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一方凈身出戶嗎(離婚出軌一方凈身出戶嗎)
出軌可以凈身出戶嗎?
我國的《民法典》規定,如果有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對方出軌,那么在進行訴訟離婚的時候是可以要求進行多分共同財產和索要精神損害賠償的,但是并不支持出軌的一方凈身出戶。凈身出戶是指雙方在離婚時,一個人要求另一方在共同財產分割的時候得不到一丁一點,換句話說就是要求對方放棄雙方在婚姻內的共同財產。
出軌可以凈身出戶嗎?
我國的《民法典》(2024年1月1日起實施)規定,如果有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對方出軌,那么在進行訴訟離婚的時候是可以要求進行多分共同財產和索要精神損害賠償的,但是并不支持出軌的一方凈身出戶。凈身出戶是指雙方在離婚時,一個人要求另一方在共同財產分割的時候得不到一丁一點,換句話說就是要求對方放棄雙方在婚姻內的共同財產。
如果雙方離婚的形式是協議離婚的話,雙方就夫妻的共同財產進行協商,并將協商結果書面呈現在離婚協議書上,出軌的一方因為愧疚感主動放棄雙方的共同財產甚至是將自己的個人財產也送給另一方,那么這種情況法律是允許的。
如果是向法院上訴離婚的,出軌的一方愿意放棄所有財產也是可以的。在起訴離婚中,沒有過錯的一方是有權利要求對方給予精神補償的,滿足以下幾種情況的就可以要求精神賠償:
一、已有配偶的又再次結婚,犯重婚罪的;
二、有配偶的卻和其他異性同居;
三、對家庭成員有暴力行為,存在家暴現象;
四、丟棄家庭成員。
針對上述四種情況,在證據充足的情況下,法院通常會支持有過錯者賠償精神損失費給無過錯者,賠償的金額還需要根據受損的結果來看,一般不會很高,所以在婚內出軌這種情況下,除非出軌的一方自愿凈身出戶,否則通過法院也很難達到使其凈身出戶的目的。
可以證明對方出軌的證據可以是直接的或者是間接的,直接的比如錄像,照片,錄音等,材料要清晰可辨,最好有時間地點,沒有經過處理,原始的材料;間接的比如婚外生的孩子,證人等,孩子的話需要出軌的雙方認可,否則需要做親子鑒定。
婚姻關系中一方出軌是不是可以凈身出戶
法律主觀:
婚姻中一方出軌不會凈身出戶,除非當事人自愿凈身出戶。,《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第一千零八十八條【離婚經濟補償】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第一千零八十九條【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清償】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或者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1.離婚訴訟的提起,必須是婚姻關系的一方當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訴訟當事人的身份提出離婚訴訟。,2.提起離婚訴訟的一方,必須與被告方具有合法夫妻關系,即雙方必須是合法配偶,其他關系不能提起訴訟離婚。,3.提起離婚訴訟的一方,必須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提起訴訟離婚。,5.夫妻共有財產的清單(含房產、股票、債券等)。,6.原告應呈交能證明其與被告的合法夫妻關系的結婚證或夫妻關系證明書。,7.原告應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交離婚起訴狀。,一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方式是:夫妻各方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會按照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進行分配。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出軌能讓男方凈身出戶嗎
出軌不能讓男方凈身出戶。
對方出軌一般不可以讓他凈身出戶。法律上沒有凈身出戶的說法,只有不分或少分的說法。但可以由雙方協商出軌方不分財產,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到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妻離婚后財產有以下分配:
1、夫妻共同財產,一般應均等分割。也就是說,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均等分割;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財產的來源等情況,具體處理時也可以有所差別。屬于個人專用的物品,一般歸個人所有;
2、夫妻分居兩地分別管理、使用的共同財產,分割時各歸管理、使用方所有;相差懸殊的差額部分,由多得財產的一方以與差額相當的財產抵償另一方;
3、已登記結婚尚未共同生活,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或婚前給付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離婚時可以請求對方退還彩禮;
4、一方以夫妻共同財產與他人合伙經營的,入伙的財產可以給一方所有,分得入伙財產的一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當于入伙財產一半價值的補償;
5、對夫妻共同經營的當年無收益的養殖、種植業等,離婚時應從有利于發展生產、有利于經營管理考慮,予以合理分割或折價處理;
6、雙方對婚前一方所有的房屋進行過修繕、裝修、原拆原建,離婚時未變更產權,增殖部分中屬于另一方應得的份額,由房屋所有人折價補償給另一方;
7、借婚姻關系索取的財物,離婚時,如結婚時間不長,或者因索要財物造成對方生活困難的。可酌情返還。對取得財物的性質是索要還是贈與難以認定的,可按贈與處理;
8、對不宜分割使用的夫妻共有的房屋,應根據雙方住房情況和照顧撫養子女或無過錯方等原則分給一方所有。分得房屋的一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當于該房屋一半價值的補償。在雙方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應照顧女方;
9、離婚時一方所有的知識產權尚未取得經濟利益的,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對另一方予以適當的照顧;
10、婚前個人財產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毀損、消耗、滅失,離婚時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財產抵償的,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婚姻中一方出軌的,除非這一方自愿放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否則不能要求其精神出戶。夫妻雙方在離婚時對于夫妻共同財產都有權參與分割,即使一方存在過錯的,也不能剝奪其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權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夫妻出軌一方要凈身出戶嗎
法律主觀:
婚后一方出軌離婚的,法院不會判處其凈身出戶,但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凈身出戶只是夫妻雙方就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進行的協議,如果雙方達成協議,那么凈身出戶就會在雙方離婚后發生效力。
法律客觀: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出軌一方是否凈身出戶
法律主觀:
出軌一方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凈身出戶的,除非對方同意凈身出戶,但如果是重婚或者是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無過錯方可以申請離婚損害賠償。離婚損害賠償是指因夫妻一方的重大過錯致使婚姻關系破裂,并對無過錯方造成損失,導致婚姻關系破裂離婚時,過錯配偶對無過錯配偶所受的物質和精神損害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法律制度。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條 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夫妻出軌一方要凈身出戶嗎?
您好,法律一般不支持凈身出戶。
夫妻一方在婚姻中有出軌情形,存在婚姻過錯。按照法律一般會按照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但不會判決一方凈身出戶。如果協議離婚,雙方達成一致協議即可。
如果您有更多問題,歡迎聯系我們詢問。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婚內男方出軌可以凈身出戶嗎
法律主觀:
男人婚內出軌不一定可以凈身出戶。除非夫妻二人之前有過約定,只要夫妻有一方出軌,出軌方就凈身出戶。否則夫妻一方僅有出軌行為的,法院會按照男女平等原則均分夫妻共同財產。不過如果出軌方的出軌行為是在外與他人同居或者重婚的,那么出軌方因構成婚姻中的過錯行為,所以法院在分割財產時可以讓其少分或不分財產。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條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