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股權激勵怎么換錢(員工股權激勵分配方案)
股權激勵怎么分給員工
法律主觀:
股權激勵,員工可以經下列程序退出:
1、員工離職時,公司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股東大會的授權,經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的董事會會議決議回購股權;
2、股權回購價格可以按照公司的凈資產、凈利潤、估值來確定。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減少公司注冊資本; (二)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三)將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 (四)股東因對股東大會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決議持異議,要求公司收購其股份; (五)將股份用于轉換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 (六)上市公司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需。
股權激勵員工怎么退出
激勵期權的退出機制,可以約定員工離職時已行權的股權通過回購、回購價格等方式退出。具體的退出流程是:
根據《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三)項規定,將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的,公司可以收購本公司股份。
公司因此事由收購本公司股份的,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股東大會的授權,經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的董事會會議決議。
公司收購本公司股份后,公司合計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數不得超過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百分之十,并應當在三年內轉讓或者注銷。
上市公司收購本公司股份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上市公司因此事由收購本公司股份的,應當通過公開的集中交易方式進行。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為質押權的標的。
什么是股權激勵(什么是股權激勵兌現)
股權激勵是企業為了激勵員工積極工作并與企業利益緊密相連而采取的一種激勵方式。通過給予員工公司股權或股票期權,企業可以使員工分享企業的發展成果,并激勵員工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工作。
股權激勵的意義在于打破傳統的薪酬激勵模式,使員工與企業形成共同的利益關系。傳統的薪酬激勵方式往往只能激發員工的短期積極性,而股權激勵則可以使員工更加投入地參與企業的戰略規劃和長遠發展。員工持有股權后,會更加關注企業的股價走勢和業績表現,從而更加積極地為企業創造價值。
何為股權激勵兌現?股權激勵兌現是指員工在獲得股權或股票期權之后,將其轉換為實際的收益或價值的過程。一般來說,股權激勵兌現有兩種方式:股票行權和股票。
股票行權是指員工根據股票期權的約定,在特定的時間內以約定價格購買公司股票的權利。當員工行使股票期權時,可以以約定的價格購買股票,然后根據股票當前的市場價格決定是否,如果市場價格高于購買價格,員工可以獲得差價的收益。
而股票則是指員工將手中的股票,獲得現金收益。這通常發生在員工行使股票期權后,選擇將股票而非繼續持有。這樣可以立即兌現股權價值,滿足員工的短期經濟需求。
股權激勵兌現不僅對企業有好處,也對員工產生積極影響。對于企業來說,股權激勵兌現可以幫助企業留住優秀人才,提高員工忠誠度和歸屬感,激發員工的創新和創造力。同時,股權激勵兌現也有助于提高企業的股價,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
對于員工來說,股權激勵兌現可以獲得與企業共同成長的機會,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通過兌現股權,員工可以獲得實質性的經濟收益,改善自身的經濟狀況。股權激勵兌現還可以激發員工對企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工作,為企業的長遠發展貢獻力量。
股權激勵兌現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和挑戰。股價的波動可能會對股權激勵兌現帶來影響,員工可能無法獲得期望的收益。股權激勵兌現需要一定的市場流動性和投資渠道,否則員工可能無法及時兌現股權。對于企業而言,股權激勵兌現需要謹慎設計和管理,以確保激勵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股權激勵是一種重要的人性化激勵方式,可以激勵員工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努力工作。而股權激勵兌現則是將股權或股票期權轉化為實際收益或價值的過程。通過股權激勵兌現,員工可以與企業共享成果,改善自身的經濟狀況。股權激勵兌現也需要注意風險和挑戰,要求企業和員工謹慎管理和決策。只有合理設計和有效實施股權激勵兌現,才能真正實現企業和員工雙贏的局面。
公司股權激勵怎么操作
公司股權激勵在企業不同發展階段股權激勵的方案是不同的,進行操作時也會不一樣。不過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計劃所涉及的股票總數一般不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0%,任何一名激勵對象獲授的股票累計不得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非上市公司也可以參照此規定。
股權激勵是一種長期激勵機制,是企業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主要是通過附條件給予員工部分股東權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識,從而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促進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
股權激勵具有的特點包括人才價值的回報機制、長期激勵、公司控制權激勵等,其中公司控制權激勵可以使員工參與關系到企業發展經營管理決策,使其擁有部分公司控制權后,不僅關注公司短期業績,更加關注公司長遠發展,并真正對此負責。
股權激勵模式有業績股票、股票期權、虛擬股票、股票增值權、限制性股票、延期支付、經營者/員工持股、管理層/員工收購、帳面價值增值權等,其中股票期權是指激勵對象可以在規定的時期內以事先確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也可以放棄這種權利。
怎樣選擇合適的股權激勵方式
一個成功的股權激勵方案首先考慮企業的發展周期,選擇適合企業的方法,然后才開始設計方案,而方案的設計主要在七個關鍵因素上。
1、激勵對象。
激勵對象也就是股權的受益者,一般有三種方式。一種是全員參與,這主要在初創期,第二種是大多數員工持有股份,這主要適用于高速成長期,留住更多的人才支持企業的發展。第三種是關鍵員工持有股份,受益者主要是管理人員和關鍵技能人員。對于激勵對象的選擇也要有一定的原則,對于不符合條件的員工不能享受股權激勵。我們設計某公司的方案時,就明確規定了幾條原則。
2、激勵方式。
常用的中長期激勵「是否應跟股權激勵統一口徑?」方式有三類:股權類、期權類和利益分享類。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也有具體適用的前提條件(如表2)。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期權類和股權類比較適合,對于非上市公司股權類和利益分享類比較適合。但是無論采取哪一種方法,都要考慮到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有機結合起來,真正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如果只考慮激勵機制,不考慮約束機制,股權方案就有可能失去效用。比如期權類,如果被授予者在行權時,不行權也就不會給被授予者造成損失。
3、員工持股總額及分配。
這一塊主要解決的是股權激勵的總量、每位收益人的股權激勵數量、用于后期激勵的預留股票數量。如何確定,每個公司有特殊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特別是對于上市公司,要報證監會和股東大會通過。對于每位收益人的股權數量基本上是按照職位來確定,如果公司在職位評估上相對公平,年收入水平基本上考慮職位在公司的價值和體現了個人的能力的話,就可以根據年收入來確定股權比例。例如表3:
對于新就職的員工,特別是高管,一般進入公司就需要享受中長期激勵方案,可以采取分步實施的方針,在試用期過后的一年里先享受50%的比例,一年之后再100%享受。
4、股票來源。
股票的分配上,主要是上市公司的股票來源比較麻煩,要證監所審核,股東大會審批。
庫存股票是指一個公司將自己發行的股票從市場購回的部分,這些股票不再由股東持有,其性質為已發行但不流通在外。公司將回購的股票放入庫存股票帳戶,根據股票期權或其它長期激勵機制的需要,留存股票將在未來某時再次出售。如美國雅虎公司,到1998年2月27日為止,它贈與的股票期權總量為1114萬股公司為此新發行了835萬股股票,其中409萬股已用于員工行權,其余426萬股作為將來員工行權的準備。1998年,董事會預計公司將持續高速發展,員工數將激增,股票期權計劃規模將不斷擴大,因而現有的為股票期權準備的股票數量顯得不足。為此,董事會決定在市場上回購200萬股股票來增加儲備。
5、購股方式。
購股方式也就是購買股票的資金來源,一般有員工現金出資、公司歷年累計公益金、福利基金、公司或大股東提供融資、員工用股權向銀行抵押貸款。這幾種方式都好操作,有些方式會產生財務支出,要重復交稅。股票投資不僅僅要交投資經營稅,期權所得還要交付投資所得稅,而且在股票的回購是不能算作成本費用來抵消稅賦的。
如果不考慮財務方面,有些公司更多會采用員工出資購買的方式,每個月從工資按比例扣錢,這樣不僅僅給公司創造了融資,節約了成本,還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員工的辭職成本,有利于對員工的控制。例如思捷達咨詢服務的某家咨詢客戶是這樣做的。
6、退出機制。
退出機制對員工退出激勵方案的一些約定,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往往會要求已享受股權的員工辦理退出手續,第一種是正常離職,就是勞動合同期滿,不再續約的員工,或者是退休、經營性裁員,或者是傷殘、死亡。這種情況下,企業往往會按照合同繼續讓這些員工享受股權或者期權。第二種是非正常離職,勞動合同未滿,員工主動離職的。如果員工的主動離職沒有給公司造成損失,不違反保密協議,也沒有跟股權激勵方案的一些有沖突。一般來說,大部分公司還是能允許已經被授予的股權收益。第三種是開除,像這種情況,都是按照相關規定取消享受股權收益的權力。
7、管理機構及操作。
實施股權激勵項目一般都需要設立一個專門的小組或者部門來管理方案實施的日常操作,這個常設小組或部門不僅僅要保證公開、公正、公平地實施股權激勵制度,同時也要宣貫共同分擔風險、共同享受成果的理念。股權激勵的目的是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發揮主人翁精神,共同謀求企業的中長期利益,避免只追求短期利益,損害長期利益的錯誤。所以,一定不斷的宣貫這一理念,才能激勵和留住人才。如,某一電子貿易企業,每周五都會召開全公司大會,向大家匯報公司的經營情況和每份股份的分紅。每個員工都可以計算自己的分紅收益,充分調動了全體的積極性。
有的公司也采取信托持股的方式,一般是上市公司比較多,就是跟信托投資公司簽訂協議,由信托公司代理操作股權轉置操作。員工只要在信托公司開個帳號,信托公司把相應的股份轉入員工的賬戶。當公司需要通過股票回購或增發來給員工派發股份的時候,也是由協議的信托公司來辦理,按照公司要求把股票打入員工的個人帳號。這種操作,信托公司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在企業初創時期,一般都是有幾個人,待遇也不高,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大家都對工作很熱情,可是企業規模壯大了以后,待遇比原來高很多,工作也輕松很多,可是都沒有了原來的工作勁頭的時候。根據思捷達的咨詢經驗,這時候往往就是員工對公司的分配制度不滿意的時候,也是需要把中長期激勵提到桌面上來的時候了。但是任何一個工具和方法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股權激勵會稀釋產權,用的不好也會嚴重打擊員工的積極性,所以,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企業的戰略、文化和業務,設計出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和易于操作的方案。
如果想要具體了解,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