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住房租賃企業的失信信息包括哪些內容
企業信用查詢報告包括哪些內容
摘要:企業的信用非常重要,在與其他企業合作或交易時,為了保險起見,有必要查詢一下對方企業的信用記錄,查詢企業信用一般會提供企業信用查詢報告,其內容包括對方企業的基本信息、經營業務信息、財務信息、往來金融機構信息、公共記錄信息以及綜合評述,可以由企業法人或委托經辦人到征信分中心或指定的銀行查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企業信用查詢報告包括哪些內容吧。一、什么是企業信用查詢報告
企業信用查詢報告,又稱企業信用報告、企業征信報告,是企業征信系統中主要征信產品的一種,在報告中會對企業進行信用評級,探究公司經營發展情況,判斷企業是否具有履行合約或是償還債務的能力。該報告可以通過明確詳細的分析,為企業在進行交易、規避風險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參考建議。
二、企業信用查詢報告包括哪些內容
企業在經營中如果需要和其他企業合作或交易,查詢對方企業的信用是很重要的,可以規避風險,企業信用查詢報告起到的就是這一作用,它的內容主要有:
1、首頁
主要包括報告名稱、被查詢對象名稱、報告提供機構名稱、報告完成時間、報告編號等內容,征信機構備案證號宜予以列出,并應對報告法律責任進行表述。
2、報告摘要
主要包括對被查詢對象的注冊信息、聯系信息、信用等級及其他關鍵信息進行的概要反映。通過此部分可以快速對被查詢企業的信用狀況有大致的了解。
3、報告正文
較為全面反映被查詢對象的信用狀況,報告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1)基本情況信息:主要包括被查詢對象注冊信息、股東信息、附屬機構信息、管理層及員工信息、辦公設施信息等及相關變更信息。
(2)經營業務信息:主要包括主營業務及業務往來情況等信息,即采購、生產、銷售信息及主要供應商、主要客戶對被征信對象的評價等。
(3)財務信息:主要包括被查詢對象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及主要財務比率。對于財務數據異常的應進行備注說明。
(4)往來金融機構信息:主要包括企業開戶賬號、開戶銀行名稱等信息。
(5)公共記錄信息:主要包括法院、工商、稅務、質監、海關等行政司法部門、其他承擔行政管理職能的機構組織、社團組織以及媒體、電子交易平臺等記錄的關于被征信對象正面和負面的信息。被查詢對象近二年內有涉及訴訟事項的,宜列明涉訴有關情況。
(6)綜合評述:主要包括對被查詢對象發展計劃、發展前景、行業發展狀況等內容進行的綜合評述。分析時,除將被征信對象進行行業內比較外,還宜與被征信對象自身縱向發展歷史進行對比。征信機構并可在等級評定與分析基礎上對被征信對象的信用風險和信用額度等給予參考性建議。
三、如何查詢企業信用記錄
企業信用查詢一般有兩種方法:
1、企業法人查詢
企業法人持身份證、公司的營業執照的原件和復印件、公章和法人章,去各大城市的征信分中心申請查詢企業信用記錄。
2、委托經辦人查詢
若是委托經辦人去查詢企業征信,則需要攜帶的資料有經辦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法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公司營業執照的原件和復印件、以及公章和法人章,需要資料與法人親自出面相差無幾,只是多了一份經辦人的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經辦人通常是去征信分中心或央行指定的銀行進行征信查詢。
一份標準企業征信報告包括哪些內容?
一份標準企業征信報告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首頁:主要包括報告名稱、被征信企業名稱、報告提供機構名稱、報告完成時間、報告編號、調查說明等內容,并有對報告法律責任進行的表述。
2)報告摘要:主要包括對被征信企業的注冊信息、聯系信息、經營情況、信用等級等重要信息進行的概要反映。通過此部分可以快速對被征信企業的信用狀況有大致的了解。
3)報告正文:正文為全面反映被征信企業信用狀況的部分,主要包括:
基本情況信息:主要包括被征信企業注冊信息、股東信息、附屬機構信息、管理層及員工信息、辦公設施信息等及相關變更信息。
經營業務信息:主要包括主營業務及業務往來情況等信息,即采購、生產、銷售信息及主要供應商、主要客戶對被征信企業的評價等。
財務信息:主要包括被征信企業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及主要財務比率。對于財務數據異常的進行備注說明。
往來金融機構信息:主要包括企業開戶賬號、開戶銀行名稱等信息。
公共記錄信息:主要包括法院、工商、稅務、質監、海關等行政司法部門、其他承擔行政管理職能的機構組織、社團組織以及媒體、電子交易平臺等記錄的關于被征信企業正面和負面的信息。被征信企業近二年內有涉及訴訟事項的,列明涉訴有關情況。
綜合評述:主要包括對被征信企業發展計劃、發展前景、行業發展狀況等內容進行的綜合評述及縱向、橫向比較。在等級評定與分析基礎上還可對被征信企業的信用風險和信用額度等給予參考性建議。
4)重要說明:主要包括信用等級評定方法或主要依據、等級符號與釋義及其他需說明事項。
企業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公示哪些信息?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于2014年2月上線運行。公示的主要內容包括:市場主體的注冊登記、許可審批、年度報告、行政處罰、抽查結果、經營異常狀態等信息。(不含港、澳、臺地區企業信息)
系統功能 :
本系統提供全國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的填報、公示和查詢服務。
1、查詢市場主體信用信息,輸入名稱或注冊號進行查詢。系統支持按名稱的關鍵詞模糊查詢,一次最多顯示50條記錄。對于無效的查詢條件,將不會顯示查詢結果。
擴展資料
系統公示內容:
1、登記信息
包括企業基本信息、投資人信息及企業變更信息。
2、備案信息
包括企業主要人員信息及分支機構信息。
3、行政處罰信息
包括企業因違反工商行政法律法規被工商部門作出處罰的記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企業征信報告有哪些內容啊?
企業信用報告包括如下內容
(1)企業基本信息
(2)企業工商注冊信息
(3)信用等級信息
(4)企業主要股東、高管信息
(5)企業社保、稅務信息等等。
企業信用報告是企業征信系統提供對外服務的主要征信產品之一,它向查詢者提供企業全面、準確的綜合信用信息,為各類信用交易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減少不必要的信用風險和損失。
目前,企業信用報告查詢對外服務方式包括在線查詢和離線查詢兩類。信用報告內容主要分為三大類信息:基本信息、信貸信息、非銀行信息。
其中基本信息主要有概況信息、出資人信息、財務報表信息、關注信息、訴訟信息等;信貸信息包括未結清信貸信息、未結清不良負債等銀行信用信息;非銀行信息包括法院、公積金、電信、社保等信息。
擴展資料:
通過查詢企業信用報告,機構和個人可以:
(1)快速全面了解企業的綜合信用狀況
(2)為信用交易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
(3)減少因為不了解企業信用狀況所帶來的不必要的風險和損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企業信用報告
企業失信將面臨哪些懲罰?
生產經營單位有違反承諾及下列情形之一的,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列入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生產經營單位一年內發生生產安全死亡責任事故的;二是非法違法組織生產經營建設的;三是執法檢查發現存在重大安全生產隱患、重大職業病危害隱患的;四是未按規定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或在規定期限內未達到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的;五是未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如實記錄和上報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期限內未完成治理整改的;六是拒不執行安全監管監察指令的,以及逾期不履行停產停業、停止使用、停止施工和罰款等處罰的;七是未依法依規報告事故、組織開展搶險救援的;八是其他安全生產非法違法或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行為。
意見明確,對責任事故的不良信用記錄,實行分級管理,納入國家相關征信系統。原則上,生產經營單位一年內發生較大(含)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納入國家級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發生死亡2人(含)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納入省級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發生一般責任事故的,納入市(地)級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發生傷人責任事故的,納入縣(區)級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納入國家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的,必須納入省級記錄,依次類推。
不良信用記錄管理期限一般為一年。各地區和相關部門可根據具體情況明確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內容及管理層級,但不得低于本意見的標準要求。
意見要求,建立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制度。以不良信用記錄作為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的主要判定依據。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納入國家管理的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一是一年內發生生產安全重大責任事故,或累計發生責任事故死亡10人(含)以上的;二是重大安全生產隱患不及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三是發生暴力抗法的行為,或未按時完成行政執法指令的;四是發生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遲報,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的;五是無證、證照不全、超層越界開采、超載超限超時運輸等非法違法行為的;六是經監管執法部門認定嚴重威脅安全生產的其他行為。
有上述第二至第六種情形和下列情形之一的,分別納入省、市、縣級管理的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一是一年內發生較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或累計發生責任事故死亡超過3人(含)以上的,納入省級管理的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二是一年內發生死亡2人(含)以上的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或累計發生責任事故死亡超過2人(含)以上的,納入市(地)級管理的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三是一年內發生死亡責任事故的,納入縣(區)級管理的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
意見稱,納入國家管理的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必須同時納入省級管理,依次類推。
各地區和各相關部門可在此基礎上,根據具體情況明確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內容及管理層級,但不得低于本意見的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