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債務的公證書能不能撤銷(放棄繼承權公證書可以撤銷嗎)
公證書已出對方能撤銷嗎
法律主觀:
公證后悔了一般不可以撤銷,但是如果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并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并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
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四十三條
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因過錯給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由公證機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公證機構賠償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公證員追償。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與公證機構因賠償發(fā)生爭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公證書可以撤銷嗎?如何撤銷?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起訴請求變更、撤銷公證書或者確認公證書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告知其依照公證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可以向出具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
2.、《公證法》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并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3、《公證程序規(guī)則》第六十一條當事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在收到公證書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
4、公證機構進行復查,應當對申請人提出的公證書的錯誤及其理由進行審查、核實,區(qū)別不同情況,按照以下規(guī)定予以處理:
(一)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辦理程序無誤的,作出維持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二)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僅證詞表述或者格式不當?shù)模瑧斒栈毓C書,更正后重新發(fā)給當事人;不能收回的,另行出具補正公證書;
(三)公證書的基本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應當作出撤銷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四)公證書的部分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可以出具補正公證書,撤銷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部分的證明內容;也可以收回公證書,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部分進行刪除、更正后,重新發(fā)給當事人;
擴展資料:
公正效力如下:
①任何法律行為和有法律意義的文書、事實經(jīng)過公證證明,國家證明它的真實性、合法性,即產(chǎn)生法律上的證據(jù)效力。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中,如果在收集、調查證據(jù)時涉及某項文書,而這項文書也經(jīng)公證證明,即應確認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證。但有相反證據(jù)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②依照法律必須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則公證證明就成為這些法律行為生效的必要條件。法律對于不同的法律行為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包括口頭、書面及公證證明,取決于該法律行為所產(chǎn)生(或變更、消滅)的法律關系的重要性、復雜性和它對于第三者的作用。雖未為法律規(guī)定而當事人自行協(xié)議公證證明作為雙方法律行為必要的形式條件之一的,這一法律行為也必須公證證明方能成立。
③債權文書,如債權人和債務人對權利義務關系沒有爭議、并經(jīng)公證證明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當債務人拒不履行時,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不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作出裁判。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公證書可以撤銷嗎
公證書可以通一定的法定程序并滿足法定條件方可撤銷,但只能是“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才能予以撤銷,在具有前述法定條件的情況下,由公證機構依法撤銷,故當事人或其公證書的利害關系人是不能單方撤銷公證書的。
公證書可以撤銷嗎
公證書可以通一定的法定程序并滿足法定條件方可撤銷,但只能是“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才能予以撤銷,在具有前述法定條件的情況下,由公證機構依法撤銷,故,當事人或其公證書的利害關系人是不能單方撤銷公證書的。
具體法律依據(jù)是:
1.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起訴請求變更、撤銷公證書或者確認公證書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告知其依照公證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可以向出具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
2. 《公證法》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并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3. 《公證程序規(guī)則》第六十一條,當事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在收到公證書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
另外, 要想撤銷正常的公證委托書,委托人只能收回公證過的委托書,消除受托人的權利外觀,別無他法。若沒有從受托人處收回公證過的委托書,第三人就有理由認為受托人根據(jù)委托書承載的事項辦理相關事宜具有法律效力。
以上內容由我整理提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公證書是具有公信力的文書,不能隨意撤銷,除非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上述還整理了一些法律依據(jù),謝謝瀏覽!
公證后悔了能撤銷嗎
如果您在公證后悔了,想要撤銷公證,那么可以根據(jù)《公證法》的規(guī)定,向公證機關提出申請。但是,撤銷公證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和程序。
首先,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 公證事項未經(jīng)履行;
2. 公證書未經(jīng)送達或者公證書送達后不滿三個月;
3. 公證書內容不符合事實;
4. 公證機關違反法定程序;
5. 公證人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等違法行為。
其次,需要進行以下程序:
1. 向公證機關提出書面申請,說明撤銷公證的原因和事實;
2. 公證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后,及時進行核實,并在15日內作出是否撤銷的決定;
3. 如果公證機關決定撤銷公證,應當及時通知相關當事人,并收回原公證書;
4. 如果公證機關決定不予撤銷公證,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需要注意的是,公證是一種法律行為,撤銷公證的程序和條件比較嚴格,只有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撤銷。因此,在進行公證前,需要認真考慮是否需要公證,并確保公證的事項、內容和程序都符合法律規(guī)定。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并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第四十三條
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因過錯給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由公證機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公證機構賠償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公證員追償。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與公證機構因賠償發(fā)生爭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撤銷”撤銷公證書”有時效限制嗎?
答:原則上公正文書沒有時效問題。也就是說,只要公證沒有依法撤銷,它就是有效的。公證本身沒有時效,是隨著被公證的對象的存在而存在的。部分種類的涉外公證書所涉及事實的真實性或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具有可變性,如婚姻狀況、未受刑事處分、授權委托等,因此,在申辦國內領事認證前,請您先核對涉外公證書所涉及的內容是否屬實有效。如公證書已失效,需重新辦理公證后再申辦領事認證。
公證書的有效期并非嚴格的法律概念,而是指公證書能夠被實際使用的時間期限。因為公證書被出具后,即具備了法律規(guī)定的證據(jù)效力,除非存在法定情形并經(jīng)法定程序,公證書是不能被推翻的。
公證書的有效期一般分為3類情況:
1.公證書中未規(guī)定的,有效期由公證書的使用部門單方規(guī)定,公證處一般不作規(guī)定。一般民事類公證如出生公證、結婚公證、親屬關系公證、學歷學位公證、駕駛證公證等就屬于這一類。申請人應該注意向公證書的使用部門咨詢公證書的有效期;
2.公證書中被證明的法律行為或文書規(guī)定了有效期的,公證書的有效期和其一致。如一份《委托書》中規(guī)定的委托期限為3個月,那么該《委托書》的公證書的有效期限也為3個月;
3.公證書中被證明的法律行為或文書也沒有規(guī)定有效期,但是該法律行為或文書存在不確定狀態(tài)的,公證書的有效期視具體情況而定;如經(jīng)公證的合同,合同雙方后來協(xié)議解除了合同,那么該合同的公證書就歸于無效了;又如經(jīng)公證的房產(chǎn)贈與合同,因為贈與雙方?jīng)]有及時辦理過戶登記手續(xù),后來贈與人死亡,無法過戶,贈與合同落空,贈與公證書也無法使用。
申請撤銷公證書程序
有些人在對于一些事情進行了公證之后又后悔了,就想要撤銷公證書的,當然撤銷公證書是需要提前進行申請的,那么公證效力是怎樣的?申請撤銷公證書程序是怎樣的?我為您總結了相關知識,供您參考,希望下文中的知識可以幫助到您。
公證效力
1、公證當事人無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辦理公證時公證員必須問清當事人是否在訂立時具有法律規(guī)定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而且會將協(xié)議給雙方看,如果一方不識字,可以由公證員念給他聽,并且在公證存檔的談話筆錄中寫明。
2.法院沒有權利解除公證,只有采納與不采納,撤消公證書只有本公證機構和司法局有權撤消
如果你的親戚想撤消本公證書,得先爭得對方的同意,一起到公證處說明情況,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到當?shù)厮痉ň止芴幧暾?
3.贈予自己財產(chǎn)與他人,無須他人同意。對依法辦理的房屋贈予公證,依法具有法律效力,其證明力高于其他一般書證。
公證書內容
(1)公證書編號。
(2)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3)公證證詞。其內容包括:公證證明的對象.公證證明的范圍和內容.證明所依據(jù)的法律.法規(guī)等。公證證明對象、范圍不同,公證的條件、內容和適用的法律也不同,這些都要在證詞中有所反映。公證證詞所涉及的組織名稱第一次出現(xiàn)時必須使用全稱;所涉及的日期要采用公歷.需涉及農(nóng)歷時應采用括號注明。
(4)承辦公證員的簽名或簽名章、公證處印章。
(5)出證日期以公證處審批人審核批準的日期為準。此外,未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公證書應在公證證詞中注明,并注明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公證證詞中注明的文件也是公證書的組成部分。
1、委托人只要帶著自己的身份證件,帶著當時的委托公證書的原件或者復印件(如果都沒有,能提供出公證書號也可以)到公證書,找當時受理的公證員辦理撤消就可以了。
2、撤消后建議將撤消的情況通知原公證書可能用到的相關的辦事部門。
我提醒您,公證書不僅在國內具有法律效力,而且還具有域外法律效力。這是公證證據(jù)效力在空間上的延伸。
公證書能作廢嗎
法律分析:公證書可以通一定的法定程序并滿足法定條件方可撤銷,但只能是“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才能予以撤銷,在具有前述法定條件的情況下,由公證機構依法撤銷,故,當事人或其公證書的利害關系人是不能單方撤銷公證書的。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并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