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購期房合同注意事項



簽購期房合同注意事項
簽購期房合同注意事項
第一,要善于簽訂對自己較為有利的期房購房合同。對于預售房的預售面積與交屋時的實際面積,例如,當預售面積超過實際面積怎么辦?當預售面積小于實際面積怎么辦?對于類似條件,客戶應據理力爭,并寫入期房購房合同中;其次,在合同中諸如交屋日期、煤氣開通日期、公共部分如大堂和電梯間的建材品牌、電梯品牌等,均可在合同中詳細注明并簽定相應的違約條款。
第二,在購預售房時,看平面示意圖一定要帶上“立體”眼鏡。因為平面示意圖能夠提供的僅是室內平面格局的區劃,對于室內空間布局,應盡量避免錯綜復雜的梁柱穿過,否則對空間會有極大的壓感。對于此類問題,在簽訂期房購房合同前,最好能向發展商借閱工程藍圖,或請較好的物業代理公司代為咨詢。諸如此類問題,還有購買頂層屋的客戶,應注意供暖回水管道,一般都從頂層橫穿,會對裝修帶來許多麻煩。
第三,在購買高層住宅時,簽期房購房合同前一定要注意樓與樓之間的間距及采光問題。首先是比較本開發區內各棟之間的關系,其次要注意與周邊建筑物的關系。小區內應盡量避開與鍋爐房和煙囪相鄰,外圍未來是否會有高大的建筑物遮擋或產生不利影響,這許多內容都應事先了解清楚。第四,現今購置預售房,期房購房合同一定要關注是否有足夠的綠地與車位。
法律主觀:
(一)首先看開發商是否具備“五證”即房地產開發證、國有土地使用證、該工程開發許可證、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商品房銷(預)售許可證。,(二)使用規范的合同文本。許多開發商在簽訂正式的預售合同前會要求購房者簽訂一份《房屋定購協議書》,交一筆訂金。這種行為并非購房的必經程序,往往會使購房者陷入訂金糾紛。,(三)查驗有關證明文件。買期房要查看開發商是否有預售許可證,并要確認自己所購之房在預售范圍內,買現房則要查看開發商是否具有該房屋的大產證和《新建住宅交付使用許可證》。,(四)買期房要注意建筑面積的約定。在填寫暫測面積時除了要填上總建筑面積外,還要填上套內面積和公用分攤面積。,(五)買期房要約定交房條件和時限。所謂交房有兩層含義:一層是房屋使用權即實物交付;另一層是房屋所有權轉移即產權過戶。,(六)簽約時要注意房屋質量問題。購房者在簽約時,應認真推敲《商品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兩書的內容,并將質保書作為合同的附件。因為這兩書都是由開發商擬訂,側重保護開發商的利益,因此特別要注意。,(七)簽約時明確物業管理事項。合同中要確定前期物業管理公司,以及雙方約定的物業管理范圍和收費標準。這是購房者很容易忽略的內容,要注意防止物業公司變更物業費。,(八)注意合同文本中補充協議的內容。購房者應謹防有些開發商將示范合同文本中保護交易公平的條款通過補充協議加以取消,以減輕賣方的責任。補充協議內容一般包括付款方式、房屋平面圖、公共面積與公用房屋分攤面積說明、裝修標準、遲延交房特殊原因的說明、公建配套設施以及花園綠地的權屬、物業管理等。建議購房者在簽約時一定不要局限于格式條款的內容,對有損于自己利益的條款要與賣方協商重新擬訂,對遺漏的事項要加以補充。,(九)注意約定違約責任。這部分合約應包括:簽約后購房者要求退房、不按期付款;開發商賣房后要求換房,不按期交房;面積變動超過約定幅度;質量不符合要求;辦理過戶手續時不符合規定和約定等。,最好都能到場。原因如下:,(一)如果購房合同的買受人是夫妻倆人,那么必須倆人同時簽字,將來房產證也會出兩本,這叫共同共有房產。,(二)如果購房合同的買受人是夫妻其中一人,那么買受人簽字就行了,不用配偶簽字了。,(三)貸款買房的話,不管買受人是夫妻一方還是夫妻雙方,都要在貸款合同上簽字。,房屋買賣合同中都要明確約定交房期限,避免將來開發商不能按時交房時,購房者可以選擇適用解除合同這一條款,來減少購房者的經濟損失。,(一)實施解除條款的具體條件如下:,1、開發商不能按約辦理產權證及權利登記;,2、交付房屋時面積出現誤差;,3、所購房產有主體結構的質量問題;,4、約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其他情形等。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準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準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購買期房主要存在以下幾種風險:一是房屋延期交付使用;二是房屋內在品質(如房屋質量、配套建設等)變換的風險;三是房屋權屬證件無法按期得到的風險,由此可能導致購房人蒙受產權再轉換無法實現或抵押融資受阻的風險。
所以面對期房的誘惑,購房者選擇買與不買關鍵在于如何有效地規避風險,取得更大收益。以下介紹一些購買期房的注意事項:
第一,在作出決定前,對項目整體情況做全面透徹的調查。調查對象主要包括:開發商的資質、實力、信譽、經營狀況;物業的合法性;項目的權屬狀況;周邊及小區內的配套建設情況;小區和房屋的規劃設計以及工程建設進度等。
第二,在簽定預售合同時,認真研究合同的條款,盡量爭取更多的利益和保障。由于期房不確定因素太多,所以合同條款要求更加嚴謹,尤其是在工程進度、房屋質量、配套建設、住房面積、相關費用及付款方式等,描述盡量詳盡清楚,同時,將違約責任明確。
第三,在簽定合同以后,購房者應經常與開發商聯系,了解所購房屋的建設進度,以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第四,由于期房風險比較大,可以選擇做合同公證和房產保險,以進一步加強風險保障機制。購買期房最大的風險在于購房者是根據圖紙買房,看不到實物,看到的僅僅是欲購房屋的戶型圖、整個園區的效果圖、樣板房而已,與用戶最終的房屋會有所差距。而一些精裝修的房屋在裝修的標準上更是沒有明確的標準。而如果出現開發商在建設過程中因實力不足、缺乏資金使工程停頓,那么購房者就會蒙受巨大的損失。
(1)房屋延期交付使用風險
其中包括兩個方面:購買者不能如期入住,房屋的使用居住功能無法體現;屬于投資性購房者延遲收取投資回報時間,也就是延遲回收利息及利潤的時間。
(2)房屋內在品質變換的風險
開發商由于市場信譽和資金實力等方面的原因,對房屋的建筑質量、建筑裝飾材料、建筑結構、配套設施等進行了與購房協議內容不符的調換或延遲使用,使購房者蒙受損失。其中最應該注意的是房屋建筑面積的變化,即合同上約定的住房面積與實際面積有很大的出入。
(3)房屋權屬證件無法按期得到的風險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可能使開發商無法按期獲得整個項目的房屋權屬證件,購房的業主也就無法按期獲得房屋產權證件。由此可以導致購房者蒙受產權再轉換或抵押融資受阻的風險。購買期房一定要注意以下風險:
一、房屋質量風險
在期房投訴中有關房屋的質量問題一直位居首位。
由于購房者在與開發商簽訂購房協議時,自己所購買的房屋還沒有成型,不能看到房屋的實際情況。
因此,購房者經常會因為房屋質量問題和開發商發生糾紛。個別開發商為了追逐最大利潤,使用劣質材料或偷工減料,隨意降低工程質量標準,給房屋質量和安全埋下了重大隱患。
防范措施:
驗收房屋時,請專業的房屋檢測(監理)機構來進行檢測,對于一般的質量問題可要求開發商限期整改;對于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方面的質量問題,在檢測鑒定后,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維修、退房或者及時索賠)。
二、面積縮(漲)水風險
有的開發商為了謀取最大商業利益,在進行實測時,有意改變建筑面積,加大公攤面積,并且不明示公攤系數及計算方法,以致實際面積與銷售面積嚴重不符。
防范措施:
收房或進行產權登記時,一定注意查看“房屋面積測繪表”,仔細核對相關數據,如有疑問,請開發商做出合理解釋,必要時請專業機構進行復測,避免經濟損失。
三、虛假廣告宣傳的風險
售樓處的廣告總是吸引眼球,高大上范兒。如果僅憑宣傳就買房,恐怕很多人會倍感失望。入住后,才發現交付的房子與其所宣傳的品質大相徑庭。
防范措施:
因此,如果對自己所購房屋有環境、配套設施等社區品質方面有特別要求,一定要在合同或補充協議中就有關事項作出明確約定,否則,以后發生糾紛苦于沒有證據。
四、規劃變更風險
開發商擅自變更規劃設計,在配套設施、綠地等方面隨意改動,將小區中本是綠地的地方改建新樓或者停車場。這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防范措施:
購房時,一定認真審核開發商廣告中宣傳的內容是否真實,是否能落到實處,對于廣告角落字體極小的負責聲明,要格外留意。五、定金風險
在期房銷售中,多數開發商并不直接出示購房合同,而是先簽預售協議,收取幾千甚至幾萬元的定金。一旦購房者反悔,或者雙方談不攏,交易無法繼續,開發商就拒絕退還定金,致使購房者陷入被動。
防范措施:
購房時,一定要求開發商提供擬簽署的合同文本及相關補充協議,直接切入購房合同主體,審查合同具體內容并提出自己的意見。
已經簽署了認購協議并交付了定金,則一定要在認購協議中約定的時間內,和開發商協商簽署合同的相關事宜并留好證據(如簽署備忘錄、攜證人到場、現場錄音等),以便一旦不能簽署合同時索回交付的定金。
六、產權風險
產權是所有商品房重要的法律依據,實踐中總有一些開發商以各種借口拒絕、拖延辦理產權證,致使許多消費者入住后遲遲拿不到產權證。
防范措施:
在簽署購房合同時就要認真審查開發商的土地情況、房屋抵押情況以及建房的相關法律手續(審查五證),并約定不能及時辦理產權證的法律責任。
七、合同及合同條款無效的風險
購房者因為信息不對稱,法律和合同知識缺乏,導致對合同條款中存在的違法問題無法察覺,以致在發生糾紛時被法院判定合同無效;還有就是在沒搞清條款含義就草率簽字,從而使自己陷入被動。
防范措施:
認真審查合同,包括補充協議的內容,明確每一個合同條款含義,對模糊不清的條款,一定要明確其具體含義后在決定簽署與否。或者在簽署購房合同時請專業律師協助把關,以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利。
八、延期交房的風險
實際生活中,因為開發商資金問題(資金不到位、挪作他用等)、工程管理問題等原因,有大量的延遲交房、甚至不能交房的事件發生,以致消費者利益受損。
防范措施:
在決定買房并簽署合同時,除例行審查開發商的有關情況、“五證”取得情況之外,還要考察房屋的施工進展情況。
目前國家規定必須主體結構封頂后才可以銷售。在此,我們建議大家購買主體結構已封頂的期房,以便對自己的入住計劃作出安排,避免風險。
期房購買存在一定風險,如果大家要購買期房,以上注意事項一定要格外注意。
期房購買流程:
1、簽訂認購書
商品房期房正式銷售工作開始后,一般會設立售樓處,購房人在認可本項目后,可到售樓處簽訂認購書,并繳納訂金。銷售方應實事求是地向購房人介紹項目的進展情況,并將簽約須知及有關的宣傳資料和法律文件交給購房人。
當簽訂完認購書后,銷售方應給購房人《簽約需知》,以使購房人清楚下一環節及簽約有關細節。
2、簽訂買賣契約
購房人在簽訂認購書后,應在認購書中約定的時間內到指定地點簽訂正式契約。契約包括:內銷商品房銷售契約、內銷商品房預售契約、外銷商品房銷售契約、外銷商品房預售契約、經濟適用住房買賣契約等。
簽訂買賣契約是整個購房程序中最重要一環,契約也是銷售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契約一般為一式肆份,其中正本貳份,開發商和購房人各執壹份。副本貳份,開發商和當地房管部門各壹份。
3、預售登記
買賣雙方只有辦理完預售登記后,契約方能具備法律效力。買賣雙方應在契約簽訂后30日內,到所屬房屋土地管理局市場處辦理。同時交納印花稅。在此期間,買方如轉讓其所購房產,買方與受讓人應在契約上做背書,在背書簽字之日起十五日內,雙方持有關證件到市場處辦理轉讓登記,在轉讓登記申請表上簽字,市場處在辦理轉讓登記之日起十日內通知賣方。
4、簽訂管理公約,辦理入住手續
當購房人按契約有關條款約定付清房款后,開發商入住通知單,并安排購房人與物管公司接洽。物管公司將給購房人出具物管公約和收費標準。當購房人與物管公司簽訂管理公約并付清管理費后,就可以拿鑰匙入住了。
購買期房注意事項:
期房缺點在于,由于尚未竣工就出售,存在一定風險,一些前期承諾的規劃可能會改變,如果開發商資金出現問題,甚至可能成為爛尾樓。所以購買期房一定要注意一下這些風險問題:
1.房屋質量風險
在期房投訴中有關房屋的質量問題一直位居首位。由于消費者在與開發商簽訂購房協議時,自己所購買的房屋還沒有成型,不能看見房屋的實際情況(即便房屋交付后,對一些隱蔽工程質量問題也難以發現),因此,消費者經常會因為房屋質量問題和開發商發生糾紛。一些開發商為追逐最大利潤,使用劣質材料或者是偷工減料,隨意降低工程質量標準,以致造成地基下沉,屋頂漏雨(水)、管道滲漏等嚴重的質量問題,給房屋質量和安全埋下了重大隱患。
防范措施:驗收房屋時,請專業的房屋檢測(監理)機構來進行檢測,對于一般的質量問題可以要求開發商限期整改,對于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方面的質量問題,則一定要請專業檢測機構進行檢測、鑒定,以便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要求維修、退房、及時索賠)。
2.面積縮(漲)水風險
有些開發商為了謀取最大的商業利益,在進行實測時,有意改變建筑面積、加大公攤面積,并且不明示公攤面積的數量和計算方法,以致商品房實際面積與銷售面積嚴重不符。
防范措施:收房或進行產權登記時,一定要注意查看房屋而積測繪技術報告書(俗稱“房屋面積測繪表”),仔細核對相關數據并根據有關法規規定對可列入公攤的面積進行計算,看開發商公布的各單元套內面積加公攤面積的數據與圖紙標明的建筑物房屋總面積之和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就要查明原因或請開發商作出解釋,必要時要請專業測繪機構進行復測,以避免經濟損失。
3.虛假廣告宣傳的風險
開發商的售樓廣告經常是美麗動人的,如果僅憑售樓時開發商所作的宣傳買房,可以肯定地說多數時候都會令人感到失望。人住以后就會發現,開發商交付的房子與其宣傳的房屋品質大相徑庭。因此,如果對自己所購買的房子有環境、配套設施等社區品質方面的問題有特別的要求,并因此而選購開發商所宣傳的房子,就一定要在合同中對相關事項作出明確的約定,否則,以后發生糾紛就會在證據方面出問題。
4.規劃變更的風險
開發商擅自變更規劃設計,在配套設施、綠地、容積率、環境設施等方面隨意改動,將小區中本是綠地的地方改做他用,有的加建新樓,有的變成了停車場。為了規避責任,開發商在與消費者簽署合同時,往往對這些問題不做約定,或者有的是在約定中設置陷阱,有的甚至拒絕約定,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防范措施:消費者購房時,一定要認真審核開發商廣告中宣傳的內容是否真實,是否可以落到實處,對那些廣告下角字體極小的免責聲明,要予以特別注意。為此,消費者要特別注意審查合同內容的真實性,不僅要看大處,更要注意小處。在簽署合同時要求開發商將廣告中宣傳的內容寫到合同中去,唯有此,才有可能在開發商違背宣傳承諾時,追究其違約責任。
5.定金風險
在期房銷售中,多數開發商并不是直接出示購房合同,和購買者直接簽署購房合同,而是先簽訂購房協議、預售協議,在收取幾千、乃至幾萬元定金之后再給消費者看合同、簽合同。這時,如果消費者不滿意開發商提出的交易條件(合同條款),開發商就拒絕退還定金,致使消費者陷入被動,蒙受損失。
防范措施:購房時,一定要求開發商提供擬簽署的合同文本以及相關補充協議,直接切入購房合同主體,審查合同具體內容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如果遇到開發商以文本為有關政府部門制定的制式合同、聲稱不能修改的情況,就更要警惕其中有關條款的合理性。如果一定要簽署認購協議,也要注意審查協議內容,對其中諸如“不能在約定的時間內簽署合同,定金不予退回”之類的條款,要提出修改意見。已經簽署了認購協議并交付了定金,則一定要在認購協議中約定的時間內,和開發商協商簽署合同的相關事宜并留好證據(如簽署備忘錄、攜證人到場、作現場錄音等),以便一旦不能簽署合同時索回交付的定金。
6.產權風險
產權是所購商品房重要的法律依據,實踐中總有一些開發商以各種借口拒絕、拖延辦理產權證,致使許多消費者入住后遲遲拿不到產權證。出現這些問題大約有以下幾種原因:開發商不具備開發商品房的資格(資質)、沒有辦理合法手續違規建房、將房屋抵押、以劃撥土地或集體所有土地等未繳納土地出讓金的土地來開發商品房,以致無法辦理產權證。
防范措施:在簽署購房合同時就要認真審查開發商的土地情況、房屋抵押情況、以及建房的相關法律手續(審查五證),并約定不能及時辦理產權證的法律責任。
7.合同以及合同條款無效的風險
消費者因為信息不對稱,法律和合同知識缺乏,導致對合同條款中存在的違法問題無法察覺,以致在發生糾紛時被法院判定合同無效;還有一種情況是不認真審查合同條款,還沒有搞清條款含意就草率簽字,從而在發生糾紛時,使自己陷入被動,而遭受不應有的經濟損失。
防范措施:認真審查合同(包括補充協議)內容,明確每一個合同條款含意,對模糊不清的條款,一定要在明確其具體含意后再決定簽署與否。鑒于購房活動和商品房買賣合同的復雜性,建議在購房、簽署購房合同時聘請專業律師協助把關,以更好維護自己的權利。
8.延期交房的風險
實踐中,因為開發商的資金問題(開發資金不到位、抽逃資金、挪用售房資金等)、工程管理問題等原因,有大量的遲延交房、甚至不能交房的事件發生,以致消費者的利益受損。
防范措施:在決定買房并簽署合同時,除例行審查開發商的有關情況、“五證”取得情況外,還要考察擬購房屋的施工進展情況。以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住宅必須在主體結構完成四分之一工程量以后才可以銷售,目前的規定是必須主體結構封頂以后才可以銷售。我們建議消費者購買主體結構封頂的房子(期房),以便對自己的人住計劃作出安排,避免(減少)風險。
購期房的流程是選房,簽訂購房合同,預售登記,收房驗房。現在很多人辛辛苦苦了一輩子,就是為了買房,能有一個自己的家,很多父母給孩子買房結婚,可是遇到的有一些是期房,期房的優勢是可以先期預購,那樣可以選擇好的戶型和位置,同時也是開發商募集資金的渠道。在價格上會有較大的優惠,一般比現房優惠10%以上。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一些前期承諾的規劃有可能會變,也可能因為資金出現問題成為爛尾樓,戶型的平面圖及效果圖和實物差距大。所以在購房期房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簽約時注意房屋的質量,期房不像現房可以直接查看房屋的現狀,為了便面期房出現質量問題,在簽約時,要認真閱讀住宅說明書及相關保證書。
②在簽訂合同前應該仔細調查開發商的情況。比如信譽,資信狀況,開發業績,同時要求開發商出示開發建設及銷售的證件。
③買期房不能直接交房,延期交房可能是購房者的一個普遍問題,所以在簽訂合同時,必須要明確具體的交房日期,如果不能按時交房,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一、買期房流程:1、買受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支付價款。2、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等內容。3、約定支付房款的時間。4、明確付款方式。5、簽正式的購房合同。
二、買期房注意事項:1、首先看開發商“五證”是否齊全。2、簽約時要注意房屋質量問題。3、簽訂購房合同。
4、預售登記。
一、買期房流程:1、買受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支付價款。2、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等內容。3、約定支付房款的時間。4、明確付款方式。5、簽正式的購房合同。
二、買期房注意事項:1、首先看開發商“五證”是否齊全。2、簽約時要注意房屋質量問題。3、簽訂購房合同。
4、預售登記。
一、期房購房流程:
一步:選好開發商和樓盤,簽訂預售合同。
二步:付定金,簽署購房意向書。
三步:辦理貸款,核實購房資格。
四步:簽訂正式的房屋買賣合同,付首付款。
五步:驗房,辦理房屋產權。
二、期房購房注意事項:
1.認真研究開發商和樓盤的資質和信譽,查詢其過往的房屋質量和服務情況。
2.簽訂預售合同前應認真閱讀條款,確保自己的權益得到保障。
3.付定金時要確定好合同約定的支付方式、時間和金額,并保留好相關憑證。
4.選擇合適的貸款方式,確認貸款額度和還款方式。
5.在簽訂正式的房屋買賣合同前最好請專業的律師審核并確認合同內容,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6.驗房時要認真檢查房屋的各項設施和裝修情況,了解相關保修和維修事宜。
7.辦理房屋產權時需注意到產權證的真實性和權益的保證,避免產權糾紛。
法律主觀:
期房合同即是預售合同,簽訂預售合同應當注意以下問題:1、開發商的開發經營資格必須合法。開發商必須具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和《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證書》,并在其資質規定的業務范圍進行開發的;開發項目必須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2、查看預售證件在簽訂期房合同之前,一定要先查看該房屋的預售證件,房產公司如果在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出售期房,屬于違法行為。3、房屋的細節在簽訂合約時一定要檢查一些房屋的細節問題,比如合同應標明所購商品房的應用面積,要對每一個房間的面積等相關信息都有明確的標注,另外對按比例分攤費用的公用面積如電梯間、走廊、樓梯等也需要應有明確界定。4、約定房屋交付時間嚴格規定房產的交付日期及延期交房的違約條款。5、合同備案簽訂好商品房預售合同之后,不要忘了還有合同備案這一步,購房者自己要主動去了解開發商是否在合同訂立后30日內,到房產管理部門辦理登記、備案手續,以便從程序上保證該合同的法律效力。
法律客觀:
《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第五條 商品房預售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 (二)持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 (三)按提供預售的商品房計算,投入開發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25%以上,并已經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使用規范的合同文本。查驗有關證明文件。
房產證(PremisesPermit)購房者通過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權,可依法對所購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的證件。即《房屋所有權證》,是國家依法保護房屋所有權的合法憑證。房屋所有者憑證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屋。房產證包括房屋所有權證和房屋共有權證,在通常意義上,房產證是房屋所有權證的簡稱,是由不動產登記機關發放的證明房屋所有權歸屬的書面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