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工資要不到如何解決(工人工資拿不到找哪個部門來得快)
工人工資勞動局解決不了怎么辦
拖欠工資勞動局不解決的辦法是打電話給12333進行投訴舉報或到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拖欠工資勞動局仲裁能拿到錢的時間需要根據案件的處理進度與用人單位的配合程度決定。拖欠工資勞動局不解決的辦法是打電話給12333進行投訴舉報或到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拖欠工資勞動局仲裁能拿到錢的時間需要根據案件的處理進度與用人單位的配合程度決定。
一、拖欠工資勞動局不解決怎么辦拖欠工資勞動局不解決的處理辦法是建議當事人提起勞動仲裁或者直接進行起訴。拖欠工資,不發工資、克扣工資勞動者可以打12333電話投訴,該電話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電話。也可以到勞動局監察大隊投訴,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勞動監察大隊協調不成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對勞動仲裁裁決拒不執行的,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二、拖欠工資勞動局仲裁要多久能拿到錢勞動仲裁需45日內結案,最長不得超過六十日,具體多久拿到錢,需要看用人單位的配合程度。仲裁申請人應當提交書面的仲裁申請,并依照被申請人的數量提交副本。申請書應載明法定內容,包括:
1.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2.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3.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三、向勞動局舉報拖欠工資流程怎么走1.向勞動局舉報拖欠工資流程:
(1)到勞動行政部門舉報,通常是勞動管理監察大隊。
(2)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3)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滿意可以在拿到仲裁書后15天之內到法院起訴。
(4)根據國家規定在仲裁或訴訟的時候,可以要求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于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2.準備好如下材料:
(1)勞動爭議申訴書一式三份;
(2)到工商局查詢公司的工商登記資料一份;
(3)本人的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4)復印證據資料一式三份,如勞動合同或協議、工資單、工牌、上班打卡記錄、同事的證人證言等。
工人要不上工資怎么辦
1、最簡單的方法是電話投訴到當地勞動監察大隊,他們會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依法對用人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并責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資。
2、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3、最有效的是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如果勞動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還可以在15天內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直接通過法院判決執行。
5、按上述途徑索取工資的同時,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要求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你加付賠償金。
欠工人工資不給怎么辦最有效的方法
欠工人工資不給最有效的方法是勞動仲裁。
公司欠工資不給處理方法如下:
1、勞動者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2、對裁決結果不服的,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員工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需要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提出書面申請。
勞動仲裁的特點
1、從仲裁時效的條件上看,仲裁時效是以權利人不行使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保護其權利的事實狀態為前提的。
2、在仲裁時效完成后權利人所喪失的并非是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的權利。在時效完成后,權利人仍有權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不過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不再保護其權利。
3、仲裁時效具有特殊性。所謂特殊性,是指這里規定的仲裁時效僅適用于勞動爭議仲裁案件。
建筑工人工資拖欠不給怎么辦
建筑工人工資拖欠不給的處理辦法是:首先,先去找公司領導進行協商,索要拖欠的工資;其次,如果與公司協商無果,那么就去當地的勞動監察大隊進行投訴;最后,如果勞動監察大隊處理無果,那么此時就需要收集相關證據到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工人工資拿不到怎么辦
可以到勞動監察部門舉報。保留工作期間的各種工作證明。
第八十九條
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并可以處以罰款。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并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第九十二條
用人單位的勞動安全設施和勞動衛生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或者未向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設施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責令停產整頓;對事故隱患不采取措施,致使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勞動者生命和財產損失的,對責任人員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三條
用人單位強令勞動者違章冒險作業,發生重大傷亡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對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四條
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九十五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保護規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對女職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六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由公安機關對責任人員處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罰款或者警告;構成犯罪的,對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勞動者的。
第九十七條
由于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的無效合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一百條
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第一百零一條
用人單位無理阻撓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行使監督檢查權,打擊報復舉報人員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對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零二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零三條
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
第一百零四條
國家工作人員和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的工作人員挪用社會保險基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零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已規定處罰的,依照該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
如何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頒布,為維護廣大農民工利益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武器,特別是將解決工程建設領域欠薪問題納入了法治化軌道。
現實中,有不少農民工不知道如何維權,有的因怕麻煩、不及時維權而放棄自身權益,有的費時費錢走了很多彎路,甚至因不理智而觸犯法律。
那么農民工工資權益一旦受到損害,應如何維權呢?
1、理性維權。
要選定正規的用人單位打工,平時工作要注重收集材料,比如勞動合同、考勤記錄、工資結算單、單位承諾支付工資的聊天記錄等,為維權勝訴提供確鑿的證據。
一旦發生拖欠要及時維權,不要錯過最佳時機,防止發生即使勝訴也會因沒有財產可供執行而無法拿到工資。
討要工資時,不能以激進的方式、不能編造虛假事實,或者采取非法的手段討要。
2、依法維權。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第十條規定,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有權依法投訴,或者申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提起訴訟。第四十五條規定,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將農民工列為法律援助的重點對象,并依法為請示支付工資的農民工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
3、明晰維權途徑。
一是投訴舉報。農民工可通過公開的電話、網絡、信件或直接到用工所在地的勞動監察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投訴舉報。投訴舉報人要明確被投訴單位、地址、負責人及電話,投訴內容要明確工資拖欠原因、拖欠時間、拖欠人數、拖欠金額等情況,還明確投訴請求,提供相關的證據。
二是申請仲裁。農民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資報酬爭議,可向實際工作地或單位注冊地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出申請。申請人要提供一式兩份仲裁申請書、本人《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有委托代理人的,提交《授權委托書》、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及相關證明材料;委托代理人是律師的,須提交律師事務所的相關證明。
三是提起訴訟。法院專門為農民工提供綠色通道,農民工可申請支付令;有欠條的,自應當支付之日起或欠條出具之日起三年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四是申請法律援助。可以向用人單位住所地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申請時提交以下資料: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明,如委托他人代理的,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與被拖欠工資的申請事項相關的材料;法律援助機構需要的其他材料。
沒錢給工人工資怎么處理
一、欠工人工資不給怎么辦?勞動者可以采取下面幾種方法:
1、向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2、直接向當地法院起訴。
3、單位應該在全額支付工資外,還應加付相當于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勞動法》第50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7條規定:“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曰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曰、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勞動法》第91條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8條均規定:用人單位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并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3條規定:“用人單位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于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二、老板拖欠工資后果
如果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會被刑事拘留,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并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關于欠工人工資不給的法律知識還有很多,要完全弄清楚只有靠專業的律師解讀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