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女方說財產不要,可以不給撫養費嗎
女方離婚啥都不要不出撫養費
一般情況下,女人離婚后不要財產也是必須要出撫養費的,女方若其不屬于撫養孩子的一方,仍需要支付孩子的撫養費撫養費的給予一般是針對于在父母離了婚之后,一方不撫養孩子所要給的費用,雙方在協商孩子撫養費的時候就必須要按照法律的條款來進行,而且必須要以孩子的利益為優先考慮。
一、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不管離婚后孩子歸哪一方撫養,夫妻雙方都有繼續撫養和教育孩子的義務。
但是也有一些情況下女方若其不屬于撫養孩子的一方,是可以不支付或者少支付撫養費的:
1.如果雙方可以協商一致,子女由男方撫養并且女方不支付撫養費,同時還不損害子女身心健康的情況下,女方可以不支付撫養費。
2.給付撫養費的女方由于長期患病或喪失勞動能力,又無經濟來源,確實無力按原協議或判決確定的數額給付,而直接撫養子女的男方又能夠負擔,有撫養能力的,女方可以不支付撫養費。
3.給付撫養費的女方因違法犯罪被收監改造或被勞動教養,失去了經濟能力,無力給付的。但恢復人身自由后,有了經濟來源,則仍應按原協議或判決給付。
4.直接撫養子男方再婚,繼母愿意承擔子女撫養費的一部或全部。在這種情況下,負有給付義務的女方所承擔的撫養費數額可以相對減少。但繼母不愿撫養的,生母的給付數額不能減少。
二、撫養費支付標準
我國婚姻法對子女撫養費標準沒有明確地強制性規定,但是在法院具體的判決中,會遵循以下二個標準。這一標準是在考慮保障孩子基本的生活、學習等需要的基礎上設定的,在訴訟時法院會根據這一標準規定數額。另外,如果是夫妻雙方協議確定子女撫養費時也可以參考這個標準。這樣看來,我們也可以把這個標準看作是子女撫養費的最低標準。可以參考這個標準,也可以超過這個標準,但不要低于這個標準,因為這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經濟條件。
(1)一般情況下,法院判決子女撫養費的數額,考慮三個方面,即子女的實際需求、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
(2)然而法律上為了避免支付子女撫養費過低,無法有效保障子女身心健康的情況發生,結合父母雙方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最高人民法院對于離婚案件中處理子女撫養費的問題規定了較為詳細的標準。
①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數目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只三十。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養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②無固定收入的,子女撫養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③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三、撫養費包括哪些內容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21條婚姻法第二十一條所稱“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
尚在校接受高中及以下學歷教育的教育費應當負擔,但是因為上收費較貴的私立學校,貴族學校所多支付的擇校費用,或者是因考分不夠而產生的贊助費,不應當屬于撫養費。
子女就讀未經父母雙方全部同意的,不同意的父/母一方可不支付該筆費用,由同意方父/母支付。
撫養費以必要為限,子女購買電腦手機等、外出旅游的費用、購買商業保險的費用等,該些費用的支出沒有法律依據,父母可以拒絕支付。
子女大病及絕癥的醫療費,以社會醫療保險能報銷的為限,如子女因患有腎功能衰竭需要換腎的費用、子女患有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的費用等都不屬于撫養費之列,父母只有道義上承擔該費用的責任,而不存在法律上承擔該費用的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__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__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一千零八十六條__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
離婚不要財產付撫養費可以不給么
法律分析:不可以,撫養子女是法定義務,支付子女撫養費是履行撫養子女義務的體現,作為義務支付撫養費肯定是必須的,但法律對此并沒有強行規定。不用支付子女撫養費主要是特殊情況下減免所致,減免父或母一方撫養費的情況,一般有兩種:(1)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既有經濟負擔能力,又愿意獨自承擔全部撫育費。(2)給付義務的父或母因出現某種困難,確實無法或沒有能力給付撫養費的,可以通過協議或判決,酌情減免給付數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條
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離婚不要財產可以不出撫養費嗎
法律分析:不可以。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且不因離婚而消除該義務。一方撫養子女的,雙方可以協商或訴訟方式確定另一方負擔撫養費的金額及期限的長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 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離婚不要財產付撫養費可以不給嗎?
離婚 不要財產付 撫養費 可以不給嗎? 撫養費必須要給; 1、離婚后的 財產分割 與子女付 撫養 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如果協商協商可以一起解決; 2、如果女方不要財產,孩子男方撫養孩子且不要子撫養費,雙方同意簽訂需要后具有法律效力; 3、如果雙方沒有協商好,只能到起訴。男方有 婚外情 ,應當少分 共同財產 。男方撫養孩子,女方支付撫養費。 撫養費的支付方式 1、 撫養費的標準一般按月 工資 收入的20~30%比例給付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 子女撫養 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7條規定: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2、 撫養費的支付方式和撫養費的范圍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8條規定:撫育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第9條規定: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 根據以上規定, 撫養費的支付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按月打入孩子撫養費的專用賬戶或在探視孩子時支付,實踐中,很多當事人都要求對方一次性支付撫養費,因為這樣一來省去要錢的麻煩,二來可以折抵給付對方房款。但是,是否采用一次性的支付方式,法院要看對方的實際支付能力,以及對方當事人的態度。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不同意一次性支付的,法院不會判令其一次性支付。 撫養費不單指生活費,《 婚姻法 》解釋(一)第21條明確規定:“撫養費”包括三項,即生活費、教育費和 醫療費 。所以,在離婚時,除生活費外,要充分考慮教育費和醫療費,在撫養費的標準(20~30%比例)范圍內爭取較高的比例。 3、在哪些情形,對十八歲周歲以上(已成年)的子女,父母有撫養費的義務 一般情況下,父母撫養子女的義務截止到子女十八周歲。超出十八周歲,父母沒有法定撫養義務,包括子女上大學期間的撫養費。 同時《婚姻法》第21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痘橐龇ā方忉?一)第20條規定 “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 喪失勞動能力 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根據以上規定,子女超過十八歲,尚須父母履行撫養義務的情形 (1)子女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 (2)子女非因主觀原因(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無法維持正常生活。 撫養費的變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8條規定:子女要求增加撫育費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給付能力的,應予支持。 (1)原定撫育費數額不足以維持當地實際生活水平的; (2)因子女患病、上學,實際需要已超過原定數額的; (3)有其他正當理由應當增加的。如,原來的 撫養費標準 過低等。 3、離婚后,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能單獨改變孩子的姓氏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9條規定: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 根據以上規定,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同時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 綜合上面所說的,不管是因為什么事情,撫養費都是必須要進行給的,這是父母對于自己孩子該履行的義務,而且這種義務是必須要支付到孩子滿了十八歲才能算完成義務,所以,保護自己的孩子是家長們首要的責任,撫養他們長大,是我們一生的使命 。
離婚不要任何財產,還要交撫養費嗎?
離婚凈身出戶仍然需要付撫養費。
《婚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