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未取得預售許可證收取定金(開發商未取得預售許可證就賣房合法嗎)
開發商沒有預售證交的定金不退怎么辦
開發商沒有預售證交的定金不退的解決辦法如下:
1、查看相關法律法規:了解當地有關預售房屋的法律法規,在購房合同和交易條款中查找相關條款,以確定您的權益和義務。
2、 與開發商溝通:與開發商進行溝通,表達您的關切和要求。要求開發商退還定金,或尋求其他解決方案,如延期交付、補償等。書面溝通可以更好地記錄和保留證據。
3、 尋求法律援助:如果與開發商的溝通無法解決問題,您可以咨詢律師或相關的法律援助機構,了解您的合法權益和可行的法律途徑。
4、報案或起訴:根據當地法律,您可以選擇報案或起訴開發商,尋求法律保護和救濟。請咨詢律師或相關機構,了解起訴的條件和程序,并準備好相關證據和文件。申請預售證的流程如下:
1、準備材料:根據當地相關部門的要求,準備申請預售證所需的材料。這些材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開發商的資質證明、項目規劃方案、土地使用證明、土地出讓合同、工程建設規劃許可證等。
2、填寫申請表格:根據相關部門提供的申請表格,填寫申請表格并準備相關的申請文件。這些申請文件可能包括項目的設計圖紙、銷售計劃、資金證明、開發商的經營狀況報告等。
3、遞交申請:將填寫完整的申請表格和相關的申請文件遞交至當地相關部門,通常是房地產管理部門或建設部門。確保按照規定的時間和方式提交申請。
4、審核和審批:相關部門將對申請進行審核和審批。他們可能會對申請材料進行細致的審查,包括項目的合規性、規劃的合理性、開發商的資質、資金的來源等方面。
5、 預售證頒發:如果申請符合要求,相關部門將頒發預售證。預售證是開發商合法進行房地產預售的憑證,它規定了開發商的銷售范圍、價格、條款等信息。
綜上所述,房地產交易涉及復雜的法律程序和規定,具體的解決方案可能會因不同地區和國家的法律不同而有所不同。盡快咨詢專業人士,如律師或相關機構,以獲取針對具體情況的法律建議和幫助。能夠提供具體的法律指導,幫助解決問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條
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無權請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沒有預售許可證的房子定金能退嗎
法律主觀:
沒有預售許可證的房子定金能退,且能退還雙倍。房屋開發商在進行房屋買賣時,其預售許可證是出賣房屋主體的必備材料,如果沒有房屋預售許可證,在起訴前仍未獲得表示出賣方嚴重違約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是能要求退定金的。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七條
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無權請求返還定金;
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商品房沒有預售預售許可證,定金能退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出賣人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與買受人訂立的商品房預售合同,應當認定無效,但是在起訴前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可以認定有效。第九條 出賣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一)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 (二)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 (三)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
無預售許可證 銷售房屋 怎么處罰
建設部令第131號《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第六條:商品房預售實行許可制度。開發企業進行商品房預售,應當向房地產管理部門申請預售許可,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不得進行商品房預售。
如果開發商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預售商品房,根據違法情節和后果,將處以不同等級的處罰:
1、銷售1套且收取定金或房價款未超過50萬元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已收取預付款0.5%的罰款;
2、銷售2套以上5套以下或收取定金或房價款超過50萬元未超過300萬元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已收取預付款0.8%的罰款;
3、銷售6套以上或收取定金或房價款超過300萬元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已收取預付款1%的罰款。
對于"不符合商品房銷售條件,房地產開發企業向買受人收取預訂款性質費用"的行為,按照收取金額的多少,明確了從1萬元到3萬元3檔不同的處罰標準。房企未取得資質證書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根據違法情節和后果,確定了5萬元和10萬元兩檔不同的處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