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沒取得撫養權怎么辦(離婚后沒有撫養權的一方有什么義務)
離婚子女婚前未撫養怎么辦?
由于目前大多數夫妻只生育有一個子女,因此在夫妻離婚時對子女撫養權的爭奪便顯得尤其激烈。然而不管激烈到什么程度,終究會有一方可能得不到直接撫養孩子的權利。面對這樣的情況,未取得直接撫養權的一方:
1、應當堅決要求行使探視權,且必須與孩子保持不間斷的親密接觸。
2、如果對方阻礙探視權的行使,那么就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盡可能的收集具有直接撫養權的一方對孩子學習、成長不利的證據。
4、一旦時機成熟,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變更撫養權之訴。
在實踐中,往往存在這樣的情形:
沒有得到孩子撫養權的一方,時常會破罐破摔,尤其是當孩子表達不愿意隨他(她)而生活的時候,還會遷怒于孩子,對孩子的學習、生活一概不管不顧。這樣做是極其錯誤的。孩子終究還是孩子,只要對他(她)真誠的付出愛,慢慢的孩子就會回到自己的身邊(盡管也可能不會忘記對方,事實上我們也不主張慫恿孩子記住一方,而忘記另一方,那樣做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將會構成極大的不利影響)
而關于監護權問題,離婚后父母二人對子女仍都有監護權。根據法律規定,父母和子女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教育義務,所以即使離婚后一方不再和子女一起生活,其仍對該子女享有監護權,除非其對該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對該子女明顯不利的,法院取消了其監護權的,才不再享有監護權。
離婚得不到孩子撫養權要瘋了怎么辦?
離婚得不到孩子撫養權要瘋了的話,應該抓緊時間看精神科醫生。現實生活不是電影,不是什么《媽媽再愛我一次》的苦情戲可以打動人心,改變什么結果。如果沒有孩子撫養權的一方精神出現了問題,別說什么“瘋了”,就算是有輕微的抑郁癥之類的情況,都會必然性的失去獲得子女撫養權的機會。因為沒有哪個法官會把孩子撫養權判定給一個瘋子的。精神狀態越差,法院越會認為這人不適合帶孩子,不適宜子女健康成長。
離婚之后,子女的撫養權判決標準有:第一,孩子自身的年齡;第二,父母雙方的經濟條件;第三,孩子的意愿;第四,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責任感等。如果是協議離婚的,那么就由雙方當事人自己協商。
子女撫養權雖是父母對其子女的一項人身權利,但無論父母如何爭奪子女的撫養權,子女都不是父母的附屬物,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是法院考慮子女撫養權歸屬的出發點,法院在考慮子女的撫養權時,都會綜合考慮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條件、家庭各方面的因素和子女年齡、照顧無過錯方等其他各種原則,但萬變不離其宗,這一切,都離不開“子女利益最大化”的核心原則。這一原則,貫穿于子女撫養權的始終,決定著所有其他原則。
因此,法院判決撫養權的時候,要對比雙方的情況。如果一方想要爭取撫養權,就必須表現出自己對子女撫養更加有利,更適合子女健康成長。如果表露出“要瘋了”,那就徹底沒戲了。必須保持冷靜,做到最好的自己。
離婚得不到孩子撫養權要瘋了怎么辦?
您好,理解您的心情。
如果您還在離婚訴訟過程中,那么法院沒有判決之前,都不要輕言放棄,還是需要從證據角度去提高您的撫養優勢。如果已經判決撫養權歸屬于對方,那么,您也需要調整心情,維系好您與孩子的感情。
此外,律師提示:離婚之后也是可以提起變更撫養權糾紛的訴訟的,具有法律依據。如果對方沒有好好撫養孩子,那么,您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變更撫養權。當然,法院最終的判決需要結合您案件的具體情況以及證據材料。
相關法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第五十五條 離婚后,父母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撫養費的,應當另行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五十六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者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
(二)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者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
(三)已滿八周歲的子女,愿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
(四)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
離婚后沒有孩子撫養權還有什么權利
法律主觀:
離婚后沒有撫養權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同時也有給付撫養費的義務。孩子不因父母離婚而導致撫養義務的消失。離婚后,沒有撫養權的一方仍然是孩子的監護人。
根據2024年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條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離婚不想要孩子撫養權怎么辦法院怎么判決
離婚女方不要孩子的,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如果女方提出離婚,孩子撫養權的判決如下:1、一般由母親直接撫養不滿兩周歲的子女;2、父母可協議決定已滿兩周歲的撫養權,若協議不成的,由法院按照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成長的因素決定;3、八周歲以上的子女,可選擇父或母為撫養權人。
一、如果離婚都不要孩子撫養權怎么辦
如果離婚都不要孩子撫養權的,可以向法院起訴。我國民法典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因此,離婚時即使雙方都不想要孩子也不能不負撫養義務,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也要支付孩子的撫養費。
根據法律規定,2周歲以下孩子一般由女方撫養為原則;如雙方均不要,由法院根據有利于孩子成長的原則,綜合考慮雙方的撫養能力來確定。
因此,如果雙方都不想要孩子由法院判決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二、撫養權能雙方共同擁有嗎
撫養權能雙方共同擁有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且在有利于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可以通過協議,決定輪流直接撫養子女。
三、變更撫養權的條件
變更撫養權的條件為: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
2。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
3。八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
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離婚后沒取得孩子撫養權的怎么辦
法律分析:1、應當堅決要求行使探視權,且必須與孩子保持不間斷的親密接觸。2、如果對方阻礙探視權的行使,那么就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3、盡可能的收集具有直接撫養權的一方對孩子學習、成長不利的證據。4、一旦時機成熟,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變更撫養權之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夫妻雙方自愿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
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愿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后,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 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離婚了孩子撫養權在男方怎么要回
離婚了孩子撫養權在男方可向法院起訴請求變更撫養權。夫妻在離婚之后,若是沒有獲得撫養權的一方想要要回撫養權,則可以先與對方就變更撫養權進行協商,或者向法院起訴請求變更撫養權。雙方協議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只要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和保障子女合法權益,則應予準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
第五十五條 離婚后,父母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撫養費的,應當另行提起訴訟。
第五十六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者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
(二)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者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
(三)已滿八周歲的子女,愿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
(四)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
第五十七條 父母雙方協議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有撫養權是否可以遷戶口
有撫養權能遷戶口。子女的戶口與撫養權沒有直接的聯系,如在離婚時父母對子女撫養權無法協商,則法院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決,一般考慮的是子女的實際生活狀況,與哪一方生活對其成長有利等,一般不考慮戶口情況。如離婚協議或判決書確定了子女歸一方撫養,則戶口可落戶在直接與子女生活的一方那里。離婚后小孩戶口辦理還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規定來辦,可以咨詢民政部門、派出所等相關戶籍辦理機構。在離婚確定孩子的撫養權之后,孩子的戶口可以隨父親,也可以隨母親,如果孩子未成年,由父母代為辦理。如果小孩已經辦理的了戶口,需要遷移戶口的,另一方需要配合;如果小孩還沒辦理的戶口,獲得孩子撫養權的一方,想給孩子上戶口,需要在夫妻雙方戶口分立后,去有孩子撫養權的一方戶口所在地辦理。
離婚男方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首先,根據規定,雙方離婚后,沒有取得撫養權的一方,必須依法給付子女的撫養費用。根據《民法典》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即使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仍有撫養教育權利和義務。
其次,如果一方不給付孩子的撫養費,那么撫養孩子的一方可以前往人民法院起訴,以原協議約定為證據,請求法院判令對方履行其應盡的義務。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離婚兩個孩子男方一個都不給怎么辦
夫妻離婚之后就會有孩子撫養權的問題,對于離婚時孩子撫養權的歸屬雙方協商不成的,可由法院依法判決。那么,離婚兩個孩子男方一個都不給怎么辦?離婚后一方有沒有探望權?下面就請跟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離婚兩個孩子男方一個都不給怎么辦
關于撫養權男女雙方協商不成的,可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判決。 按照法律規定:
(一)子女不足兩周歲
如果離婚家庭有不足兩周歲的子女,那么考慮到子女較小,更加需要母親的照顧,有的可能尚處于哺乳期,所以法律規定離婚后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
但如果母方有特殊原因,實際上不能或不愿撫養子女的可以隨父方生活。特殊原因主要是指: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母方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等。
(二)子女在兩周歲以上
離婚家庭的子女在兩周歲以上,且雙方同爭子女撫養權的,法院應同等的考慮雙方的情況,看子女隨哪方生活更有利于其成長。
子女隨父母中其中一方時間較長,對這一方較有感情,則孩子應隨這一方生活;子女隨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中一方生活時間較長,或與之感情較深,也可以作為決定子女隨父方還是母方生活的理由。法院在調節或判決的時候會考慮到這個因素,如果子女與祖父母關系較密切,那么一般判決隨父方生活,相反,則隨母方生活。當然這是在雙方其他條件均等的情況下。
如果某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者有吸毒、偷竊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況,那么子女自然不適于與之一起生活。
另外還要考慮父母雙方哪方更需要孩子。例如,其中一方已做絕育手術或已經喪失生育能力,那么在這方撫養孩子無不利因素時,應優先考慮這一方;再如,一方沒有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則應優先考慮前者。
(三)子女在十周歲以上
在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有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所以在離婚案件中,處理子女隨誰生活的問題上,應考慮到子女的個人的意愿。但是這并不是說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可以隨意選擇隨誰生活,法院一般在父方母方同爭撫養權,且雙方都具有撫養子女的條件時,才考慮子女個人的意見。
二、什么是撫養權
撫養權是指父母對其子女的一項人身權,也是一項義務。它是基于血親(包括自然血親與擬制血親)而產生的。基于自然血親產生的撫養權包括父母對婚生子女的撫養權、非婚生子女的撫養權;基于擬制血親而產生的撫養權包括養父母對養子女的撫養權、繼父母對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的撫養權。其中擬制血親前提下產生的撫養權關系在特定條件下可以解除。
三、離婚后一方有沒有探望權
離婚后一方有探望權。《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條 【父母的探望權】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
離婚兩個孩子男方一個都不給怎么辦?綜上所述,離婚家庭的子女在兩周歲以上,且雙方同爭子女撫養權的,法院應同等的考慮雙方的情況,看子女隨哪方生活更有利于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