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監護人個人所得稅(大學生減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中子女教育扣除的規定
個人所得稅中子女教育扣除的規定是:
1、子女教育的扣除主體是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包括生父母、繼父母、養父母,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擔任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比照執行。
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繼子女。也包括未成年但受到本人監護的非子女。
3、子女教育的扣除主體是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包括生父母、繼父母、養父母,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擔任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比照執行。
4、子女在境內接受教育的,享受子女教育專項扣除主體是父母雙方,父母是指法定監護人,如父母離異,一方撫養的子女,由撫養該子女的一方扣除。
5、父母中有雙方均在境外工作且工作期間均在境外定居的,可以選擇其中一方按子女教育標準100%扣除。
個人所得稅申報材料:
1、個人身份證明:包括身份證、戶口本等有效身份證明材料;
2、納稅人的收入證明:包括工資、勞務報酬、稿費、特許權使用費等收入的相關證明,如工資收入證明、勞務報酬收入證明、個體工商戶的營業執照、發票等;
3、納稅人的扣除憑證:包括子女教育、住房貸款、贍養老人等支出的相關證明,如子女教育費用發票、住房貸款利息證明、老年人撫養證明等;
4、納稅人的銀行賬戶信息:需要提供個人銀行賬戶信息,用于申報退稅或繳納稅款;
5、其他相關證明材料: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保繳納證明、捐贈證明等。
綜上所述,個人所得稅申報操作流程可能因地區、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具體操作前可以查看當地稅務局網站相關規定,或者咨詢當地稅務局工作人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一條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
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第十二條
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后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
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個人所得稅子女教育扣除1000元是什么意思?
個人所得稅子女教育扣除1000元是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規定的納稅人有子女接受辦法規定的各種教育的,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可以扣除1000元/月的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不是1000元個人所得稅、有幾個子女,每一個均可扣除1000元)。
《國務院關于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發〔2018〕41號):
第五條 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學歷教育包括義務教育(小學、初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年滿3歲至小學入學前處于學前教育階段的子女,按本條第一款規定執行。
學生監護人個稅附加扣除信息補錄,有什么好處或害處
好處就是如果你工資達到納稅標準,可以減免你的納稅,變向性提高你的納稅標準,例如扣完五險一金你的工資是7000,學生監護人標準是1000,納稅最低標準5000,原本7000-5000=2000部分需要納稅,現在是7000-5000-1000=1000部分需要納稅
害處就是信息被采集
個人所得稅子女教育怎么填寫申報
個人所得稅子女教育申報流程:
首先,確保你符合作為子女教育扣除申報人的資格,即你是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并且你有納稅義務。接下來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1. 登陸個人所得稅APP,在首頁選擇“我要辦稅”;
4. 按照提示填寫子女姓名、身份證號碼等信息,選擇子女教育信息,包括教育階段、學校名稱等;
以下是關于子女教育申報的詳細說明:
一、子女教育信息填寫
在填寫子女教育信息時,需要提供子女的姓名、身份證號碼、教育階段以及學校名稱。如果子女在多個學校接受教育或者有多個教育階段,需要分別填寫。例如,如果你的孩子在小學和初中都接受教育,你需要分別填寫這兩個階段的教育信息。
二、申報人的選擇
作為子女教育的扣除申報人,你需要是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并且你有納稅義務。如果有多個法定監護人,可以由其中一方申報,但是每年只能由一方申報。例如,如果父母雙方都是法定監護人,可以選擇由父親或者母親中的一方進行申報。
三、申報的時間
子女教育的扣除申報需要在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之間進行。如果你在這個時間段內沒有進行申報,可以在當年的12月31日之前進行補充申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補充申報可能會影響你的退稅金額。
四、扣除的金額
子女教育的扣除金額根據子女的教育階段不同而有所差異。對于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子女,每人每年可以扣除1000元;對于高中階段的子女,每人每年可以扣除1200元;對于大學階段的子女,每人每年可以扣除4000元。如果有多個子女接受教育,可以分別計算每個子女的扣除金額。例如,如果你有兩個孩子分別在小學和初中接受教育,你可以每年分別扣除1000元和1200元。
在校大學生填報家長信息報稅不填,有影響嗎
這是屬于自愿性質,可填也可以放棄不填,當然填了對自己和父母有好處,可以享受個稅專項扣除優惠政策。
根據國家目前最新的個人所得稅征收計算辦法,子女正在接收教育的,其家長享有個人所得稅專項抵扣優惠。為落實該項政策,保障學生及其所在家庭合法權益,根據教育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關于配合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數據信息的緊急通知》(教財廳函[2018]29號)和《教育部關于做好高等學校學生數據信息核準和補錄工作的通知》(教學司函[2019]1號)的要求,各高校應依據學生個人意愿,在教育部學信網補錄學生家長信息。
如果學生愿意向教育部提交家長(監護人)信息以實現所在家庭減稅,學生可通過教務系統相關功能進行信息提交。學生可以填報父母雙方信息,也可以只填報一方信息;由于該功能正在進行最后的測試,尚未發布,因此提交功能開放時間區段另行通知。請各位在校生周知,并與家長提前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