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的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的關系(政府債券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
債券的發行價格.票面利率與實際利率之間的關系?
債券發行價格與票面利率成正相關,票面利率越大,發行價越高;發行價與市場利率成負相關,市場利率越高,發行價越低。
發行價=∑(票面利率*票面價值)/(1+市場利率)^t+票面價值/(1+r)^付息期數
拓展資料:
債券發行價格是債券投資者認購新發行債券時實際支付的價格。在實際操作中,發行債券通常先決定年限和利率,然后再根據當時的市場利率水平進行微調,決定實際發行價格。一批債券的發行不可能在一天之內完成,認購者要在不同的時間內購買同一種債券。可能面對不同的市場利率水平。
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和保證債券能順利發行,有必要在債券利率和發行價格方面不斷進行調整。一般說來,在市場利率水平有較大幅度變動時,采取變更利率的辦法;而在市場利率水平相對穩定時,采取發行價格的微調方式。也有時利率變更和發行價格微調兩者并用。
總之,投資者認購面額200元的新發債券,實際付出的價格可以是200元,也可以是199元或198元,還可以是201元或202元。第一種情況稱作平價發行(或等價發行);第二種情況稱為低價發行(或折價發行);第三種情況稱為高價發行(或溢價發行)。
但三種情況償還額均為票面額200元。由于債券的面額與發行價格可能有差異,所以債券的實際投資價值或投資收益就不僅取決于利率和償還期限,還取決于發行價格。
債券與股票的區別:
1.債券所表示的只是一種債權,債券持有者無權過問發行公司的經營管理,而股票所表示的是對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持有者可直接或間接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
2.債券持有者可按期收取固定利息,而不管發行公司是否虧損,股票持有者的股息收入則隨公司的盈利狀況變動而變動,有盈利則可分紅,無盈利則不能分紅。
3.債券到期可以收回成本,股票則無到期與否的問題,股金歸公司永久支配,直到公司解散。解散時,有多少剩余財產才能分多少,而且還排在支付債券本金和利息之后。
4.債券的市場價格變動較小,安全性高;股票的市場價格變動很大,風險性大。
5.就一般的狀況而言,投資債券難以達到投資股票那樣高的預期收入。
6.在公司繳納所得稅的時候,公司債券的利息是作為費用從收益中減除,在所得稅前列支;而股票的股息是屬于凈收益的分配,不屬于費用,在所得稅后列支,公司在發行股票或債券的選擇中,這一點常是決定性的因素。
債券的票面面額和利率,與實際利率有什么關系?
票面利率就是債券上標明的利率。實際利率是債券發行時的利率。如果發行債權的時候發行價格和票面金額一致,屬于平價發行,此時實際利率和票面利率是相同。但現實中,經常是折價發行或者溢價發行。此時造成實際利率和票面利率的區別。
比如面值1000,結果只賣了900。票面上規定利率是10%。這個是票面利率。而實際只花了900就買到了,說明實際利率更高點。因為我們除了享受按照10%計算的票面利息,還享受到了折價的收益。所以就有了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
拓展資料:
1、票面利率表明了企業債券發行人的經濟實力和潛力,越是經濟實力較強的企業,其融資手段較多,其債券的票面利率就較低;而經濟實力較弱的企業,其到期無法償還債券的風險越大,因而由于風險貼水,其債券的票面利率就較高。
企業發行債券時市場上的債券收益率與企業發行該債券的票面利率之間會存在差異,這樣就導致購買者購買該債券的價款與面值之間存在差異,因此就出現了折溢價購買的情況。
2、溢價或折價不是企業的收益或損失,這要看企業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和市場上平均利率的比較,如果債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場上的平均收益率,大家就都會來買,需求旺盛,因此導致債券價格上揚,即溢價。當債券票面利率小于市場上的平均利率時,債券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也就是說沒人買,因此要降價,折價出售。這個溢價或折價最后都是讓債券的到期收益率等于市場上的平均利率為止。
3、債券溢價或折價發行在西方國家很常見,當然在財務課本中也有。而現實中,我國現在發行的債券都是平價發行的(短期貼現發行的國債除外)。折溢價攤銷在財務上必須的,因為這樣才能真實的反映出公司當年的經營成本,否則在溢價發行時,第一年就會顯得利潤高。攤銷只會影響債券存續期內各年個相對利潤,過了存續期,那么不管以前是否攤銷,最后的這幾年加起來的總利潤是不會因此而變的。
票面利率銀行利率有什么關系
票面利率銀行利率有什么關系
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的關系影響債券的發行價格.當票面利率等于市場利率時,債券發行價格等于面值;當票面利率低于市場利率時,一般是折價;當票面利率高于市場利率時,通常是溢價發行.當債券的收益率值低于面值時,債券的內在價值就高于面值.債券的內在價值是投資者決策的基礎.當債券的內在價值高于其市場價值時,投資者傾向于購買它.票面利率大于市場利率溢價發行是指債券發行人支付的利息高于市場平均水平,作為補償,發行價格會比較高.溢價發行價格減去票面價格是對發行人的補償.當債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場利率時,企業以票面價值發行債券,發行成本會增加,因此需要溢價發行債券.
在判斷債券的理想程度時,通常需要根據凈現值的大小計算出報價下調后標的價值的凈現值,作為決策的依據.
票面年利率和實際年利率的區別和關系
會計學中的實際利率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是指實際的銀行利率,票面利率一般是指債券等有價證券票面標注的利息率,兩者通常情況下是不相等的.
在會計核算中,兩者的差別體現在利息費用的計算以及債券折價溢價的攤銷上.
理論上講,債權的發行價等于債權未來現金流以當前銀行利率為折現率,得到的現值之和,舉個例子說明,1000元的債權,票面利率為10%,銀行利率為5%.
這樣每年,投資者會得到100元債權利息收入和第十年1000元的本金返還,由于時間是有時間價值的,今年的100元,存銀行里,明年就會得到105元.
換算下來的未來10年現金流的現值總和為772.17+613.91=1386,也就是說,公允上講,該債券的發行價格是1386元.
通俗一點解釋實際利率法。。以及與票面利率的區別。
實際利率會減去市場通貨膨脹率之后得到的真實利率來算利息。
票面利率是指你的利息會直接按照打在存單上的利率計算,只要按照規定存款,利息在存款之時就能算清楚準確。舉例說,投資者持有面值1萬元的債券,票面利率是4.75%,而利息是在每年6月1日和12月1日派發,那么他在這兩天將各領到237.50元的利息。
擴展資料:
票面利率的規律:
票面利率固定的債券通常每年或每半年付息一次。企業債券必須載明債券的票面利率。票面利率的高低在某種程度上不僅表明了企業債券發行人的經濟實力和潛力,也是能否對購買的公眾形成足夠的吸引力的因素之一。
總之,債券價格、到期收益率與票面利率之間的關系可作如下概括:
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則債券價格<票面價值
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則債券價格=票面價值
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則債券價格>票面價值
實際利率的算法:
實際利率法是采用實際利率來攤銷溢折價,其實溢折價的攤銷額是倒擠出來的,計算方法如下:
1、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 期初債券的購買價款* 實際利率;
2、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 面值 *票面利率;
3、在溢價發行的情況下,當期溢價的攤銷額 = 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4、在折價發行的情況下,當期折價的攤銷額 =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 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債券的賬面價值 =面值+ 尚未攤銷的溢價或 - 未攤銷的折價。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計提的利息會增加債券的帳面價值,在計算的時候是要減去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票面利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實際利率法
債券的實際利率和票面利率怎樣理解?
實際利率是要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的
債券的價格是跟市場利率成反比,當市場利率提高后,意味著無風險收益率(銀行存款利率提高了),那么債券的價格必然要下跌,這個時候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才會提高,債券才有吸引力,反之,債券價格上升,到期收益率降低
票面利率低的債券本身就價格就應該低,這樣到期收益率就高,才會有吸引力,所以當市場利率變動的時候,這類債券的價格波動就會更大
以上是指期限相同的債券,不同的期限的債券票面利率和到期收益率是不一樣,這兩個率是跟期限正比的,期限越長,利率要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