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超過5000發現金算偷稅嗎
工資發放現金算偷稅嗎
法律主觀:
工資超過5000發現金,若用人單位未如實上報或者超過納稅起征點而沒有代扣代繳個稅的,屬于偷稅的行為。根據法律規定,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法律客觀: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工資發放現金算偷稅嗎
工資發放現金不算偷稅漏稅,如下:
1、工資發放現金的,一般不屬于偷稅漏稅。但如果用人單位超過納稅起征點依舊沒有代繳個稅的行為,就屬于偷稅漏稅。勞動者有相關證據證明是可以向稅務進行舉報的;
2、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的稅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3、工資發現金不是偷稅,工資發現金符合法律規定,與偷稅漏稅沒有必然聯系;根據稅法規定,如果現金來源合法且累計不超過納稅標準,則不存在偷稅問題。但是,如果從賬外來的現金直接發放且未進入個稅統計范圍,則屬于偷稅行為;
4、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總分包工程業務也是非常常見的。總分包工程的財稅處理和工資發放憑證的制作是需要注意的問題。在稅務處理中,總承包方對分包不負有法定扣繳義務,由分包方自行繳納。對于工資發放憑證的制作方法,外資企業和三資企業采用專門的薪資機來完成薪資單的制作。而其他企業則可以采用Excel表格或者專門的薪資軟件進行制作;
5、在具體實踐中,企業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和自身經營特點,合理選擇工資發放方式和相應的工資發放憑證制作方法。只有在符合稅法規定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避免企業經營中的稅務問題。
什么是基本工資?
1、指企業在全面測評職工潛在形態勞動的基礎上,結合職工所在崗位或所任職務,在勞動前為職工預先確定報酬標準,供勞動后實際支付工資時做依據的包括工資等級、工資標準、定級升級、工資調整、支付形式等一系列制度規定的綜合;
2、總結實踐的經驗,基本工資制度一般有:崗位技能工資制、基數等級工資制、崗位工資制、崗位等級工資制、職務等級工資制、多元結構工資制和薪點工資制等幾種;
3、因工種、崗位制宜,選擇適合其勞動特點的基本工資制度,是企業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和具體組織工資分配的起點和基礎。基本工資制度中規定的工資標準,只是對職工提供的定額勞動所支付的報酬;
4、在實際支付工資時,必須在考核職工實際提供的勞動量后,運用不同的支付形式予以浮動地兌現。當職工在定額勞動之上提供了超額勞動時,除工資之外,還應另外支付超額勞動的報酬即獎金;當其完不成定額勞動時,則要扣減相應部分的工資。
綜上所述,工資發現金不是偷稅,工資發現金符合法律規定,與偷稅漏稅沒有必然聯系。但如果用人單位超過納稅起征點依舊沒有代繳個稅的行為,就屬于偷稅漏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
【逃稅罪】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工資發現金是不是偷稅
工資發現金不是偷稅,工資發現金符合法律規定,與偷稅漏稅沒有必然聯系。
一、偷稅漏稅50萬判幾年
偷稅漏稅五十萬元的,首次偷稅漏稅的,行為人應當立即補繳應當繳納的稅款與滯納金等,此時可能不會被判處刑罰。但是如果五十萬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的,其行為涉嫌逃稅罪,可能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公司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公司偷稅漏稅的處罰標準一般是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金,公司偷稅漏稅數額越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和偷稅漏稅相關的直接責任人所面臨的刑期也越長。同時,企業第一次偷稅漏稅,大多數都是由稅務機關對其進行行政處罰的。
三、公司偷稅漏稅,法人代表和財務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需要根據公司偷稅漏稅的目的來確定,一般的偷稅漏稅公司法人代表會受到處罰,財務不會受到處罰,如果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
款的其他發票的行為,那么法人代表和財務會受到處罰。公司偷稅漏稅的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五條,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工資超過5000發現金算偷稅嗎
法律分析:工資發現金符合法律規定,與偷稅漏稅沒有必然聯系。偷漏稅與否的判斷是企業沒有照章納稅,如果超過納稅起征點而沒有代扣代繳個稅是偷漏稅行為,但需要提供沒有納稅的證據。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五條 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托他人代領。
用人單位可委托銀行代發工資。
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并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工資發現金是不是偷稅
工資發現金不是偷稅。工資發現金符合法律規定,與偷稅漏稅沒有必然聯系。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6.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托他人代領。用人單位可委托銀行代發工資。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并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工資支付條例》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日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企業給員工發的工資超5000,企業上報4800,這是避稅嗎?
這是規避個人所得稅的行為,實質是偷稅,不合法,而且少計工資成本,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又高了,增加了企業所得稅的稅負。其實現在個稅在5000元費用扣除之外,還有很多項目專項扣除,附加扣除,這些都可以很好的利用。比如一個人工資10000元/月。社保個人繳納1000,專項際加扣除4000,那他根本不用繳納個稅,企業又可以將這10000元全額作為稅前列支的成本費用。
請問工資超過5千元以上就要交個稅嗎?
工資超過5千元以上要交個人所得稅。目前國家的最低個稅起征點是5000,通常情況下,個人月薪扣除三險一金后,超過5000元的,就要交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不申報有什么后果
未申報個人所得稅的后果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繳,或者少繳應繳的稅款,逾期不繳的,稅務機關除了可以采取強制執行措施外,還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對沒有繳納或者少繳稅款的,判處罰款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根據法律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是抗稅,除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滯納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未構成犯罪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個人所得超過國務院規定數額的,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或者沒有扣繳義務人的,以及具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納稅申報。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工資超過5000發現金算偷稅嗎
法律分析:工資發現金符合法律規定,與偷稅漏稅沒有必然聯系。財務記賬不作為工資,用假發票按照原材料之類的入賬才是涉嫌偷稅漏稅。而且工資應當用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三條 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的稅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