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房屋未過戶的合同有沒有效(贈與房屋卻以買賣合同過戶)
農村房屋贈與協議沒過戶有效嗎合法嗎
法律主觀:
無效,贈與是實踐性行為,房產必須要過戶才能產生效力。任何協議和公證,不代表住房產權發生轉移。只要沒有辦理過戶,沒辦理新房產證,住房產權還是屬于原房主所有。住房產權是屬于房產證登記人所有。沒有過戶,住房產權和受贈方無關。雙方簽署的住房贈與合同,只要是真實意思體現,沒有在欺騙或脅迫前提簽署,是有效的,對雙方有 法律約束力 。受贈方可以憑合同要求過戶住房。規定沒有過戶的住房,贈與合同沒有公證的,房主隨時可以撤銷贈與。公證的贈與協議,或過戶的住房,不能撤銷。
法律客觀:
《 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 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贈與公證但沒過戶的房產
房屋贈與已公證未過戶是否有效
無效,不動產經過登記才發生效力。依法屬于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條 【不動產物權登記的效力】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于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贈與合同有效
按照《民法典》相關規定,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贈與人應當履行協助房產過戶義務。贈與人已經死亡的,則應當由贈與人的法定繼承人協助履行房產過戶義務
不動產轉讓以登記為準,否則無法律效力
辦理房屋贈與登記得具備兩個條件:首先是已領取房屋產權證;其次,房屋的權屬人自愿將該房屋贈與他人,他人接受后可以申請辦理該房屋的權屬贈與登記。許多市民誤認為有了贈與合同,房子就已是受贈人的,不到房管局辦理手續,但這在法律上是有瑕疵的。
因為,根據《民法典》第209條的規定,不動產的轉讓是以登記為準的,一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不經登記不發生效力。雙方當事人手上持的這份贈與合同,僅具備債權效力。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房屋產權無償贈予的當事雙方免征個稅包括三種情況: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予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予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符合上述三種情況之一的便可免繳個稅。除上述三種情形外,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予他人的,受贈人按受贈所得,需繳納20%的個稅。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屬于自己所有的合法財物無償的給予受贈人而訂立的合同,贈與合同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所贈財物必須是屬于贈與人自己所有的合法財物。贈與人贈與的財物屬國家、集體、他人或是非法所得的財物,贈與合同無效。贈與如果是為逃避履行法定義務,將自己的合法財產贈與他人,利害關系人主張權利,該贈與合同無效;
2、必須是贈與人自身意志的真實表示;
3、受贈人愿意接受贈與的真實意思表示。如果受贈與人不愿意接受贈與,或者受贈與人愿意接受贈與,而贈與人沒有贈與的意思,則贈與合同不成立。
房屋贈與合同沒有過戶有效嗎
法律主觀:
沒有過戶的房屋贈與合同依然生效,但贈與的房屋未經登記不產生物權效力。享有產權的房屋所有人有權自由處分自己的房屋,可以將房屋贈與他人并簽訂房屋贈與合同。贈與房屋權利的轉移需要辦理過戶登記,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
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依法屬于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九條
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贈與房屋未過戶,贈與合同有效嗎?
法律主觀:
房屋贈與 ,指一方(贈與人)自愿把自己所有的房屋無償贈與他人(受贈人),他人愿意接受的民事法律行為。 房屋贈與的雙方當事人應訂立書面合同,因此要是當事人進行了房屋贈與而沒有具體簽訂書面合同的話,那么這時的房屋贈與行為一般是認定為無效的。
法律客觀:
《 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 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離婚后房子協議給孩子,沒過戶有效嗎
離婚后房子協議給孩子,沒過戶有效。離婚協議房子給孩子沒過戶的情況下,該贈與協議是有效,但房產不發生所有權變動的法律效力。因為法律明確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變更、轉讓,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不依法登記的,不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
夫妻離婚財產分割如下:
1、夫妻共同財產,一般應均等分割。也就是說,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均等分割;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財產的來源等情況,具體處理時也可以有所差別。屬于個人專用的物品,一般歸個人所有;
2、夫妻分居兩地分別管理、使用的共同財產,分割時各歸管理、使用方所有;相差懸殊的差額部分,由多得財產的一方以與差額相當的財產抵償另一方;
3、已登記結婚尚未共同生活,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或婚前給付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離婚時可以請求對方退還彩禮;
4、一方以夫妻共同財產與他人合伙經營的,入伙的財產可以給一方所有,分得入伙財產的一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當于入伙財產一半價值的補償;
5、對夫妻共同經營的當年無收益的養殖、種植業等,離婚時應從有利于發展生產、有利于經營管理考慮,予以合理分割或折價處理;
6、雙方對婚前一方所有的房屋進行過修繕、裝修、原拆原建,離婚時未變更產權,增殖部分中屬于另一方應得的份額,由房屋所有人折價補償給另一方;
7、借婚姻關系索取的財物,離婚時,如結婚時間不長,或者因索要財物造成對方生活困難的。可酌情返還。對取得財物的性質是索要還是贈與難以認定的,可按贈與處理;
8、對不宜分割使用的夫妻共有的房屋,應根據雙方住房情況和照顧撫養子女或無過錯方等原則分給一方所有。分得房屋的一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當于該房屋一半價值的補償。在雙方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應照顧女方;
9、離婚時一方所有的知識產權尚未取得經濟利益的,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對另一方予以適當的照顧;
10、婚前個人財產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毀損、消耗、滅失,離婚時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財產抵償的,不予支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第二百一十條
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登記機構辦理。
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統一登記的范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贈與協議沒過戶有效嗎
法律分析:贈與協議沒過戶有效,但是受贈人需要補辦房屋登記手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準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準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準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九條 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