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后怎么報銷(工傷后怎么報銷醫療費)



工傷后怎么報銷(工傷后怎么報銷醫療費)
工傷后怎么報銷(工傷后怎么報銷醫療費)
法律主觀:
工傷認定后的報銷辦法:職工所在的單位或者職工一方可以直接向社保經辦機構等機構提出報銷的申請,并提交工傷認定決定書、醫療費的繳費單據等材料;經該機構審核通過的,就可以報銷相應的工傷費用。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一條 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償還。用人單位不償還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追償。 《工傷認定辦法》第五條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照本辦法第四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工傷認定辦法》第十八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出具《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
工傷保險是企業公司為職工購買的保險,參保人由于工作原因(包括去上班或下班路程中),非第三方責任的情況下,就醫后,可以使用工傷保險報銷醫療費用,那么工傷保險怎么報銷?
工傷保險怎么報銷
【1】在遇到事故后,需要單位在三個工作日內,向工傷經辦機構提交書面報告,并提交《工傷職工就醫診治申請表》。
【2】工傷參保人需要提供勞動局出具的《工傷鑒定結果》、及就醫診斷證明、就醫結算清單、參保人身份證。如果是工傷導致身亡的參保人家屬,需要提供親屬證明資料。
【3】最后由用人單位將以上資料包括勞動關系證明提交至勞動局,勞動局發《工傷認定通知書》到用人單位后,由用人單位賠償醫療費,若至殘,則加上傷殘補助金。
只要意外發生時是有參保,并且認定為是工傷的,無論發生意外多久,都是可以報銷工傷待遇的,所以建議在傷情完全痊愈后再申請報銷,以免后續治療無法報銷。
工傷的報銷流程如下:
1、進行工傷認定:由用人單位在一個月內向社保局申報工傷認定;用人單位不申報由工傷職工或近親屬在一年內申報工傷認定;提交工傷認定通知書《因工傷殘證》。
2、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需要提供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和相關醫療診斷證明材料,填寫勞動能力鑒定表;申請結果10天左右出來,確定傷殘級別,獲得賠償,如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醫療補助金、就業補助金。
3、向工傷保險機構申請賠償:工傷認定后,憑醫療發票、費用清單、病歷資料去社保中心報銷醫療費,憑醫院證明在單位報銷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工傷治療期間發給工傷工資。
工商保險購買需要什么資料
1、營業執照原件及復印件;
2、工傷保險費費率核定表;
3、參加工傷保險職工基本情況表;
4、職工原始工資發放明細表;
5、參加工傷保險職工減少報告表;
6、參保職工工資收入月報表;
7、職工身份證復印件。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九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