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私了流程是怎樣的
交通肇事逃逸私了流程是怎樣的
對方由于肇事逃逸,在交強險范圍內賠償后,第三者責任險由于通常保險公司規定肇事逃逸不予理賠,因此就超過部分,應該向肇事者追討,要求給予全部賠償。交通事故賠償項目主要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營養費、鑒定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如果受害人傷情不構成重傷,肇事者只有民事賠償責任,全部賠償到位后責任免除。
【法律依據】
《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交通肇事逃逸私了怎么進行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果想要私了解決的,要在案發后的第一時間將受害者送醫,積極將損失降到最低,然后找到受害者以及其家屬態度誠懇地與多方談賠償問題。對于受害者以及其家屬合理的請求,都要接受以力求獲取受害者及其家屬的原諒,同意私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交警處理流程,是怎么處理得
肇事逃逸處理流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交通事故現場痕跡、遺留物等線索,及時啟動查緝預案,布置堵截和查緝。向社會公告等方式要求協查、舉報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或者偵破線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三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管轄區域和道路情況,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緝預案。發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交通事故現場痕跡、遺留物等線索,及時啟動查緝預案,布置堵截和查緝。
第三十三條 案發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發協查通報、向社會公告等方式要求協查、舉報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或者偵破線索。發出協查通報或者向社會公告時,應當提供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基本事實、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情況、特征及逃逸方向等有關情況。
第三十四條 接到協查通報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立即布置堵截或者排查。發現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或者嫌疑車輛的,應當予以扣留,依法傳喚交通肇事逃逸人或者與協查通報相符的嫌疑人,并及時將有關情況通知案發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案發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前往辦理移交。
第三十五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查獲交通肇事逃逸車輛后,應當按原范圍發出撤銷協查通報。
第三十六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偵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期間,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受害人及其家屬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詢問案件偵辦情況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告知。
百萬購車補貼
交警對逃逸的處理流程
交通事故逃逸交警的處理流程如下:
1、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管轄區域和道路情況,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緝預案,并組織專門力量辦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2、發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立即啟動查緝預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過全國機動車緝查布控系統查緝;
3、案發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發協查通報、向社會公告等方式要求協查、舉報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或者偵破線索;
4、發出協查通報或者向社會公告時,應當提供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基本事實、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情況、特征及逃逸方向等有關情況;
5、接到協查通報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立即布置堵截或者排查;
6、發現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或者嫌疑車輛的,應當予以扣留,依法傳喚交通肇事逃逸人或者與協查通報相符的嫌疑人,并及時將有關情況通知案發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7、案發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前往辦理移交;
8、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查獲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或者交通肇事逃逸嫌疑人后,應當按原范圍撤銷協查通報,并通過全國機動車緝查布控系統撤銷布控。
交通事故逃逸的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責任,駕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以及潛逃藏匿的行為。
1、交通事故逃逸尚未構成犯罪的處罰: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2)機動車駕駛人造成致人輕傷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一次記12分;
(3)機動車駕駛人造成致人輕微傷或者財產損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一次記6分。
2、交通事故逃逸構成犯罪的處罰: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2)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構成交通肇事罪,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3)如果傷者沒有死亡,但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綜上所述,交警接到報案后,應當根據當事人的陳述、證人的證言、調查交通事故留下的痕跡線索等,偵查立案,并發布公告,呼吁社會提供線索、舉報交通肇事逃逸車輛,協助偵查。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三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管轄區域和道路情況,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緝預案,并組織專門力量辦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發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立即啟動查緝預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過全國機動車緝查布控系統查緝。
第四十四條
案發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發協查通報、向社會公告等方式要求協查、舉報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或者偵破線索。發出協查通報或者向社會公告時,應當提供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基本事實、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情況、特征及逃逸方向等有關情況。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車輛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通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有關部門。
交通肇事逃逸私了的程序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的私了流程是:如果當事人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雙方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交通事故私了流程
一、交通事故私了流程是什么
1、交通事故私了流程如下:
(1)采取緊急措施,確定財產損失情況。發生交通事故立即停車、拉緊手制動、關閉電源、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設置警告標志牌等,雙方當事人簡單查看交通事故財產損失情況;
(2)協商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簽訂書面事故事實協議。簡單查看財產損失后,人員立即轉移到路肩或路面安全地點對事故事實及成因進行協商。當事人對事故事實及成因達成一致意見的,應當填寫當事人自行解決交通事故協議書的事故基本資料、事故事實,并由雙方當事人簽字確認;
(3)拍照或標劃位置后撤離現場。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對現場拍照或者標劃事故車輛現場位置后,各方當事人立即撤離現場;
(4)保險報案和協商賠償事宜,簽訂賠償協議書。當事人撤離現場后,電話告知保險公司后協商賠償事宜,簽訂賠償協議。
需要注意的是,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只有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未造成人身傷亡的,才可以私了解決。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二、交通事故責任賠償比例如何劃分
交通事故責任賠償比例的劃分如下:
1、交通事故主次責任賠償比例分別為百分之七十和百分之三十;
2、因為一方當事人的過錯而導致交通事故的,要承擔全部責任;
3、當事人逃逸,造成現場的變動、證據滅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的,逃逸的當事人要承擔全部責任。
肇事逃逸私了銷案流程
法律分析:
一般的肇事逃逸雙方私了,不需要去專門銷案,對于沒有犯罪事實、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公安機關不認定為交通肇事罪的案件,受害人不到交警部門進行調解,交警就可以撤案。無法銷案的??梢赞k理結案手續,交通部門出具責任認定書3-5個工作日內,對方不起訴,申請財產保全,查封車輛,就可以提車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并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九十二條 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