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勇為防衛過當致人輕傷該怎么判
見義勇為致人受傷的怎么判
法律主觀:
見義勇為救人導致他人受傷,見義勇為人是不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法律對此進行這樣的規定,是出于保護見義勇為人的利益考慮,鼓勵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 民事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當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 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對方先動手,我把對方打成輕傷,該怎么判
打架致人輕傷,涉嫌故意傷害罪,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賠償治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實報實銷。如果積極賠償,取得被害人的諒解書可以判緩刑。
如果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自己是被迫還手,造成對方輕傷,是屬于正當防衛,是不需要負責任的。
如果遭受到了他人的毆打,可以依法正當防衛,但正當防衛不意味著沒有底線。不過,將先動手打人的一方打成輕傷的,也不代表一定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如果被認定成正當防衛,肯定不會被判刑,但是否屬于正當防衛應該由公安機關調查,所以雙方都要及時報警。
總而言之,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既然已經將他人打著輕傷,那么一般情況先動的手那么可以酌情的減輕處罰,當然如果對方是抱著殺害自身的目的來的有可能會被認定為正當防衛,這方面由公安機關調查,遇事不沖動,方能退全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見義勇為而導致輕傷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這屬于正當防衛,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侵權責任法》
第二十六條 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第二十七條 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第三十條 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第三十一條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責任或者給予適當補償。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防衛過當怎么判?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防衛過當構成故意傷害罪還是過失致人重傷罪
一、防衛過當構成故意傷害罪還是過失致人重傷罪
1、如果防衛過當將人打傷,經鑒定屬于輕傷以上要承當刑事責任,構成故意傷害罪。傷情鑒定來適用法定刑區間。受害人有過錯的,可以適當減輕處罰。輕傷害一般是管制或拘役,重傷害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
【正當防衛】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至于在什么情況下減輕處罰,什么情況下免除處罰對防衛過當。行為裁量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時,應綜合考慮以下情況:
(一)防衛行為的起因;
(二)防衛所保護利益的性質;
(三)防衛過當所明顯超過限度的程度及造成危害的輕重;
(四)防衛人主觀上的罪過形式及當時的處境;
(五)造成防衛過當的原因。
對防衛過當的犯罪人,在處理時應當正確適用刑法分則的有關,依法酌情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從審判實踐看,對防衛過當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或者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分別按照刑法典規定的相應量刑幅度減輕處罰,如果具備緩刑條件,可以使用緩刑,如果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應當免除處罰。
二、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的條件是什么
1、過失重傷罪,是指由于行為人的過失,致他人重傷的行為。過失致人重任的行為范圍很廣,其在刑法分則中另有規定的,應當按有關規定處于是,而不再定為過失重傷罪。例如,因失火、交通肇事、玩忽職守導致他人重傷結果的,應以失火等罪名定性處罰。
2、本罪的主要特征如下:
(1)本罪的主觀方面由過失構成,是行為對于造成他人重傷害罪和意外事件的關鍵所在;
(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造成了對他人身體的重傷害。
首先,必須存在他人的重傷結果。過失傷害不同于故意傷害,造成輕傷不構成犯罪。其次,重傷結果是行為人的行為所直接引起的。即過失行為重傷結果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過失致人重傷害是要判刑的,因為雖然是過失造成的傷害,但是給人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需要被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