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兒子為非農戶口(宅基地確權非農戶口)
農村宅基地能不能繼承給非農村戶口的子女
法律主觀:
不可以 繼承 , 農村宅基地 不是私有財產,一般不能繼承?!锻恋毓芾矸ā返诎藯l第二款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宅基地 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氨敬宕迕褚婪ㄈ〉玫恼兀瑢儆诖寮w所有,村民沒有處分權。 實踐中,農民宅基地的繼承問題可以分為下列情況:如果 繼承人 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可以經批準后取得被繼承房屋的宅基地;如果不符合申請條件,則可以將房屋賣給本村其他符合申請條件的村民。如果不愿出賣,則該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擴建,待處于不可居住狀態時,宅基地由集體經濟組織收回。繼承人是城市居民的,比照上述不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情形處理
法律客觀: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條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睹穹ǖ洹返谝磺б话俣l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非農業戶口可以繼承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嗎?原因是什么呢?
不能,宅基地不是個人合法取得的財產,所以宅基地不能繼承。沒有農村戶口的人,只能繼承宅基地上的房子。農村宅基地,城鎮戶口子女不能繼承。農村宅基地只能本村村民使用。宅基地不是不動產,而是使用權,所有權屬于村集體。宅基地既不能買賣,也不能繼承,但可以在村集體內部轉讓,由土地管理部門依法審批并發證。
因為宅基地所有權屬于村集體組織,只有具有本村戶口的村民才能享有宅基地使用權,并在宅基地上建房。但宅基地不屬于村民私有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由子女繼承。作為非農業戶口,你連自己村里的宅基地使用權都不享有。所以,如果城市戶口的子女想要繼承的農村宅基地只是一個宅基地,而且地上沒有建筑物,那么不僅不能繼承,這個宅基地還會被村里依法收回。
房子是可以繼承的,首先,公民無論是農村戶口還是城市戶口,都依法享有繼承權。根據繼承法,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公民個人的合法財產,繼承人可以依法繼承。改革開放后,允許農民進城經商務工,在城市購買商品房,戶口遷入城市。所以很多農村戶籍的都在城市落戶了。但是,一些去城市的人的父母,基本都留在農村。
他們的子女雖然轉了非農業戶口,但還是愿意住在農村,而不是遷出戶口?,F在很多家庭經常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農村的父母去世后,農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怎么辦?能遺傳嗎?關于非農民子女繼承農村土地的規定,很多人不知道這兩個問題。我們還得從自然資源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226號建議的答復中第六條“關于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和《土地承包法》第二章第二十七條中尋找答案。
非農戶口的人能夠繼承土地和宅基地嗎?為什么?
許多農轉非的人都在關心,農村的父母去世后,自己可不可以繼承農村的宅基地承包地呢?這個問題其實法律規定非常明確,農村的宅基地不可以繼承,但農村的房屋可以繼承;農村的承包地不存在繼承問題,但農村的林地在承包人去世后,其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
我們知道,農村的宅基地,其所有權是歸村集體的,農民只有使用權。而宅基地的使用權,只限于本集體經濟以內的農業人口,作為已經農轉非的人口,不再擁有農村宅基地的使用權。但是,農村的房產是父母留下來的,是私有財產,這是可以繼承的。只要繼承了農村的房屋,根據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地隨房走的政策,也就擁有了宅基地的使用權。所以,農村宅基地雖然不可繼承,但是使用權可以通過繼承房產來享有。
對于農村的承包地,這一條更明確,承包地是村集體的,農民享有承包權和使用權。農民對土地的承包,是以家庭戶為單位的,開始稱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管簽字承包的人是否去世,只要該戶內還有其他人口,就可以繼承承包使用。但是承包人去世后,其已經轉為非農業人口的子女,已經不在該農村戶上,就無法續承包土地,家庭戶消亡,土地退回村集體,由村集體發包給新增人口。
但是,對于土地的承包,有一條在承包人去世后,其非農業人口的子女,也是可以繼承承包的。根據我國的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繼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币簿褪钦f,一般的土地,承包人去世后,其應得的承包收益,非農業人口的子女也可以繼承。對于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非農業子女的人口,也可以繼承承包該林地。這是由林地的特殊性質所決定的,因為一般土地的作物可以當年去除,而林地的上樹木是能隨時砍伐,所以其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不管其繼承人是什么戶口。
綜上,對于已經農轉非的子女,父母留下的農村房產可以依法繼承,其房產下的宅基地,可以免費使用。而農村父母承包的耕地,在父母去世后,非農業人口的子女不能繼續承包,但父母承包的林地,其非農業人口的子女可以繼續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