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失繼承權的法定情況(絕對喪失繼承權的法定事由是)
請問繼承權喪失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繼承權喪失的法定條件是: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絕對喪失)。
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絕對喪失)。
3、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繼承人因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而喪失繼承權的,屬于繼承權的相對喪失。
4、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絕對喪失)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當然喪失繼承權。
法律依據:
《繼承法》第七條繼承權的喪失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什么情況下會喪失繼承權呢
法律分析: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3)遺棄被繼承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4)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繼承權的喪失,又稱繼承權的剝奪,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在發生法定事由時取消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不論是既遂還是未遂都喪失繼承權。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繼承人殺害其他繼承人,既包括法定繼承人殺害遺囑繼承人的情形,也包括遺囑繼承人殺害法定繼承人;既包括第一順序人繼承人殺害第二順序繼承人,也包括第二順序繼承人殺害第一順序繼承人,根據司法解釋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如果被繼承人以遺囑方式將遺產指定由該繼承人繼承的,可以確認遺囑無效。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遺棄被繼承人是指對沒有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被繼承人有扶養義務而拒不履行扶養義務;所謂虐待被繼承人是指在被繼承人生前對其從身體上或精神上進行摧殘或者折磨。對遺棄被繼承人的,不管情節是否嚴重,都喪失了繼承權,但繼承人如確有悔改表示且被遺棄人在生前表示寬恕的,可以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虐待被繼承人情節是否嚴重,可以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后果和社會影響而定。如果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則喪失繼承權,若繼承人確有悔改表現且被虐待人生前表示寬恕的,可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
喪失繼承權的幾種情形
喪失繼承權的情況有:1、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2、繼承人殺害其他繼承人;3、遺棄被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4、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5、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
民法典中繼承權喪失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法律分析: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不論是既遂還是未遂,也不論是否受到刑事責任的追究,都喪失繼承權。這里要注意必須是故意殺人,過失殺人不喪失繼承權。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只要繼承人所殺害的是法定繼承人范圍以內的人,均喪失繼承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繼承權喪失的法定情形有哪幾種
法律分析: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
繼承權喪失的法定情形
繼承權喪失的法定情形有: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無論是既遂還是未遂,均應確認其喪失繼承權。如果被繼承人以遺囑的形式將遺產指定由該繼承人繼承的,可確認該遺囑無效;
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如果被繼承人以遺囑的形式將遺產指定由該繼承人繼承的,可確認該遺囑無效;
3、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或者遺棄被繼承人的,如以后確有悔改表現,而且被虐待人、被遺棄人生前又表示寬恕,可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4、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侵害了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難的,應認定其行為情節嚴重。
繼承權的法律特征有:
1、享有繼承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
2、繼承權是財產權;
3、繼承權的發生以特定的身份關系為根據;
4、繼承權具有不可轉讓性;
5、繼承權發生的根據是法律的直接規定或合法有效的遺囑。
綜上所述,法定繼承是遺囑繼承以外的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將遺產轉移給繼承人的一種遺產繼承方式。在法定繼承中,可參加繼承的繼承人、繼承人參加繼承的順序、繼承人應繼承的遺產份額以及遺產的分配原則,都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
法定繼承權的喪失情形有幾種
一、 法定繼承 權的喪失情形有幾種 (一)故意殺害被 繼承人 的,但屬于 正當防衛 的除外 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其行為必須是以剝奪被繼承人之生命為目的,若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所實施的不法行為雖為危害人身安全之行為,但不以剝奪其生命為目的,則尚不能構成殺害行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是指繼承人中之一人或數人出于爭奪遺產之動機而故意殺害與其居于同一順序之其他繼承人或先于其 繼承順序 之繼承人,包括 遺囑繼承 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經被繼承人表示其不得 繼承 所謂虐待,是指對被繼承人的身體或精神進行摧殘或折磨。虐待以情節嚴重為喪失 繼承權 之要件,而情節是否嚴重,應以客觀情況決定,即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后果和社會影響等方面認定,不得基于被繼承人的主觀意思決定,因虐待行為從客觀情況來看為情節嚴重,而被繼承人不以之為嚴重,自可不表示其不得繼承;而如果客觀上本不嚴重,而被繼承人卻以之為嚴重,剝奪其繼承權,則特留分制度即無意義。故如以被繼承人的主觀意思為情節是否嚴重的標準,則情節嚴重的限制條件無異于形同虛設,也非保護繼承人之道。 (四)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迫使、妨害被繼承人訂立、變更或撤銷 遺囑 繼承人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迫使、妨害被繼承人訂立、變更或撤銷遺囑,妨害了遺囑人的遺囑自由行為,嚴重侵害了遺囑人的遺囑自由權。 二、喪失繼承權有什么后果 繼承權喪失對喪失繼承權者本人的效力 喪失繼承權的原因事實有于繼承開始前發生者,也有于繼承開始后發生者,倘若于繼承開始前發生喪失繼承權之事由,根據當然失權主義自然于該失權事實發生時繼承人即喪失繼承權。但在有些情況下,如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或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情形下,在法院刑事判決未確定前,繼承人是否構成犯罪尚不確定,但繼承業已開始;又如繼承人偽造、變造、篡改遺囑等行為的有無及程度,繼承人間產生爭執時,仍須等待法院的判決。于此情形,繼承權喪失的效力,究竟從判決確定時發生,抑或溯及于繼承開始時發生?對此,我國有學者認為,繼承權喪失的事由無論發生在繼承開始前還是繼承開始后,均應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如果繼承權的喪失是于繼承開始后由人民法院確認的,則法院對繼承人繼承權喪失的確認溯及至繼承開始之時發生效力。筆者贊同此種觀點,通常情況下,喪失繼承權的事由以發生于繼承開始前為多見,但也有于繼承開始后發生者諸如偽造、變造、隱匿、篡改或銷毀遺囑,于此情形,因喪失繼承權者本不得享有繼承權,從而應溯及于繼承開始時喪失繼承權,此系將于繼承開始后喪失繼承權之人視為于繼承開始時即已喪失繼承權,自始非為繼承人。此外,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僅針對于特定的被繼承人喪失其繼承權,仍不妨礙其為其他被繼承人之繼承人。換言之,喪失繼承權并非全然剝奪其繼承能力,而是僅對于某一被繼承人有喪失繼承權之情事者,對該特定的被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對其他人另外享有的繼承權,不因此而受影響。例如,甲故意殺害其父,則甲對其父喪失繼承權,但并不因此而影響其對甲母、妻子、子女等享有的繼承權。 繼承權的喪失與繼承權的放棄,雖然最終發生的效果都是差不多的,但實際性質不一樣,喪失繼承權可以說是按照法律中的規定被剝奪了繼承權,當然此時被剝奪的僅僅是這個被繼承人遺產的繼承權,而不是所有的繼承權都會被剝奪,這點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喪失繼承權的法定事由
法律分析:喪失繼承權的法定事由: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3、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什么情況下會喪失繼承權
法律分析:(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無論是為爭奪遺產而殺害還是為其他目的而殺害,只要是有故意殺害的行為,便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不論是既遂還是未遂都喪失繼承權。
(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繼承人殺害其他繼承人,并且是為了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其中既包括法定繼承人殺害遺囑繼承人的情形,也包括遺囑繼承人殺害法定繼承人;并且還包括第二順序繼承人殺害第一順序繼承人。
(3)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遺棄被繼承人是指對沒有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被繼承人有撫養義務而拒不履行扶養義務;所謂虐待被繼承人是指在被繼承人生前對其從身體上或精神上進行摧殘或者折磨。
(4)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所謂偽造遺囑是指以被繼承人的名義制造假遺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繼承權喪失的條件
法律分析:一般情況下,為自己私利而殺害被繼承人或者其他繼承人的,或者情節嚴重的虐待被繼承人、非法篡改或者藏匿遺囑、不正當方式阻礙其他繼承人繼承遺產的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