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中五險一金是如何計算的
收入中五險一金是怎么計算的
收入中的五險一金的計算方法是:
養老保險金=工資×6%+工資×25.5%;
醫療保險金=工資×1%+工資×5.5%;
失業保險金=工資×1%+工資×1%。前者是個人繳納比例,后者是單位繳納比例。
另外,按照國家《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在職職工都應繳職工住房公積金。
其計算方法為:住房公積金=工資×7%+工資×7%。以上所說的工資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數。
收入中五險一金如何計算的
法律主觀:
收入中五險一金是根據繳納基數以及繳納比例來計算的。繳納基數由地方確定。繳納比例如下:單位的養老保險繳費費率一般為20%;醫療保險繳費費率為8%;工傷保險繳費費率為2%;生育保險繳費費率為0.7%;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5%—12%等。
法律客觀:
《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根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五險一金如何計算
五險一金的計算方法如下:
1、醫療保險:單位繳費8%至12%,個人繳納2%;
醫療保險作為社保組成的一部分,對于勞動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勞動者購買了醫療保險之后,不僅在醫院看病時可以使用,也可以在生活中用于買藥等。
2、養老保險: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20%繳納 (部分省市略有調整),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8%繳納;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3、工傷保險:單位繳納0.3%至2.5%,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工傷保險基金的征集比例應根據各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和工傷事故及職業病的發生頻率實行行業差別費率和浮動費率,按用人單位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征集,標準為工資總額的0.3%至2.5%。
4、失業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繳納1%;
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5、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8%,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企業、自收自支、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按在職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作為繳納生育保險費的基數,按照0.8%的比例繳納生育保險費。
6、公積金:一般由單位和個人各繳10%至12%。
按房屋價格計算公式: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房屋價格×貸款成數。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應支付不低于所購住房價款50%的首付款,貸款額度不高于所購住房價款的50%。職工家庭貸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暫停發放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扣除五險一金的工資怎么計算
五險一金的計算公式為:五險一金繳費基數×五險一金繳納比例。五險一金繳費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申報個人所得稅后的工資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而繳納比例分為單位和個人繳納部分:養老保險,單位繳納比例21%,個人繳納比例8%;醫療保險,單位繳納比例9%,個人繳納比例2%;失業保險,單位繳納比例2%,個人繳納比例1%;
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20%,你自己繳納8%;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8%,你自己繳納2%外加10塊錢的大病統籌(大病統籌主要管住院這塊);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2%,你自己繳納1%;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0.5%,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0.8%,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以上各地大致如此,由于地區原因會略有不同。住房公積金:單位自行確定5%-12%是免稅范圍最高不得超過20%。個人扣同樣比例。
五險一金繳納比例與工資怎么算的
比例:
1、養老保險繳費費率為28%,其中單位繳費費率20%,職工個人繳費費率8%;醫療保險繳費費率為8%,其中單位繳費費率為6%,職工個人繳費費率2%,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費率為8%;
2、失業保險繳費費率3%,其中單位繳費費率2%,職工個人繳費費率1%;工傷保險繳費費率分別為0.6%、1.2%、2%;生育保險繳費費率為0.7%,單位承擔全部繳費費率,個人不繳費。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為單位繳存比例6%—12%,個人繳存比例6%—12%。
工資:
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申報個人所得稅的工資、薪金稅項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乘以單位所在地規定的社保和公積金繳費比例得到的。
具體計算方式如下:
如果工資為2500元每月(繳費基數),那么其需要交納的保費為:
失業保險:個人2500*1%=25元,單位2500*2%=50元;
醫療保險:個人2500*2%=50元,單位2500*6%=150元;
養老保險:個人2500*8%=200元,單位2500*20%=500元;
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2500*0.6%=15元,或2500*1.2%=30元。
因此個人總計為:275元,單位總計為:740元或755元或775元。
所以,一般情況是個人交150-300元,單位也給交同樣的數額。計算的數據可能會與實際的有出入,但計算的方式是這樣的。
綜上所述,五險一金的計算公式為:五險一金繳費基數×五險一金繳納比例。五險一金繳費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申報個人所得稅后的工資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六條 單位和在職職工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
第十五條 單位錄用職工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30日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繳存登記,并持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審核文件,到受委托銀行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或者轉移手續。
收入中五險一金是如何計算的
計算方法是:
一、養老保險:
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
二、醫療保險:
單位繳費8%至12%,個人繳納2%;
三、失業保險:
單位繳納2%,個人繳納1%;
四、工傷保險:
單位繳納0.5%,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五、生育保險:
單位繳納0.8%,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六、公積金:
由單位和個人各繳10%至12%。
收入中五險一金是如何計算的
法律主觀:
收入中五險一金是按照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來計算的。例如個人一般繳納8%的養老保險,2%的醫療保險,1%的失業保險,以及12%的公積金;而單位一般繳納20%的養老保險,8%的醫療保險,2%的失業保險,0.7%的生育保險,0.5%-2%的工傷保險,和12%的公積金。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監督。 本條例所稱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以下統稱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五險一金的計算
五險一金的計算是根據個人的工資基數和規定的繳費比例來確定的。
五險一金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這些保險和公積金的繳費比例是由國家規定,而具體的繳費基數則是根據個人的工資收入來確定。一般來說,個人的繳費基數是他的工資總額,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等。
具體的計算方式是,將個人的繳費基數乘以各項保險和公積金的繳費比例。例如,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是8%,那么個人需要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就是他的繳費基數乘以8%。同樣的方式也適用于其他保險和公積金的計算。
以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假設一個人的工資總額是5000元,那么他的五險一金計算如下:養老保險費用為5000*8%=400元,醫療保險費用為5000*2%=100元,失業保險費用為5000*1%=50元,工傷保險費用為5000*0.5%=25元,生育保險費用為5000*0.8%=40元,住房公積金為5000*12%=600元。所以,這個人總共需要繳納的五險一金費用為1255元。
總的來說,五險一金的計算方式是比較簡單的,只需要知道個人的工資基數和各項保險和公積金的繳費比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