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偷稅漏稅,法定代表人承擔什么責任(公司偷稅漏稅法定代表人承擔什么責任)
公司偷稅漏稅,法人要承擔什么責任
一、公司偷稅漏稅法人要承擔什么責任
1、公司偷稅漏稅法人要承擔的責任有:
(1)公司偷稅漏稅如果法人參與的話就會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或者罰金;
(2)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
【逃稅罪】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二、企業偷稅漏稅怎么舉報
1、可以企業所在地主管稅務的稽查機關進行實名或者匿名舉報;
2、可以在稅務部門的官方網站上進行舉報;
3、可以直接撥打稅務部門的電話進行舉報;舉報企業偷稅漏稅應當同時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偷稅漏稅公司法人有責任嗎
法律主觀:
一、偷稅行為的主要負責人可能要承擔責任,和職務無關,所以是不是公司法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法人是否參與。 二、企業或主要責任人偷稅漏稅的處罰: 1、經濟責任:偷稅數額不滿1萬元或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不到10%,稅務機關追繳偷稅款、并處偷稅額5倍以下罰款; 2、行政責任:提請工商部門 吊銷營業執照 ,采取稅收保全和強制執行; 3、刑事責任: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10%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或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偷稅數額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法律客觀:
《 公司法 》第二百一十五條 違反本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企業偷稅漏稅法人承擔哪些責任?
偷稅漏稅需要承擔怎么責任!
偷稅漏稅涉嫌刑事犯罪了,公司要把該補繳的馬上補上
偷稅行為的主要負責人可能要承擔責任,和職務無關
所以是不是法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法人是否參與
公司或主要責任人偷稅漏稅的處罰:
1__
經濟責任
偷稅數額不滿1萬元或偷稅數額達到納稅額不到10%
稅務機關追繳偷稅款、并罰偷稅額5倍以下罰款
2__
行政責任
工商部門會吊銷營業執照,采取稅收保全和強制執行
3__
刑事責任
偷稅數額達到納稅額10%以上而且偷稅數額在10000元以上
或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行政處罰又偷稅
罰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并罰偷稅數額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4__
偷稅數額達到納稅額30%以上而且偷稅數額在100000元以上
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罰偷稅數額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5__
會導致法人無法向銀行貸款
車貸房貸都不行
導致征信不良,工商失信黑名單
6__
導致公司有負面的影響
嚴重會被吊銷營業執照
公司無法正常經營
強制關閉公司
破產
被稅務局徹查
7__
無法乘坐飛機高鐵等交通工具
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和限制
偷稅漏稅對法定代表人的處罰
法律主觀:
法定代表人偷稅漏稅要處罰。根據我國《刑法》的相關規定,自然人或單位存在偷漏稅行為,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比10%以上的,構成逃稅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如果是以公司名義偷漏稅的,則因對單位處罰金,并對其包括法定代表人在內的直接責任人員處逃稅罪相應的刑罰;如果是以個人名義偷漏稅的,處罰其本人即可。
法律客觀: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企業偷稅漏稅法人承擔的后果
法律主觀:
一、企業偷稅漏稅法人承擔的后果法人需要負擔公司偷稅漏稅帶來的后果有: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法人代表和財務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是需要根據公司偷稅漏稅的目的來確定的。一般的偷稅漏稅公司法人代表會受到處罰,財務不會受到處罰,如果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行為,那么法人代表和財務會受到處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具體規定如下:1、第二百零一條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2、第二百零五條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有前款行為騙取國家稅款,數額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給國家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單位犯本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二、偷稅漏稅的區別偷稅是指納稅人以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為目的,采取各種不公開的手段,隱瞞真實情況,欺騙稅務機關的行為。按照新《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偷稅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偽造(設立虛假的賬簿、記賬憑證)、變造(對賬簿、記賬憑證進行挖補、涂改等)、隱匿和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二是在賬簿上多列支出(以沖抵或減少實際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三是不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仍然拒不申報;四是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即在納稅申報過程中制造虛假情況,比如不如實填寫或者提供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及其他的納稅資料等。對偷稅行為,稅務機關一經發現,應當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和滯納金,并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構成偷稅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漏稅是由于納稅人不熟悉稅法規定和財務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如錯用稅率,漏報應稅項目,少計應稅數量,錯算銷售金額和經營利潤等。漏稅與偷稅有著性質上的區別,判定漏稅的關鍵是并非故意,因而在處理上也不同。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一條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 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逃稅罪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