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要是出現交通事故誰買單
共享單車出了事故怎么處理
如果是質量問題找第三方制造商理賠。
此時共享單車運營商應當承擔一般侵權責任,而共享單車使用者則應當承擔交通事故侵權責任,二者構成共同侵權,對外承擔連帶責任。首先無論我們乘坐那種付費交通工具出門,在刷卡、交錢乘坐以后,我們都與該交通工具達成了合約。就是它們要送我們前往目的地,我們支付它相關費用。這筆費用就包括我們乘坐該交通工具時的人身安全保障。我們在騎共享單車的車票費用都包含了我們乘坐交通工具意外保障這一項。如果共享單車有質量問題,并且因為質量問題導致了消費者人身財產損害的。消費者可以先向共享單車平臺經營索賠,有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追究制造商等第三方責任。
1、騎行的當事人的責任:騎行的當事人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在承擔了相應的需要賠償的責任之后,騎行的當事人可以向相應的共享單車所在的平臺要求追償。騎行人是這次事故里面造成他人受到損害的一個直接作用人,應該要首先確認這個騎行人是不是存在相應的過失、違犯交通規則的駕駛等,然后再賠償受害人的損失,之后再向騎行單車所在的平臺進行追償。
2、共享單車所在的平臺的責任:共享單車的平臺是需要對于這起事故承擔一個連帶責任。因為這個共享單車所在的平臺沒有盡到相應的瑕疵保證義務。
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處理流程
1、下車主動關心傷者,不要有任何責備。但不要移動或者觸碰倒地不起的傷者。
2、現場拍攝照片。同一張照片中包含傷者位置車輛位置分道線標志參照。如無條件取全-景可分2張拍攝。傷者位置分道線標志,車輛位置分道線標志。
3、如傷者無法移動切記車輛保持原狀,撥打110,在警察來之前不用與對方討論事故責任。
4、等待的時間內繼續口頭照顧傷者(但切記不要做任何搶救動作,傷情危重的只能同時撥打120急救),
5、警察來了也不用和對方爭辯責任,只做2件事,說明情況(無需闡述個人認為的事故責任)另外提交事故照片。
6、由警察同志來判定事故責任。人傷事故扣證或者扣車是難免的。仔細閱讀扣證單和保管扣車單。
7、聽警察的安排送傷者入醫院,但盡量不要墊付任何費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零二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零三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六十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共享單車載人發生事故責任判定
1、騎行的當事人的責任:騎行的當事人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在承擔了相應的需要賠償的責任之后,騎行的當事人可以向相應的共享單車所在的平臺要求追償。
2、共享單車所在的平臺的責任:共享單車的平臺是需要對于這起事故承擔一個連帶責任。因為這個共享單車所在的平臺沒有盡到相應的瑕疵保證義務。
一、共享汽車或電動車發生事故,該如何處理?
建議用戶不要違規操作騎行共享電動車;若是發生交通事故導致身體損害后,應當及時報警,對現場進行拍照取證,并對所騎行的共享電動車進行保存,方便事后的鑒定和索賠。
在使用共享電動車的過程中,消費者與平臺之間既是租賃合同關系,也是經營者和消費者的關系,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也就是說,在使用共享電動車的過程中,因車輛本身存在缺陷而給消費者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時,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平臺承擔賠償責任。
二、事故認定書下來怎么談賠償
首先,一般在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出來以后,進入的是協商賠償階段或者在交警部門的調解下達成賠償協議,這個階段沒有多大的法律強制力,賠償期限也可以由你們自由約定,這個階段的賠償法律沒有強制期限。
其次,如果對方車輛有交強險,你方如果沒有人身損害,僅有財產損害的話,根據交強險財產損失責任限額為2000元,也就是說,保險公司最多只承擔2000元的責任,剩下的還得由當事人自己承擔。
再次,如果協商不成或者對方拖欠遲遲不予賠償,就只能起訴到法院,法院判決后,你就可以申請強制執行,對方如果還不履行,就會因為觸犯刑法的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罪而坐牢。
法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騎共享電動車發生事故誰負責
一、騎共享電動車發生事故誰負責
1、騎共享電動車發生事故有共享單車公司承擔責任,如是自己不按交通規則騎行,將由自己承擔后果。騎共享單車撞到別人車要報警。由交警調查事實,出具事故認定書。就民事賠償來說,各方可協商,協商不能解決的可以起訴至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根據事故責任與實際情況進行判決。
2、法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十七條
接到道路交通事故報警后,需要派員到現場處置,或者接到出警指令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場。
第十四條
發生財產損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車輛可以移動的,當事人應當組織車上人員疏散到路外安全地點,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采取現場拍照或者標劃事故車輛現場位置等方式固定證據,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后報警:
(一)機動車無檢驗合格標志或者無保險標志的;
(二)碰撞建筑物、公共設施或者其他設施的。
二、電動車撞人骨折怎么賠償
1、單純骨折損傷不足以鑒定傷殘等級,需要帶康復后根據具體的機體功能受損程度來作鑒定;
2、按目前情況,對方醫藥費和誤工費是需要責任方承擔的,至于后續如果對誤工損失存在異議的,可以要求對方提供誤工損失證明和個稅證明;
3、電瓶車屬于非機動車,一般情況下交警作出了責任劃分之后,如果有相應的交通違法行為,處理和處罰之后就沒有其他事情了。剩下的只有民事賠償方面的責任。
共享單車載人發生事故責任判定
共享單車發生交通事故可能由駕駛該單車的主體自己承擔法律責任,若共享單車存在質量問題或安全隱患,共享單車使用者又違規駕駛,致使用者或者第三人損害的,應當參照相關的規定,由共享單車運營商和共享單車使用者根據各自的過錯大小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此時共享單車運營商應當承擔一般侵權責任,而共享單車使用者則應當承擔交通事故侵權責任,二者構成共同侵權,對外承擔連帶責任。
隨著我國的經濟不斷的進行發展,共享單車也慢慢的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并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面被廣泛的使用。但是共享單車的使用,也導致了很多的人因為騎行共享單車而造成的交通事故也越來越多。那么如果騎行共享單車的當事人因為共享單車的剎車失靈的問題而導致撞傷了其他的人。是因為車子本身出現問題而導致的事故的發生,那么這個騎行的當事人對這個時間要負責相應的責任,這個共享單車所在的平臺也要對此負一定的責任,那么往往在這個時候對于誰應該付這個主要的責任就很有可能產生一定的爭議,所以在法律上面對共享單車的平臺和騎行的當事人人的責任進行一個劃分。
1、騎行的當事人的責任:騎行的當事人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在承擔了相應的需要賠償的責任之后,騎行的當事人可以向相應的共享單車所在的平臺要求追償。
2、共享單車所在的平臺的責任:共享單車的平臺是需要對于這起事故承擔一個連帶責任。因為這個共享單車所在的平臺沒有盡到相應的瑕疵保證義務。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六十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