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訴被駁回還可以申訴嗎(抗訴被駁回還能上哪告狀)
檢察院抗訴駁回后如何再申訴
一、檢察院抗訴駁回后如何再申訴
檢察院抗訴后,法院作出再審判決。如果仍然不服,就沒有任何法律途徑可以走了。到現(xiàn)在為止,所有的法律程序都走完了。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三條規(guī)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再審申請被駁回后再次提出申請的;
(二)對再審判決、裁定提出申請的;
(三)在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作出不予提出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決定后又提出申請的。
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guī)定情形,抗訴檢察院被法院駁回怎么辦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但因人民檢察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而再審作出的判決、裁定除外。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規(guī)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jīng)過審理后,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shù)?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shù)?應當改判;
(三)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jù)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原審人民法院對于依照前款第三項規(guī)定發(fā)回重新審判的案件作出判決后,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或者裁定,不得再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二、檢察院抗訴條件,檢察院抗訴需要哪些條件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jù),未經(jīng)庭審質(zhì)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jù),導致裁判錯誤的。2、人民法院不采納公訴人庭前收集并經(jīng)庭審質(zhì)證的有效證據(jù),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決無罪或改變事實認定,造成錯誤裁判的。3、人民法院審判活動嚴重違反法定訴訟程序,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等行為,影響公正裁判的。4、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雖然未致畸輕畸重,但社會影響惡劣的。5、因重要事實、法定情節(jié)認定錯誤而導致錯誤裁判,或者因判決、裁定認定犯罪性質(zhì)錯誤,可能對司法實踐產(chǎn)生不良效應的。檢察院主動啟動抗訴程序的情況下,案件被改判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如果說抗訴是由檢察院自行完成的,那倒是可以省去受害者和犯罪嫌疑人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但是我們向檢察院申請抗訴的程序就很簡單了,把申請書和證據(jù)遞交給檢察院即可。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規(guī)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jīng)過審理后,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shù)?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shù)?應當改判;
(三)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jù)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原審人民法院對于依照前款第三項規(guī)定發(fā)回重新審判的案件作出判決后,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或者裁定,不得再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向檢察院申請抗訴被駁回后怎么辦
法律主觀:
(一)檢察院受理 當事人決定申訴后,應向檢察院提交申訴材料,檢察院會在收到申訴狀后做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送達是否受理告知書。如果做出受理決定,檢察院應在受理之日起7日內(nèi)分情況作出如下處理: 1、不服同級或者下一級人民法院生效民事判決、裁定的,移送本院民事行政檢察部門審查處理; 2、下級人民檢察院有抗訴權(quán)的,轉(zhuǎn)下級人民 檢察院審查 處理; 3、依法屬于人民法院或者其他機關(guān)主管范圍的,移送人民法院或者其他機關(guān)處理。 (二) 檢察院立案 檢察院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nèi)應做出是否立案的決定書。如果檢察院決定立案的,則會通知申訴人和其他當事人。其他當事人可以在收到《 立案通知書 》之日起15日內(nèi)提出書面意見。檢察院應當在立案后調(diào)(借)閱法院審判案卷,并在調(diào)(借)閱審判案卷后三個月內(nèi)審查終結(jié)。如果檢察院決定不立案的案件,應當通知申訴人。 (三)檢察院審查 檢察院立案以后,會對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進行審查。對于審查終結(jié)的案件,檢察院的應當分情況作出是否提起抗訴的決定。立案審查期一般為自調(diào)(借)閱法院審判案卷之日起的三個月內(nèi),復雜疑難的案件為六個月內(nèi)。 (四)檢察院提請抗訴 對于同級法院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經(jīng)檢察院審查認為符合抗訴條件的,會提請上一級 檢察院抗訴 。如果檢察院認為不符合抗訴條件的,將做出不提請抗訴決定,并在作出該決定之日起5日內(nèi)送達《不提請抗訴決定書》。對于檢察院做出不提請抗訴或不抗訴決定的申訴案件,當事人再行申訴的,檢察院不再受理。 (五)再審開庭 法院開庭審理抗訴案件,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再審法庭。受理抗訴的法院指令下級法院再審的,提出抗訴的檢察院可以指令再審法院的同級檢察院派員出席再審法庭。 刑事案件在審理結(jié)束之后, 犯罪嫌疑人 若是對判決不滿,并且咨詢過律師之后,發(fā)現(xiàn)在一審時檢察院并沒有按照流程進行審理,或者是獲得的證據(jù)并不合法時,此時是可以在案件審結(jié)后的半個月左右,再次的提出訴訟的請求的。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八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nèi)審結(jié),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 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qū)徟锌乖V的案件,審理期限適用前款規(guī)定;對需要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自接受抗訴之日起一個月以內(nèi)作出決定,下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期限適用前款規(guī)定。
抗訴被駁回后怎么辦
申請檢察院抗訴被駁回后不得再次申訴。
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是向法院申請再審不成功后的救濟途徑,一般也是最后的救濟途徑,抗訴被駁回后不能再次申請抗訴。
有以下情況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近:
1、人民法院駁回再宙申請的: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宙申請作出裁定的;再宙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2、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nèi)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
檢察院駁回抗訴后就沒有其他救濟途徑了。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是向法院申請再審不成功后的救濟途徑,一般也是最后的救濟途徑,抗訴被駁回后不能再次申請抗訴。
有以下情況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近:
1、人民法院駁回再宙申請的: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宙申請作出裁定的;再宙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2、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nèi)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
一、駁回多久找檢察院抗訴?
再審駁回后,對對抗訴期限沒有限制。但建議盡快啟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綜上所述,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是向法院申請再審不成功后的救濟途徑,一般也是最后的救濟途徑,抗訴被駁回后不能再次申請抗訴。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九條
申請檢察院建議或抗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nèi)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抗訴駁回后如何申訴
法律分析:第一, 申訴請求的書面呈現(xiàn)——申訴書。當事人抗訴后被駁回,不能再次抗訴。但可委托律師代寫申訴書。
第二,向最高人民檢察院提交上申訴書,提出申訴請求,予以依法處理。具體可參照以下的有關(guān)法律知識。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一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zhí)行。
第二百四十三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fā)現(xiàn)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fā)現(xiàn)確有錯誤,有權(quán)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抗訴申請被駁回后還能繼續(xù)申訴嗎
刑事案件檢察院駁回抗訴后是不能在申訴和抗訴的,被告人對法院判決不服,除了上訴外,還可以向檢察院提請抗訴,如果被駁回,說明不符合抗訴條件,這樣就不能再去申請。如果法院審判有誤,即便被告人不提,檢察院也會主動抗訴。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遠遠低于保證精確度的最小流量,將導致無輸出(如渦街流量計)或輸出信號被當作小信號予以切除(如差壓式流量計),這對供方來說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對于一套具體的熱能計量設備,供需雙方往往根據(jù)流量測量范圍和能夠達到的范圍度,約定某一流量值為“約定下限流量”,而且約定若實際流量小于該約定值,按照下限收費流量收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可以根據(jù)需要設置計量檢定機構(gòu),或者授權(quán)其他單位的計量檢定機構(gòu),執(zhí)行強制檢定和其他檢定、測試任務。執(zhí)行前款規(guī)定的檢定、測試任務的人員,必須經(jīng)考核合格。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顯示儀表中實現(xiàn)。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根據(jù)本地區(qū)的需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器具,經(jīng)上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根據(jù)需要,可以建立本單位使用的計量標準器具,其各項最高計量標準器具經(jīng)有關(guān)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計量檢定工作應當按照經(jīng)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tǒng)表進行。國家計量檢定系統(tǒng)表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nèi)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抗訴被駁回后還可申請再審
法律主觀:
再審的訴訟請求被駁回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或者同級人民檢察院進行抗訴。依據(jù)《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二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zhí)行。第二百五十三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1、有新的證據(jù)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2、據(jù)以定罪量刑的證據(jù)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jù)之間存在矛盾的; 3、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4、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5、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