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既遂的量刑(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
2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
法律主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 食品安全法 》第96條規定:生產不符合 食品安全標準 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 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85條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即 沒收違法所得 、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于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 吊銷許可證 。
法律客觀:
[刑法條文] 第一百四十三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 (一)》 (公通字[2008]36號) 第十九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案(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含有可能導致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標準的有害細菌的; (二)含有可能導致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標準的其他污染物的。 本條規定的“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由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機構進行鑒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 (一)的補充規定》 公通字〔 2017〕12號 三、將《立案追訴標準(一)》第十九條修改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食品含有嚴重超出標準限量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 (二)屬于病死、死因不明或者檢驗檢疫不合格的畜、禽、獸、水產動物及其肉類、肉類制品的; (三)屬于國家為防控疾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銷售的食品的; (四)嬰幼兒食品中生長發育所需營養成分嚴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 (五)其他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嚴重食源性疾病的情形。 在食品加工、銷售、運輸、貯存等過程中,違反食品安全標準,超限量或者超范圍濫用食品添加劑,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應予立案追訴。 在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銷售、運輸、貯存等過程中,違反食品安全標準,超限量或者超范圍濫用添加劑、農藥、獸藥等,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應予立案追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13〕12號 (2013年4月2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76次會議、2013年4月28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5次會議通過,自2013年5月4日起施行) 為依法懲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根據刑法有關規定,對辦理此類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的“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 (一)含有嚴重超出標準限量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 (二)屬于病死、死因不明或者檢驗檢疫不合格的畜、禽、獸、水產動物及其肉類、肉類制品的; (三)屬于國家為防控疾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銷售的; (四)嬰幼兒食品中生長發育所需營養成分嚴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 (五)其他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嚴重食源性疾病的情形。 第二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的“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一)造成輕傷以上傷害的; (二)造成輕度殘疾或者中度殘疾的; (三)造成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或者嚴重功能障礙的; (四)造成十人以上嚴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 (五)其他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 第三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 (一)生產、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的; (二)生產、銷售金額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數量較大或者生產、銷售持續時間較長的; (三)生產、銷售金額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屬于嬰幼兒食品的; (四)生產、銷售金額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一年內曾因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受過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的; (五)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四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的“后果特別嚴重”: (一)致人死亡或者重度殘疾的; (二)造成三人以上重傷、中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造成十人以上輕傷、五人以上輕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四)造成三十人以上嚴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 (五)其他特別嚴重的后果。 第五條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具有本解釋第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第六條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 (一)生產、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 (二)生產、銷售金額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有毒、有害食品的數量較大或者生產、銷售持續時間較長的; (三)生產、銷售金額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屬于嬰幼兒食品的; (四)生產、銷售金額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一年內曾因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受過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的; (五)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毒害性強或者含量高的; (六)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七條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生產、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或者具有本解釋第四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第八條 在食品加工、銷售、運輸、貯存等過程中,違反食品安全標準,超限量或者超范圍濫用食品添加劑,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的規定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定罪處罰。 在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銷售、運輸、貯存等過程中,違反食品安全標準,超限量或者超范圍濫用添加劑、農藥、獸藥等,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適用前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九條 在食品加工、銷售、運輸、貯存等過程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處罰。 在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銷售、運輸、貯存等過程中,使用禁用農藥、獸藥等禁用物質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適用前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在保健食品或者其他食品中非法添加國家禁用藥物等有毒、有害物質的,適用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添加劑,用于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或者用于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定罪處罰。 第十一條 以提供給他人生產、銷售食品為目的,違反國家規定,生產、銷售國家禁止用于食品生產、銷售的非食品原料,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違反國家規定,生產、銷售國家禁止生產、銷售、使用的農藥、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或者飼料原料、飼料添加劑原料,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實施前兩款行為,同時又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偽劣農藥、獸藥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二條 違反國家規定,私設生豬屠宰廠(場),從事生豬屠宰、銷售等經營活動,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實施前款行為,同時又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三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有毒、有害食品,符合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或者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處罰。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無證據證明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不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但是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該其他犯罪定罪處罰。 第十四條 明知他人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有毒、有害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或者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共犯論處: (一)提供資金、貸款、賬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的; (二)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運輸、貯存、保管、郵寄、網絡銷售渠道等便利條件的; (三)提供生產技術或者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 (四)提供廣告等宣傳的。 第十五條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保健食品或者其他食品作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的規定以虛假廣告罪定罪處罰。 第十六條 負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導致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同時構成食品監管瀆職罪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商檢徇私舞弊罪、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等其他瀆職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負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不構成食品監管瀆職罪,但構成前款規定的其他瀆職犯罪的,依照該其他犯罪定罪處罰。 負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與他人共謀,利用其職務行為幫助他人實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為,同時構成瀆職犯罪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共犯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七條 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般應當依法判處生產、銷售金額二倍以上的罰金。 第十八條 對實施本解釋規定之犯罪的犯罪分子,應當依照刑法規定的條件嚴格適用緩刑、免予刑事處罰。根據犯罪事實、情節和悔罪表現,對于符合刑法規定的緩刑適用條件的犯罪分子,可以適用緩刑,但是應當同時宣告禁止令,禁止其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 第十九條 單位實施本解釋規定的犯罪的,依照本解釋規定的定罪量刑標準處罰。 第二十條 下列物質應當認定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一)法律、法規禁止在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添加、使用的物質; (二)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上的物質; (三)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告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 (四)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第二十一條 “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難以確定的,司法機關可以根據檢驗報告并結合專家意見等相關材料進行認定。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通知有關專家出庭作出說明。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此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
什么是生產銷售不合符安全標準食品罪
我國《刑法》規定:“第一百四十三條: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
(一)主體
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只要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任何人均可構成本罪。同時,單位亦可構成本罪。單位犯本罪的,實行雙罰制。
(二)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即行為人明知生產、銷售的食品不符合衛生標準而仍故意予以生產、銷售,但不包括直接故意。行為人對可能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后果采取放任的態度。若行為人直接追求食物中毒等嚴重后果的發生,顯然將構成其他更為嚴重的犯罪。本罪中的“明知”既包括已經知道,也包括應當知道,若應當知道而仍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應構成本罪。
(三)客體
本罪侵犯的是雙重客體,即國家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和公民的生命權、健康權。食品是人們最常用的生活必需品,食品是否符合衛生標準與公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國家為了保證食品生產和經營符合衛生標準,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衛生法律法規,詳細規定了食品衛生監督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衛生標準。一切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食品的行為,都是對國家食品衛生管理制度的違犯,同時也不同程度地侵犯了不特定多數人的健康權和生命權。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其中,“食品”是指各種供人食用或飲用的原料和成品,以及按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笆称沸l生標準”是指食品衛生法對生產、經營食品的總體要求和生產、銷售某一類食品所必須達到的衛生指標,一般指食品中含菌類、雜質或污染物質的最高容許量。專供嬰幼兒食用的主、輔食品,還必須符合特定的營養衛生標準。食品衛生標準可分為國家標準、部門標準和地方標準。國家衛生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或者批準頒發。地方衛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食品生產經營主管部門或者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經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同意,可以在產品質量標準中列入衛生指標。凡是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就是合格產品,凡是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就有可能構成本罪。根據《食品衛生法》第9條規定,下列食品屬于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的食品:
1、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2、含有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的,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過國家限定標準的。
4、未經獸醫衛生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制品。
5,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獸、畜、水產品及其制品。
6、容器包裝污穢不潔、嚴重破損或運輸工具不潔造成污染的。
7、摻雜、使假、偽造,影響營養、衛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的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的。
9、超過保質期限的。
10、為防病等特殊需要,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專門規定禁止出售的。
l1、含有未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準使用的添加劑、殘留的農藥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
(四)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規,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本罪是危險犯。凡是生產、銷售了上述的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就違反了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如果造成嚴重后果,即可構成本罪。這就是說,本罪為結果犯,即要以嚴重后果為構成要件。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即使生產、銷售了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也不構成本罪、但不排除可以構成他罪如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所謂嚴重后果,是指造成了嚴重的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的結果。其中,食物中毒,是指細菌性、化學性、真菌性和有毒動植物等所引的暴發性中毒,常常表現為頭暈、嘔吐、惡心等;嚴重食物中毒,則是指造成相當數量的人中毒或因中毒而致人發生了重傷、死亡的嚴重后果。至于食源性疾患,是指以食物為感染源而導致的疾病,即因食用不衛生的食品而導致的疾病,如肝炎、腸炎、瘧疾甚至鼠疫等。
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如不能構成其罪,但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則應依照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定罪量刑。如果構成其罪,即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銷售金額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屬于法條競合,應根據該條規定的“重法優于輕法”的處罰原則,擇取處刑較重的罪定罪處罰。
具體的可以咨詢 太琨律
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既遂一般要怎么判刑?
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1.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的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一)含有嚴重超出標準限量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二)屬于病死、死因不明或者檢驗檢疫不合格的畜、禽、獸、水產動物及其肉類、肉類制品的;(三)屬于國家為防控疾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銷售的;(四)嬰幼兒食品中生長發育所需營養成分嚴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五)其他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嚴重食源性疾病的情形。2.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的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一)造成輕傷以上傷害的;(二)造成輕度殘疾或者中度殘疾的;(三)造成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或者嚴重功能障礙的;(四)造成十人以上嚴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五)其他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3.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一)生產、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的;(二)生產、銷售金額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數量較大或者生產、銷售持續時間較長的;(三)生產、銷售金額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屬于嬰幼兒食品的;(四)生產、銷售金額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一年內曾因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受過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的;(五)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4.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的后果特別嚴重:(一)致人死亡或者重度殘疾的;(二)造成三人以上重傷、中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三)造成十人以上輕傷、五人以上輕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四)造成三十人以上嚴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五)其他特別嚴重的后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三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