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女可以代位繼承嗎(孫子女可以遺囑繼承嗎)
孫子女有繼承權嗎
法律分析:如果出現代位繼承的,孫子孫女是有權對被繼承人的遺產進行繼承的,但僅限于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十一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十二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孫女能否代位繼承奶奶的遺產?
養孫女可以代位繼承養祖母遺產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 法定繼承人 的代位繼承不受輩數限制。即被繼承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都可以代位繼承。《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的解釋 (一)》第十四條 被繼承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都可以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不受輩數的限制。 第十五條 被繼承人的養子女、已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的生子女可以代位繼承;被繼承人親生子女的養子女可以代位繼承;被繼承人養子女的養子女可以代位繼承;與被繼承人已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的養子女也可以代位繼承。 第十六條 代位繼承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或者對被繼承人盡過主要贍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第十七條 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晚輩直系血親不得代位繼承。如該代位繼承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或者對被繼承人盡贍養義務較多的,可以適當分給遺產。
代位繼承的條件
代位繼承必須具備的條件有:
1、被代位繼承人須于繼承開始前死亡,否則就不存在代位繼承的問題;
2、有代位繼承權的人僅限于被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并且不受輩份的限制;
3、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4、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晚輩直系血親不得代位繼承。
5、有代位繼承權的人僅限于被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并且不受輩份的限制,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都有代位繼承的權利,而被繼承人的旁系血親和長輩直系血親都沒有代位繼承的權利。
6、代位繼承人不管是一個人還是幾個人,他們一般只能繼承他們的父親或是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7、繼承人因違反法律規定而喪失繼承權的,他的晚輩直系血親不得代位繼承。
只有完全具備以上四個條件,代位繼承才能發生。代位繼承還有別于轉繼承:轉繼承就是指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之前死亡的,其所應繼承的遺產轉由他的合法繼承人繼承的制度。
代為繼承的基本概述:
代位繼承是指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死亡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可以代位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一種法律制度。
在代位繼承中,已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稱為被代位繼承人;代替被代位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人,稱為代位繼承人,如孫子女代替已故的父母繼承祖父母的遺產。
《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
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第一,性質和效力不同。
轉繼承是在繼承開始,繼承人直接繼承后,又轉由轉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實質上是就被繼承人的遺產連續發生的兩次繼承。轉繼承人享有的實際上是分割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而不是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遺產繼承權,轉繼承人行使的只是對繼承人的遺產繼承權(被轉繼承人取得遺產份額構成其遺產),而不是對被繼承人的遺產繼承權。
而代位繼承是代位人基于代位繼承權直接參加遺產繼承,代位繼承人享有的是對被繼承人遺產的代為繼承權。代位繼承人參加繼承所行使的是對被繼承人遺產的繼承權,而不是對被代位人的遺產繼承權。
第二,發生的時間和成立條件不同。
轉繼承發生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并且可因任何一繼承人的死亡而發生,任何一個繼承人都可成為被轉繼承人。而代位繼承只能是因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而發生,只有被繼承人的子女才能成為被代位繼承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 【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孫子能繼承爺爺的財產嗎?
孫子一般不可以繼承爺爺或奶奶的遺產,在孫子的父親,也就是爺爺的兒子去世的情況下,可以由孫子通過代位繼承或轉繼承繼承爺爺的遺產,但是繼承的比例是孫子的父親從爺爺處繼承的比例。代位繼承是指爺爺的子女(也就是父親)先于爺爺先死亡時,由孫子繼承爺爺遺產的法律制度。轉繼承是爺爺先死了,還沒發生繼承,爺爺的兒子也死了,然后孫子繼承爺爺遺產的法律制度。兩種繼承的區別是看父親是早于爺爺死還是先于爺爺死,如果是先于爺爺死就是代位繼承,后于爺爺死就是轉繼承。后果都是孫子繼承爺爺的遺產。
其他繼承人包括代位繼承人嗎
一、代位繼承人屬不屬于法定繼承人的一種
法定繼承人包括: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而代位繼承人必須是被代位人的直系卑親屬,這是代位繼承的一個原則。
代位繼承人只限于被代位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即只有被代位人的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等,才可以成為代位人,并不受輩份限制。代位繼承人只能是被代為人的子女及其他晚輩直系血親。被繼承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都可以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不受輩數的限制。
被繼承人的養子女、已形成撫養關系的繼子女的生子女可以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親生子女的養子女可以代位繼承;被繼承人養子女的養子女可以代位繼承;與被繼承人已形成撫養關系的繼子女的養子女可以代位繼承。
但被代位人的其他近親屬不得代位繼承。
被代位人的配偶若具備成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條件的,則依現行法的規定其獨立地作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參加繼承,并且其是否能夠繼承不影響其晚輩直系血親的代為繼承權。
因此,代位繼承人不一定就是法定繼承人
遺囑房產可以讓孫女繼承嗎
一、遺囑房產可以讓孫女繼承嗎
說到遺囑,有人會作這樣理解: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不同,立遺囑人具有極大的自由性,指定誰為遺囑繼承人,在幾個繼承人中如何分配遺產,立遺囑人可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辦理。其實不然。我國《繼承法》第16條第2款明確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另根據《繼承法》第10條、第11條、第12條的規定,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是法定繼承人,此外父母先亡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可作為代位繼承人;喪偶兒媳、喪偶女婿對公婆、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可作為法定繼承人。因此,遺囑繼承人的范圍就劃定在上述法定繼承人范圍之內。
我國繼承法之所以規定遺囑繼承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人,其根本目的在于實現家庭經濟職能,養老養幼,鞏固互助互愛、和睦團結的新型社會主義家庭關系。
綜上,孫子女是可以成為遺囑繼承人。
二、有效的遺囑該怎么寫
遺囑有五種形式,各有不同的要求。立哪種形式的遺囑就應按哪種要求來做。遺囑的五種形式及要求如下:
1、公證遺囑。
立遺囑人必須親自到有管轄權的公證機關或者請公證人員現場辦理,不得委托他人代理。
2、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遺囑全文,并親筆簽名,
注明年月日。
3、代書遺囑。由遺囑人指定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由其中一人根據遺囑人授意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4、錄音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并應由見證人書寫錄音遺囑證明書,在證明書上簽名,注明年、月、日。
5、口頭遺囑。遺囑只有在危急情況下(生命垂危)方能采用口頭遺囑的形式。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后遺囑人能夠有書面或者錄音形式遺囑的,原先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綜上所述,如果按照法定繼承順序,那么孫女是不容易得到遺產的,所以是可以按照遺囑繼承來讓孫女成為繼承人,在我國的繼承法中針對遺囑繼承都作出了對應的規定,符合繼承遺產規定的人員可以按照遺囑內容來繼承遺產。
延伸閱讀:
遺囑人自立遺囑怎么寫有效
遺囑公證有效期是多長?
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哪個效力大
代位繼承權必須具備的條件
【法律分析】:代位繼承必須具備的條件有:1、被代位繼承人須于繼承開始前死亡,否則就不存在代位繼承的問題;2、有代位繼承權的人僅限于被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并且不受輩份的限制;3、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4、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晚輩直系血親不得代位繼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