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期間產生的債務怎么承擔(夫妻分居期間產生的債務怎么承擔)
夫妻分居期間一方欠的錢
法律主觀:
一、夫妻分居期間一方欠債如何處理
我國《民法典》(2021.1.1生效)第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從事個體經營或者承包經營的,其收入為夫妻共有財產,債務亦應以夫妻共有財產清償。可見,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無論是一方或雙方的勞動收入,都歸夫妻共有,從事經營所欠的債務,也理應以共同財產承擔。
盡管兩人可能分居了較長時間,但分居并未辦理離婚手續,未對雙方的財產約定其所得財產的歸屬,也沒有第三人知道他們有無約定,因此各自所得的財產應屬 夫妻共同財產 ,而債務也應是共同債務。
二、什么是分居介紹
(一)夫妻異地居住,不一定是法律意義上的“分居”
有的夫妻因為就業、學習等的原因,分居生活,但不一定符合民法典所規定的。民法典認定感情破裂必須是因夫妻感情不和而造成的同居,如國外求學或是工作搬遷,即使分居兩個城市或是兩個國家,也依然不屬于民法典中“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在這種分居事實基礎上,還可以提供其他夫妻感情不和的證據,則證明力度加強,可以判決離婚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
(二)分床不分房,法院難認定是分居
多數夫妻感情不和后,由于經濟狀況的原因或是子女等方面因素,不能分居生活,首先可能是不同床但卻在一個房間或是一套房子里共同生活。夫妻常年沒有性生活。但如果一方以分居為由提起 訴訟離婚 時,而另外一方不承認分居事實,法院一般不予采信。
這種案例徐律師遇到很多,一對老夫妻常年性格不合,分室而居近十年,甚至分灶吃飯,但由于僅一方陳述,而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另一方否認,法院無法認定分居事實。
(三)證明夫妻分居的常見證據
1、雙方簽訂的夫妻分居書面協議;
2、一方向另一方發出的書面分居文書,最好是用快件性質郵寄,在備注欄里注明“分居”,并且保留郵寄憑證,從郵寄之日起到提起離婚期間屬于夫妻分居時間;
3、一方單方簽訂的租房合同
4、雙方來往的書信,等能證明雙方感情不和分居的事實;
5、一方所在地區居委會證明,較一般的證人證言,證明力更好一些。
(四)分居滿兩年,婚姻關系不會自動解除
經常有人咨詢說分居兩年后,婚姻關系是不是自動解除了?不用在辦理離婚手續?顯然很多朋友在這點認識上是錯誤的。我國沒有自動解除婚姻的法律規定,離婚必須辦理相應的手續。即使分居滿2年,在我國只是判斷夫妻感情破裂的一種方式,只要不經過法定的離婚手續,雙方的婚姻關系還繼續存續,如果此時任何一方與第三方結婚的,即構成 重婚罪 。
三、因感情不和而分居需要哪些條件
(一)夫妻雙方客觀上處于分居狀態。即必須有雙方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事實狀態,夫妻間已不存在相互關照、同床共枕、同桌就餐等具有固定婚姻意義的共同生活。
(二)夫妻一方或雙方主觀上具有分居的愿望。所謂“分居愿望”是指分居不違反夫妻的愿望,不是由于不以雙方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原因,而正是分居者所追求的,正是其“有意”造成的。這種愿望可以是雙方的,也可以是單方面的。單純的客觀事實狀態并不足以表明夫妻間已處于分居狀態。
(三)分居的期間須滿2年。為您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利。
法律客觀: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四條
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分居期間產生的債務怎么承擔
法律分析:分居期間產生的債務的承擔是需要具體區分分居期間哪些是共同債務,哪些是個人債務,屬于共同債務的就需要夫妻共同承擔。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產、經營活動,包括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形成的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分居期間的共同債務也是如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四條 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夫妻分居期間債務應當怎么分擔
法律分析:不同情況應當區別對待:
一、夫妻分居期間的共同債務,應共同償還。
二、夫妻分居期間的個人債務,由個人償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另一方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的;
2、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婚姻關系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
3、一方未經對方同意,資助其沒有撫養義務的親朋好友所負的債務;
4、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出資從事經營活動,其收入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
因此,分居期間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產、經營活動所形成的債務應認定為共同債務,由夫妻共同承擔。屬于個人債務的,由一方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條: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或者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