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公司參股股份轉讓(國有參股股份轉讓流程)
國有股權轉讓評估有必要進行嗎?
一、國有 股權轉讓 評估 根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國有股權轉讓必須遵循一定程序,包括可行性研究、轉讓方案的制定與審批、清產核資、資產評估、進場交易等(以下統稱“必經程序“),否則轉讓行為將可能歸于無效。但這一暫行辦法屬于部門規章,非行政 法規 ,位階較低,效力一直受到人們的質疑,使得國有股權轉讓必經程序處于“名不正言不順”的尷尬地位。 國有資產立法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資產法》實施后,國有股權轉讓必經程序是否變的明朗化,尤其是國有股權轉讓是否必須要資產評估與進場交易呢?一、國有股權轉讓是否必須進行資產評估這一問題涉及兩方面:首先,國有股權轉讓是否一定要進行資產評估;其次,未進行資產評估的轉讓行為是否有效。 《國有企業法》第四十七條明確規定,應當進行資產評估的對象為國有獨資企業、 國有獨資公司 與國有控股公司,同時應當進行資產評估的經濟行為包括公司合并、分立、改制、上市、增加或減少注冊資本、轉讓重大資產、以非貨幣資產對外投資、 清算 、分配利潤、進行大額捐贈、發行債券、為他人提供大額擔保、 申請破產 、或者有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規定應當進行資產評估的其他情形的(以下統稱“重大事項”)。 我們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國有股權轉讓都需要進行資產評估,只有涉及會導致上述重大事項發生的股權轉讓才需要資產評估,因此不能簡單地判定未履行資產評估程序的轉讓行為無效。換句話說,待轉讓的股權如果只是企業的極小一部分,并不會導致企業合并、分立、改制等重大事項的發生,便不需要進行資產評估。 由此可見,國有股權轉讓是否需要資產評估,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判斷標的企業是否為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與國有控股公司; 判斷股權轉讓是否會導致標的企業重大事項的發生。符合以上兩點的股權轉讓就需要資產評估。資產評估程序屬于強制性規定,若違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第五款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轉讓行為無效。二、國有股權轉讓是否必須進場交易 相比較資產評估規定,《國有資產法》對于進場交易的規定比較模糊。《國有資產法》第五十四條明確了應當進場交易的經濟行為僅為國有資產轉讓,指將國家對企業的出資所形成的權益轉移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按照國家規定的無償劃轉國有資產的除外。 對于國有獨資企業來講轉讓的是出資;對于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和國有資本參股公司而言轉讓的是股權、股份。國家出資企業轉讓廠房、機器及設備等不動產、動產和其他財產并非國有資產法規定的國有資產轉讓。簡單的來說,需要進場交易的經濟行為即為我們通常理解的股權轉讓。由于這一條款并未明確規定進場交易的對象,那么是否只要有一滴“國有血”就必須進場交易?是按照企業的層級還是出資的比例來確定是否需要進場交易呢?未進場交易的國有股權轉讓行為是否一定無效呢?僅以字面意思理解,只要是企業股權中存在國有成分,這部分股權轉讓都需要進場交易,未進場交易當然無效。 實踐中還有另外一種觀點,建議可參照 公司章程 約定判斷是否需要進場交易。 如果章程約定國有股權轉讓需要進場交易,那么就必須進場交易。這一觀點為進場交易立法細化提供了一個方向,但在目前現實操作中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很多企業的章程只是徒有其表,對于一些具體、重點問題并未明確。同時,很多企業是國有出資人投資的三級、四級或五級企業,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股權中存在國有資產,也許根本想不到在章程中明確“進場交易”這一事項。退一步說,即便企業章程約定了無須進場交易,是否一定有效呢?如果嚴格按照《國有資產法》理解,即便是 上海 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敲章了,該章程也會因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而歸于無效,從而導致 轉讓合同 無效。 可見,“參照章程”的觀點還有待立法明確。 由于《國有資產法》中對進場交易對象規定不盡明確,使得現實操作進退兩難。若不進場交易,轉讓行為無效將可能無效;若進場交易,“一滴血”轉讓成本過高,會限制國有資產的流通。為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而限制了國有資產正常流通是否也不可取呢? 綜上所述,國有股權轉讓是一項復雜的工程,現有的法律法規還不能提供完全、明確的操作指引,導致轉讓過程中存在著相當多的不確定因素,由此引發的法律風險值得人們高度關注。 國有股權轉讓評估 等方面的問題如上所述。國有股權在進行轉讓的時候是需要按照一定的評估流程進行股權轉讓的評估的,不管是純國有企業還是在這個企業中只有一部分股權是屬于國有的,都必須要進行國有企業股權轉讓評估,只有通過評估才可以進行股份轉讓,否則 股權轉讓協議 無效,無法進行股權轉讓。
誰知道公司股東可以在其他股東未同意的情況下轉讓股份嗎?
問題:我是公司的法人但是不占股份,公司還有其他兩位股東,一位占60%,另一位占40%。現在占40%的那位股東要將手中的股份轉讓給他人,請問沒有經過我們同意他能轉讓嗎?(律師呼叫中心邀請昭通律師為您解答本問題) 曲律師:需要告知你們并征詢你們是否收購。 羅律師:他不能私自轉讓,必須要先通知你,你有權優先收購他的股份,你不要的話,他才可以轉讓給他人。 王律師:股東轉讓股權需要經過一半以上股東同意,需要提前通知。 相關知識——股份轉讓的限制規定 我國《公司法》明確規定:“股本持有股份可以依法轉讓。”但《公司法》又對股份轉讓作了如下幾方面的限制: 1、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2、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3、國家股的轉讓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4、除法定情形外,公司不得為本公司股份的受讓人,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為抵押權的標的。 5、股東在法定的“停止過戶期”的時限內不得轉讓股份。 根據《公司法》第140條規定,股東大會召開前二十日內或者公司決定分配股利的基準日前五日內,不得進行前款規定的股東名冊的變更登記。但是,法律對上市公司股東名冊變更登記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6、國有企業買賣上市交易的股票,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我國《證券法》第83條規定:“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控股的企業買賣上市交易的股票,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上述人員離職后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