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發工資找哪個部門(不發工資找哪個部門投訴)



不發工資找哪個部門(不發工資找哪個部門投訴)
不發工資找哪個部門(不發工資找哪個部門投訴)
工資被拖欠可以找以下部門進行解決:
1、勞動監察大隊。勞動監察大隊接到投訴后,會向拒發工資的公司責任人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公司限期支付員工工資;
2、勞動仲裁委員會。經投訴后沒解決的,員工可以找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并且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
3、人民法院。經勞動仲裁后沒解決的,那么建議可以在仲裁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去法院提起訴訟。
拖欠工資的懲罰標準具體如下:
1、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
2、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倍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3、如果是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構成刑事犯罪,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主觀:
拖欠工資 屬于勞動問題,勞動者可以向 勞動監察 部門投訴。單位不按期或者不足額支付勞動者 工資 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勞動監察部門會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工資。拖欠工資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分別責令限期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勞動者工資低于當地 最低工資標準 的差額或者 解除勞動合同 的經濟補償。
法律客觀: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并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準,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1、勞動者遭遇用人單位不發工資,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糾察大隊進行投訴。2、舉報人實名舉報、留有確切地址或電話的,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應當為其保密。應投訴人要求,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應當告知其處理結果。
一、公司不發工資去哪里投訴?
1、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局投訴。
2、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投訴。
另外,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如果用人單位不發工資或者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不發工資怎么辦?
1、 協商解決。
2、 到勞動行政部門舉報(通常是單位所在區的勞動監察大隊)。
公司不按時支付員工工資的,員工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并立即要求公司支付員工拖欠的工資以及按照拖欠工資的支付25%的經濟補償金。
3、 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首先,你要確認和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的事實。其次,確認勞動關系后,可以要求單位補繳社會保險,補發工資。第三,單位應當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否則應當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作為代通金。第四,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支付雙倍工資,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應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第五,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可以要求經濟賠償金,為經濟補償金的兩倍。建議及時搜集相關的證據,依法向當地的勞動仲裁部門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履行上述的義務。
4、 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滿意可以在拿到仲裁書后15天之內到法院起訴。
法律主觀:
拖欠工資,不發工資、克扣工資勞動者可以打12333電話投訴,該電話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電話。也可以到勞動局監察大隊投訴。要工資就 解除勞動合同 ,需要 支付經濟補償金 。由于公司未能按時發放勞動報酬,勞動者可以申請解除勞動合同和勞動關系,并 要求經濟補償 。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行政部門進行舉報,由 勞動監察大隊 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勞動監察大隊協調不成的,勞動者可以 申請勞動仲裁 。對勞動仲裁結論拒不執行的,可以 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 最低工資標準 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四) 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 ,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公司不發工資勞動者可以采取下列辦法來處理:直接向公司所在地的勞動行政部門舉報;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依法向當地的仲裁委員會等申請仲裁;依法向法院起訴;或者與公司協商。
拖欠工資不給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索要工資:
1、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2、勞動仲裁。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向法院起訴。勞動者有欠條的,可以攜帶身份證、戶口本、欠條、起訴狀及副本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法院判決用人單位支付欠款,但是單位仍不支付的,勞動者可以自判決書規定的期限屆滿后兩年內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一、老板不發工資找誰解決
1、對于這種違法行為,最簡單的方法是電話投訴到當地勞動執法監察大隊,他們會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依法對用人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并責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資。
2、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3、最有效的是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不用律師),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如果勞動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還可以在15天內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直接通過法院判決執行。
5、按上述途徑索取工資的同時,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要求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你加付賠償金。
二、無故拖欠工資的情形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此處的“無故拖欠”應理解為,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在規定時間內故意不支付勞動者工資。 勞動部《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中針對“無故”作了排除性規定:“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不包括:
(1)用人單位遇到非人力能所抗拒的自然災害、戰爭等原因,無法按時支付工資;
(2)用人單位確因生產經營困難、資金周轉受到影響,在征得本單位工會同意后,可暫時過期支付勞動者工資,延期時間的最長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各地情況確定。其他情況下拖欠工資均為無故拖欠。
中國人講究以和為貴,在老板不發工資的情況下,勞動者可以先與老板進行協商,具體了解情況。如果老板是有錢而惡意不發工資的話,那么最好是通過訴訟方式解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七十七條 【勞動者權利救濟途徑】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八十五條 【未依法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等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第八十六條 【訂立無效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工資被拖欠可以找以下部門進行解決:勞動監察大隊。勞動監察大隊接到投訴后,會向拒發工資的公司責任人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公司限期支付員工工資。經投訴后沒解決的,員工可以找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公司不給工資可以投訴的部門有:
1、當地勞動保障局。可以打電話進行舉報;
2、當地勞動監察大隊。公司不按時支付員工工資的,員工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并立即要求公司支付員工拖欠的工資以及按照拖欠工資的支付25%的經濟補償金;
3、當地人民法院。如果投訴沒有效果,可以搜集證據申請勞動仲裁,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滿意可以在拿到仲裁書后15天之內到法院起訴。
勞動仲裁流程如下:
1、提交申請書及相關證據材料。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書,并按照被申請人數提交副本。證據材料一般有勞動合同或者其他可以證明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申請人的身份證復印件、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等證據;
2、仲裁受理。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將申訴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
3、開庭審理。仲裁庭應當于開庭的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照撤訴自理,對被申請人可以做缺席裁決;
4、仲裁調解。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當事人雙方自愿達成協議。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制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未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及時裁決;
5、仲裁裁決。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批準可以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延長期限不超過十五日。仲裁庭裁決后應當制作仲裁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局投訴。
2、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投訴。
3、勞動者合法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一次性付清勞動者的工資。用人單位未支付的,勞動者可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請求加付賠償金。公司一直拖欠工資,只要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員工即可以積極主張發放工資。若是公司以超過仲裁時效等拒絕,比如按一般規定從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申請仲裁,那么員工可以積極反駁,并且必要時可以找個專業律師介入維權
工資(Wages,Salary)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工資可以以時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計算。在中國,由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下列費用不屬于工資:
(1)社會保險費;
(2)勞動保護費;
(3)福利費;
(4)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費;
(5)計劃生育費用;
(6)其他不屬于工資的費用。在政治經濟學中,工資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工資是生產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數額的工資叫最低工資,工資也有稅前工資、稅后工資、獎勵工資等各種劃分。在政治經濟學中,資本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并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拖欠工資可以找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行政部門,即勞動監察大隊進行投訴。可以去勞動監察部官網注冊賬號提交投訴,或直接打電話12333舉報,如果仍然無法解決問題,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拖欠工資找哪個部門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如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遭到侵害,可以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拖欠工資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行政部門,即勞動監察大隊進行投訴維權,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勞動監察大隊協調不成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除此之外,拖欠工資,不發工資、克扣工資可以打12333電話投訴,該電話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電話。
哪些情況屬于無故拖欠工資
柑橘《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