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是按照每月領取嗎(退休金領取認證方法)
退休金領取期限規定
退休金領取期限規定如下:
1、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如果繳費滿15年,但不滿20年,則可以領取一次性個人賬戶養老金。
3、對于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人來說,退休金是終身領取的,即使個人賬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準計發。
退休金的領取流程通常如下:
1、申請資格確認:需要向當地社保局或者退休金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例如身份證、工作證明、社保繳費記錄等。社保局或者退休金管理機構會對資格進行確認。
2、審核和審批:社保局或者退休金管理機構會對資格進行審核,并進行審批。審批通過后,將獲得領取退休金的資格。
3、領取方式選擇:可以選擇一次性領取或分期領取退休金。如果選擇分期領取,需要按照規定的時間和頻率進行申請和審批。
4、簽署協議:在領取退休金之前,需要簽署相關的協議,包括領取退休金的協議、個人信息保護協議等。
5、領取退休金:根據選擇的領取方式,可以通過銀行轉賬、現金領取等方式來領取退休金。
綜上所述,不同地區和政策對于退休金的領取流程也有所不同,具體的情況需要根據當地政策來確定。同時,在領取退休金的過程中,可能需要提供一些證明材料和簽署相關協議,建議認真閱讀相關規定并咨詢相關部門或者專業人士的意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退休金是當月發還是次月發
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建立后,退休工資就改稱養老金了。正常情況下,養老金一般都是當月發當月的,按月支付,可以終身領取。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在退休那年生日前 按社保部門的規定定辦理了退休手續的人,一般都是從生日的次月開始領取養老金,個別地區生日當月就可以領取,但一律都是可以領取到去世當月。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及相關待遇的發放時間各地不完全一致,大多都是每月中旬(比如北京是15號左右)發放當月的養老金,少部分地區是上旬發放。下面補充說明一些養老金發放中和時間有關的情況,并對社保或社會上其他一些福利待遇的發放時間做一下大致的梳理,供朋友們參考。實踐中,因各地有各地的具體說法,要以當地政策為準。
散戶注意:這幾只股票已成為燙手的山芋,趕緊動手!
廣告
如果因個人原因沒有按規定的時間辦理退休,什么時候通過了退休審核,什么時候開始領取,不會補發。如果是屬于社保機構人員辦理的責任,通過了退休審核后,可以補發。退休后如果沒有按當地要求進行生存認證的,就會暫停發放養老金,通過認證后,再補發。如果是退休后被判刑,服刑期間會停發養老金,只發基本生活費,也不參加每年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出獄后,按入獄前的標準恢復領取養老金的資格,可以參加今后每年養老金的調整。退休后被通緝或羈押等沒有定罪的,或明確結論的,暫停發放養老金。結論明確后,無罪的,可予以補發。監外執行期間,可以領取養老金。
另外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每年國家給退休人員調整養老金增發的錢,上半年一般都不能按時當月發放的。由于流程、數據歸集以及資金等問題,往往要到年中才能開始落實,補發,之后才能當月發當月的。具體時間各地不統一,而且每年也可能會不一樣。以今年為例。上海是5月份落實的,北京等個別地區是6月份落實的,絕大部分地區是7月份落實的,有3個地區是8月落實的,還有3個地區至今沒公布消息。
其實退休后社保或社會上還有一些其他福利待遇,也是我們需要了解和把握發放時間,這些待遇通常需要準備材料去相關部門辦理,才會享受到。生前的,比如各地發放時間不一致的按年支付的取暖補貼,具體金額不等,各地有各地的標準。比如女同志滿55歲,男同志滿60歲可以領取的獨生子女一次性獎勵補貼,具體金額不等,各地有各地的標準。比如很多地區年滿65歲可以辦理老年證,免費乘車或逛公園,免費體檢。比如絕大部分地區規定70歲以上可以領取不同年齡段相應的老年營養或綜合性津補貼等。百歲老人通常每月有不低于300元左右的補貼。省級重點優撫的建國前老軍人有養老、醫療補助金、八一和春節一次性慰問津貼等。身后的,如繼承人可以辦理的有喪葬費、撫恤金(企事業機關編制人員)、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沒領完的才有)、以及應該補發落實的其他待遇。
退休金是一次性領還是按月領
一般情況下,退休后養老金是按月領取,并不能一次性支取,但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以一次性領取。
1、參保人員在達到退休年齡后,累計繳費不足15年,而且也沒有將保險關系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那么就可以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經本人書面確認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會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并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2、參保人員累計繳滿15年,達到領取條件,但出國定居,如果他喪失了中國國籍,那么他可以在離境時或者離境后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并書面確認后,個人也可以一次性領取個人賬戶儲存額。
退休金可以一次性拿嗎
退休金不可以一次性拿。
一般情況下,退休金是按照每月領取的方式發放的,而不能一次性拿取。個人退休金的計算方式是根據個人的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和參保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退休后每月可以領取一定的退休金。如果個人符合退休條件,就可以向當地社保管理機構申請領取退休金。在領取退休金的過程中,一般需要填寫相關的申請表格,并提交個人身份證、社保卡等相關證件。社保管理機構會根據個人的申請和資料審核后,按照規定的程序將退休金發放到個人的銀行賬戶中。在特殊情況下,例如個人身患重病或需要一次性支付巨額醫療費用等情況,也可以向當地社保管理機構申請提前領取部分或全部退休金。提前領取退休金可能會對個人的退休生活產生影響,建議在真正需要的情況下再進行申請。
退休金的計算方式具體如下:
1、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準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準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綜上所述,不同地區的養老金申領標準和流程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您在退休前咨詢當地社保機構,了解具體的流程和要求,以便及時辦理相關手續。同時,建議您在繳納社保時,保留好相關證明材料,以便日后申領養老金時使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