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投訴的受理范圍有哪些(12315消費者投訴的受理范圍)
消費者協會投訴受理范圍
消費者協會投訴受理范圍是:
一、消費者對購買的生活消費品的質量、價格、安全、衛生計量等方面的投訴;
二、消費者對于服務質量服務質量及其價格等方面的投訴。向消費者協會投訴的三種方式:
1、網上直接投訴。
2、直接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來投訴。
3、打電話12315,全國熱線,24小時服務,早上9點到晚上9點人工服務,晚上9點到第二天早上9點錄音投訴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七條 【安全保障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向消費者協會投訴的三種方式
1.網上直接投訴;
2.直接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來投訴;
3.打電話12315,全國熱線,24小時服務,早上9點到晚上9點人工服務,晚上9點到第二天早上9點錄音投訴的。
消費者投訴的受理范圍有哪些
法律分析:
如果商店設立投訴部的,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話投訴、面對面投訴、或者書面投訴的方式與店方的投訴部門協商解決。要注意記錄店方接待者的姓名和對話的內容,以便于解決問題。 消費者也可以直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消費者協會經審查,對符合投訴范圍和消費者協會管轄范圍的投訴,予以受理,進行調查、調解。對不符合受理條件的,則不予受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同時要求消費者協會給予支持,以利于公正裁判。 消費者還可以直接向各級人民政府所屬的與保護消費者權益相關的職能部門,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質量監督管理部門等申訴,請求解決糾紛,處理經營者的違法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第四十一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因原企業分立、合并的,可以向變更后承受其權利義務的企業要求賠償。
第四十二條 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第四十三條 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柜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結束或者柜臺租賃期滿后,也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柜臺的出租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的舉辦者、柜臺的出租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第四十四條 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第四十五條 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廣告經營者、發布者發布虛假廣告的,消費者可以請求行政主管部門予以懲處。廣告經營者、發布者不能提供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廣告經營者、發布者設計、制作、發布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與提供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與提供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第四十六條 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的,該部門應當自收到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并告知消費者。
第四十七條 對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中國消費者協會以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消費者協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2315受理范圍有哪些
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與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投訴;對涉嫌違反市場監督管理法律、法規、規章行為線索的舉報。
12315是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于1999年3月15日設立的專門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的專用電話,之后又上線了12315互聯網平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2020年底前市場監管投訴電話統一為12315。
投訴前應注意:有明確的被訴方;(投訴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具體的商家信息,如店名、地址、電話等)有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理由;屬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管轄范圍可以分為: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管轄范圍涉及:職能和屬地兩個方面)消費者因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一般情況下,12315是我們國家最權威的打假投訴熱線,我們幾乎所有的打假違法行為都會撥打12315。12315只面向消費者,而根據描述,屬于商業行為,不屬于消費行為。建議直接向公安機關舉報,涉嫌商業詐騙。
12315的撥打情況可以是: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被投訴方屬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時;當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當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當消費者發現假冒偽劣商品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黑窩點時。
12315的投訴范圍
12315投訴范圍如下:
1、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咨詢、投訴;
2、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或其他違監管行政管理法律、法規行為的舉報;
3、涉及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消費品、特種設備質量安全以及產品價格、知識產權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的投訴舉報。
12315是中國的消費者服務熱線,以下是其投訴范圍和投訴流程:
1、投訴范圍:12315的投訴范圍包括商品質量、服務質量、價格、廣告、合同、知識產權、消費權益保護等領域;
2、撥打12315: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話撥打12315,進入投訴熱線;
3、提供投訴信息:根據語音提示,提供投訴信息,包括投訴的具體內容、投訴對象、聯系方式等;
4、獲得投訴編號:提交投訴信息后,系統會自動生成一個投訴編號,并告知消費者;
5、轉交相關部門:投訴信息將會被轉交給相關部門進行處理,相關部門會對投訴進行調查,并給出處理意見;
6、處理結果:消費者會收到處理結果的反饋,包括解決方案、賠償金額等。如果消費者對處理結果不滿意,可以繼續向相關部門反映或者尋求其他途徑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在投訴過程中,消費者應該提供真實、準確的投訴信息,并配合相關部門進行調查和處理。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通過12315咨詢相關問題,獲取消費維權的相關信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六條
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的,該部門應當自收到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并告知消費者。
消費者協會受理投訴范圍
法律分析:消費者協會主要受理下列兩類投訴:(1) 消費者對購買的生活消費品的質量、價格、安全、衛生計量等方面的投訴;(2) 消費者對于服務質量服務質量及其價格等方面的投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六條 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是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
第三十七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
(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
(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并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
(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
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
12315的投訴范圍
12315可投訴范圍:
(一)依法受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及上級機關授范圍內的消費者申訴、舉報。
(二)下列申訴、舉報應予以受理
1、消費者及團體購買的消費品直接用于生活和團體直接消費的;
2、根據《消法》關于“消費者的權利”的第九項規定,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的;
3、根據《消法》關于“經營者的義務”的十項規定,經營者未履行義務的;
4、根據《消法》第五十條規定受理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民生產資料方面的;
5、對生產者、銷售者、修理者,違反《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的;
6、對不正當競爭行為、走私販私行為、商業欺詐行為、非法壟斷及其它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
7、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應予受理的。
12315受理范圍
12315受理范圍如下:1.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咨詢、投訴;2.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或其他違監管行政管理法律、法規行為的舉報;3.涉及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消費品、特種設備質量安全以及產品價格、知識產權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的投訴舉報。
12315怎么投訴
撥通12315電話,如需投訴或舉報,按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理由及投訴請求,并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六條
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的,該部門應當自收到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并告知消費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消費者協會投訴受理范圍
法律主觀:
(1)根據《消法》關于“ 消費者的權利 ”的九項規定,受理消費者受到損害的投訴 (2)根據《消法》關于“經營者的義務”的十項規定,受理消費者對經營者未履行法定義務的投訴 (3)受理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種子、化肥、農藥、農膜、農機具等生產資料受到權益損害的投訴。
法律客觀: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七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 (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 (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并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 (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