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有滯納金嗎(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有滯納金嗎)
個稅的經營所得不繳納會有滯納金嗎?
根據中國稅法規定,個人經營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個人經營所得未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將會被征收滯納金。滯納金的計算方式為未繳納稅款的1%至3%不等,具體數額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因此,個人經營所得必須按時繳納個人所得稅,以避免產生滯納金。
個人所得稅滯納金怎么算的
個人所得稅滯納金是按照滯納稅款的一定比例和時間計算的。具體來說,個人所得稅滯納金=滯納稅款×滯納天數×0.05%。
首先,滯納稅款是指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金額。如果納稅人未按時繳納稅款,就需要支付滯納金。其次,滯納天數是指從稅款繳納期限屆滿之日起,至實際繳納稅款日止的天數。最后,0.05%是滯納金的日利率,根據國家規定,滯納金的日利率為萬分之五。
例如,某個納稅人的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款為1000元,但是該納稅人未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如果滯納天數為30天,那么該納稅人需要支付的滯納金為:1000元 × 30天 × 0.05% = 15元。
需要注意的是,個人所得稅滯納金的計算是按照每天計算的,所以如果納稅人逾期繳納稅款的時間越長,需要支付的滯納金就會越多。因此,建議納稅人盡量提前繳納稅款,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個人所得稅不加收滯納金文件
個人所得稅不收滯納金的文件主要有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
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這條里面指的是,自納稅人依法經稅務機關核準延期申報并按規定預繳稅款的,在核準的延期內辦理稅款結算的,不適用稅收征收管理法關于納稅人未按期繳納稅款而被加收滯納金的規定。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1、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冊友,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3、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4、燃喚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皮姿凱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綜上所述,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納稅人應當在次年六月三十日以前進行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應補繳的稅款在六月三十日前繳納入庫的,不加收滯納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九條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以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為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納稅人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納稅人識別號。
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滯納金
法律主觀:
稅費逾期未交的,從滯納稅款之日起,即從規定繳納稅款的次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法律客觀:
《稅收征收管理法》第32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個人所得稅滯納金從什么時候開始算起
個人所得稅滯納金從個人所得稅納稅人繳納但未繳納個人所得稅之日起,即納稅人超過稅法規定的納稅申報繳納期限的最后一日的次日起,按應繳納而未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額的千分之五作為滯納金。并且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一般不得扣除稅款滯納金。
個人所得稅應納滯納金=滯納稅款×滯納天數×0.05%。
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繳納稅款。
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如果按季度申報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在次月15日后才繳納稅款的,則從16日開始計算加收滯納金(不考慮節假日順延);一般個人所得稅申報期為次月7日,納稅人在次月7日后才繳納稅款的,則從7日起計算加收滯納金。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由于計算錯誤等失誤導致未繳或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如有特殊情況,追征期可延長至五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一條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
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第十二條
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后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
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個人所得稅超期多久算滯納金
超過稅法規定的申報繳納期。根據查詢《稅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信息顯示,個人所得稅滯納金從納稅人超過稅法規定的申報繳納稅款期限最后一天的次日起,每遲交一天,就加收一次其應交而未交個人所得稅款萬分之五的金額作為滯納金。
補發工資個人所得稅需要繳滯納金嗎
補發工資個人所得稅需要繳滯納金嗎
補發工資個人所得稅需要繳滯納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001]049號)第三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第五十二條規定,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以延長到五年。根據上述文件規定,自行申報和有扣繳義務人的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應該在規定期限內進行納稅申報和繳納稅款。
個人所得稅的滯納金怎么算?
《征管法》第三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滯納金=滯納稅款×滯納天數×滯納金加收率(0.05%)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稅收滯納金不可以稅前扣除。
2、滯納金加收遭遇節假日。
滯納金是與稅款連帶的,如果在確定應納稅款的納稅期限時,遇到了應該順延的節假日,則從順延期滿的次日起加收滯納金,但在稅款滯納期間內遇到節假日,不能從滯納天數中扣除節假日天數。
補發工資個人所得稅需要繳滯納金嗎?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得知補發工資個人所得稅需要繳滯納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個人所得稅滯納金怎么算
我們知道就是作為職工來說每個月的收入還是要扣除一部分的個人所得稅的,這個是國家的規定,如果不交的話就會產生滯納金,那么這個滯納金應該怎樣計算的呢?下面就由我為大家解釋一下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于大家有幫助。
一、個人所得稅滯納金如何計算
《征管法》第三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二、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起征點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
扣除標準:個稅按50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通過上文的解釋,我們可以了解到就是個人所得稅逾期是按照萬分之五來繳納的,現在的個稅起征點已經提升了,希望大家可以明白。
補繳個人所得稅滯納金如何計算?
職工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超過5000元的,應由單位代扣代繳個稅。若是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繳清稅款的,則需繳納滯納金。補繳個稅滯納金時,如何計算?
補繳個稅滯納金的計算方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滯納金的計算從納稅人應繳納稅款的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至實際繳納稅款之日止。
滯納金的計算公式是:滯納金=滯納稅款×滯納天數×滯納金加收率(0.5‰)
個人所得稅由企業進行補繳,但由于個人所得稅是對取得應稅收入的個人征收的一種稅,其稅款應由個人負擔。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企業補繳的個人所得稅和滯納金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支付個稅滯納金分錄
借:營業外支出—滯納金
貸:庫存現金
稅收滯納金從什么時候開始計算?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若干具體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47號)文件規定:
對納稅人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期限或者未按照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繳納的稅款,滯納金的計算從納稅人應繳納稅款的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至實際繳納稅款之日止。
個人所得稅征收項目
個人所得稅征收項目包括以下九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