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出來人是不是毀了
打架拘留出來是不是就沒事了
不一定,還得賠償受傷害的一方相應的費用,并且受到法律處罰。打人或打架屬于違法行為,會收到治安處罰,嚴重的會受到刑事處罰。根據情節嚴重有可能面臨1000元以下罰款、十五日以下拘留的行政處罰。造成輕傷,涉嫌故意傷害罪,要追究刑事責任,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等費用。
1、需要進行逮捕的,在拘留期限內,依法辦理提請批準逮捕手續;逮捕是所有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措施,它不僅剝奪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而且羈押的時間較長,一般要到人民法院判決生效時為止;
2、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對不需要逮捕的,依法辦理手續后,直接向人民檢察院移送起訴;打架傷人被起訴,可以找對方也存在過錯的證據,以減免自己的責任;同時聘請律師為自己辯護,律師會盡最大可能從犯罪情節、認罪態度等方面幫助當事人,爭取從輕或減輕處罰。
3、拘留期限內未能查清犯罪事實的,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手續后,繼續偵查;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
4、撤消案件的,釋放被拘留人,發給釋放證明。所以被拘留之后不一定就沒事了。
既然行政拘留了,就說明這是治安處罰案件了,對治安案件,公安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后,可以對相關的民事賠償在雙方之間進行協商調解,如協商不成,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民事賠償。
既然是公安機關作了行政處罰,在行政拘留期滿后,如果沒有與此案相關的刑事自訴,就不應再移交看守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一條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九十五條 治安案件調查結束后,公安機關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處理:
(一)確有依法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處罰決定;
(二)依法不予處罰的,或者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處罰決定;
(三)違法行為已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發現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其他違法行為的,在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作出處罰決定的同時,通知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刑拘30天釋放出來,是不是就沒事了
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的,但并不表示就一定構成犯罪,如果經偵查證明不構成犯罪的,或經法院判決罪名不成立的,都有可能將犯罪嫌疑人予以無罪釋放。
1、在大多數情況下,刑事拘留30天。如30天內不報捕,會取保候審或無罪釋放。如報捕,檢察院有7天的批捕期。即最長刑事拘留期限為37天。如批捕,將轉為逮捕繼續關押。如未報捕,會釋放。
2、如辦案警官講30天會放出來,則如4月16日刑事拘留,應在5月15日上午八點半左右釋放。
3、法律規定刑事拘留24小時內通知家屬。司法實踐中,一般以掛號線方式寄出通知書到戶籍所在地址。
擴展資料
《刑事訴訟法》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十七條 對于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的規定。
對于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