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醫療專項扣除方法(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
個人所得稅中大病醫療怎么扣除
事關你的錢袋子!
個人所得稅APP首頁更新
2023年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可以填報了
專項附加扣除可在個稅稅前扣除。根據政策規定,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需要在每年12月進行確認,才能在下一個年度繼續享受專項附加稅前扣除。
有哪些項目可以申報、該如何申報?一起來看。
01
有哪些項目可以申報
根據國稅總局2024年初發布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發布
公告》,
從2024年1月1日起,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增加到7項(今年新增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這一項)。
01
子女教育
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以及學前教育(子女年滿3周歲的當月至小學入學前的教育)的納稅人每個子女每個月可以定額扣除1000元。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可以選擇由父母一方全額扣除,也可以選擇父母每月各扣除標準的50%。
02
繼續教育
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納稅人以及接受技能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納稅人可以享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每月可定額扣除400元,同一學歷(學位)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48個月。
技能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納稅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定額扣除3600元,同一年度取得多個符合條件證書的,比如同一年度同時取得CPA和稅務師,只能扣除一個3600元。
03
大病醫療
納稅人本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支出,在扣除醫保報銷后,自付部分本年度累計超過15000元,且不超過80000元的部分,準予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在工資薪金預扣預繳個稅時,不得享受,需要等到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才可享受。
04
住房貸款利息
納稅人本人或其配偶單獨或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其配偶購買的在中國境內的符合首套住房的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支出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定額標準扣除,最長扣除期限不超過20年。
若納稅人本人和其配偶在婚前均由符合條件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婚后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夫妻雙方各自根據自己名下住房按照扣除標準的50%扣除;二是選擇其中一套住房由其貸款人按照扣除標準的100%稅前扣除。
05
住房租金
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且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根據租房城市按照一定的標準定額扣除。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1500元。
除了以上城市,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800元。
06
贍養老人
納稅人贍養60周歲(含)以上的父母,或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符合獨生子女的,每月定額扣除2000元;不屬于獨生子女的,與其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標準,且每人每月最多扣除1000元。
07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
納稅人照護3歲以下嬰幼兒子女的支出,按照每名嬰幼兒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方式可以選擇由夫妻一方按照標準的100%稅前扣除,也可以選擇由夫妻雙方分別按照標準的50%扣除。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個稅辦理增加了“個人養老金扣除信息管理”功能。
個人繳費享受稅前扣除優惠時,以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出具的扣除憑證為扣稅憑據。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并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02
專項附加稅怎么申報
1
如果2023年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若無變動,只需在2024年基礎上確認即可。
打開個人所得稅App首頁,選擇了解一下或專項附加扣除填報選擇一鍵帶入,再選擇扣除年度2023。
2
2023年需要對已填寫的信息進行修改。
3
2023年需要作廢專項附加扣除項目,或者需要新增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注意:扣除年度指可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年度,每次只能選擇一個年度。對于子女教育支出、贍養老人支出、房貸利息支出等連續多年的扣除需要每年重新填寫或確認。
根據相關規定,次年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內容需于每年12月進行確認。納稅人未及時確認的,扣繳義務人于次年1月起暫停扣除,待納稅人確認后再行辦理專項附加扣除。若未及時確認,前期已填報的扣除信息將自動視同有效并延長至次年。也就是說,未及時填報當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將會直接順延至次年。
個稅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怎么享受?
很多人都想知道發生大病的費用扣除醫保報銷后個人自付部分要如何享受扣除福利。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下個稅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的相關事項。
一、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依據
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以一個納稅年度為計算單位,納稅人在本年度內看病住院后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部分超過15000元部分的才可享受扣除,但是有金額限制,不能超過8萬元,這樣就能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進行扣除。
舉個例子:假如你因為某項大病治療花了3萬元,社保報銷了1萬元,自己自付了2萬元,按照大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只要超過15000元部分的,才就能享受扣除,但是只能扣除20000-15000=5000元。
二、如何享受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
想要享受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需要填報患者姓名、身份證件類型及號碼、與納稅人關系、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總金額、醫保目錄范圍內個人負擔的自付金額等信息,然后在次年的3月1日到6月30日之間辦理匯算清繳時,申報相關信息就行了。
要注意的是,稅務機關可能會隨時進行抽查,所以納稅人需要留存備查以下資料,具體包括:
1、大病患者醫藥服務收費及醫保報銷相關票據原件或復印件;
2、醫療保障部門出具的納稅年度醫藥費用清單等資料。
以上即是“個稅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怎么扣除”的相關介紹,由于大病醫療扣除需要累計計算個人全年發生的醫療支出自行負擔金額,所以只能在2024年度結束后才能申報享受。
個稅匯算大病醫療如何扣除
法律主觀:
大病醫療專項扣除的標準:對于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費用后,個人負擔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予以扣除。
法律客觀: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五條 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十一條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十四條 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
個人所得稅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怎么申報
法律主觀:
如果納稅人存在法律規定的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情形的,那么就可以在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時候免除這一部分,減輕自己的負擔。一、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怎么申報登陸個稅APP,根據要申請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填寫申報。1、填報“子女教育”前,需準備子女教育信息,子女、配偶身份證號碼,填寫完畢后需要設置扣除比例。2、填報“住房租金”前,需準備好住房租賃信息、工作城市信息等。注意:由于住房租金與房貸利息只能選擇一項進行扣除,填報時系統提示“若您已填報住房貸款利息,請勿填寫本表”。3、填報“住房貸款利息”前,需準備好產權證明,貸款合同等信息。同時,系統也提示“若已填報住房租金信息,請勿填寫本表”。4、填報“贍養老人”前,需準備被贍養人信息如身份證信息,共同贍養人信息(獨生子女無需填寫);非獨生子女還需填寫分攤方式。注意: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非獨生子女需要填寫共同贍養人,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5、填報“繼續教育”前,需準備繼續教育信息:若是學歷(學位)繼續教育,需填寫教育階段、入學時間、畢業時間;若為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則填寫教育類型、證書取得時間、證書名稱、證書編號、發證機關。6、填報“大病醫療”前,需準備患者信息和醫療信息。二、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項目專項附加扣除包含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六項。1、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子女年滿3歲至小學人學前處于學前教育階段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選擇雙方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2、繼續教育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的定額扣除。同一學歷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超過48個月。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個人接受本科及以下的繼續教育可選擇本人扣除或者其父母扣除。3、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一包相關的醫藥費用,扣除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納稅人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可選擇由本人或其配偶一方扣除,未成年子女由父母一方扣除。4、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夫妻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5、住房租金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按每月1500元;除上面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戶籍人口大于100萬的城市按每月1100元;除第一項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戶籍人口小于等于100萬的城市按照每月800元。6、贍養老人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非獨生子女的,由其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三、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個人所得稅采取源泉扣繳稅款和自行申報兩種納稅方法。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和高有扣繳義務的,納稅義務人應當自行申報納稅。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自行申報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都應在次月七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得知,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項目有很多,納稅人可以登陸個稅APP,根據要申請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填寫申報。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個人所得稅扣除大病的規定
個人所得稅大病醫療扣除規定具體如下:
1、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2、納稅人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可以選擇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可以選擇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納稅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按上述規定分別計算扣除額。
納稅人可以通過遠程辦稅端、電子或者紙質報表等方式,向扣繳義務人或者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專項加扣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