警告你公司的行為已違反勞動法,遇到拒不執行的公司他們會強制執行.單位拖欠工資是一個常見的問題。
拖欠工資的解決辦法有以下:
1、到勞動行政部門舉報(通常是勞動管理監察大隊);
2、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仲裁費用200-300元),如果你勝了全部由公司負擔;
3、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滿意可以在拿到仲裁書后15天之內到法院起訴;
4、根據國家規定在仲裁或訴訟的時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于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綜上所述,勞動者遇到老板拖欠工資并不罕見,也是因為老板拖欠工資的關系,導致自己的生活陷入到困境中。面對老板拖欠工資的情況,很多勞動者都會打算討要回來,讓自己辛苦的勞動成果可以拿回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未依法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等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在職員工被拖欠工資可以勞動仲裁嗎
法律主觀:
不是。拖欠工資如果可以和用人單位協商支付的話,可以不用勞動仲裁。但如果用人單位經協商之后還是不支付工資,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也可以向 勞動爭議仲裁 委員會申請仲裁。所以,拖欠工資不是必須勞動仲裁才可以解決的。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拖欠多少工資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1、拖欠工資達到一個月期限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因為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如果超過一個月沒有發放給勞動者的是拖欠工資。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沒勞動合同拖欠工資怎么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主觀:
拖欠工資 申請勞動仲裁 。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 簽訂勞動合同 ,并且不發放其工資的,勞動者可以尋找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資料如:工作證或工作牌(最好蓋有公章)、工資卡交易記錄、工資條、有公司名稱的工裝、去地稅局打印并蓋章的個稅完稅證明、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辦理的暫住證、考勤記錄、社會保險繳納記錄、派工單、同事證言(離職在職的都可以)、錄音錄像或者其它有勞動者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簽字的的書面材料等,只要證明雙方之間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就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其 未簽訂勞動合同 的雙倍工資,勞動者可以從第二個月開始要求用人單位支付 未簽勞動合同 雙倍工資(入職的第2個月開始,最多11個月)以及被拖欠的工資,從勞動者離職開始算, 勞動仲裁時效 為一年!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條 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
拖欠工資多久可以申請仲裁
拖欠工資超過一個月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根據《勞動法》第五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該將工資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一般來說,用人單位拖欠工資超過一個月的,勞動者就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
拖欠工資,是否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分析:是可以的,涉及勞動報酬的爭議是可以申請仲裁的。當事人申請仲裁須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到勞動仲裁部門領取、填寫、并提交申請書。申訴書要用鋼筆填寫,一式兩份,要寫明爭議時間、事實和理由。并注明填寫日期、本人通信地址,字跡工整、文字簡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二十一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第二十七條 第一款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