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無效,違約條款是否有效的法律依據是什么呀
民法典中無效合同的違約條款是否有效
合同無效,違約條款繼續有效。在合同無效的情況下,有三種條款是有效的:
1、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
2、因合同無效返還由該合同取得的財產;
3、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責任。 違約條款屬于上述第一項中的爭議解決條款,即使合同無效,違約金條款也繼續適用。守約方可以向違約方主張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七條 合同不生效、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合同無效的違約責任約定有效嗎?
所謂合同無效,存在全部無效和部分無效兩種情況。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如果合同全部無效,合同中約定的違約條款當然也無效,應該按相關法律關于合同無效的規定各自承擔責任。如果合同的部分內容無效,違約條款能夠獨立存在,那么無效部分被確認無效后違約條款繼續有效,關于違約責任的承擔就應當按照合同的有效約定。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合同無效違約責任條款是否有效
合同無效的違約責任的條款也是無效的,只有在合同生效的前提下,當事人才會有違約的可能,合同無效的同時,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違約條款也是無效的。
哪些合同屬于無效合同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哪些合同屬于有效合同
滿足以下條件的合同就是有效合同:
1、訂立合同時,當事人雙方都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雙方在訂立合同時意思表示真實,不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
3、合同的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哪些合同屬于無效合同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合同無效 違約金條款是否有效
法律分析:在合同無效的情況下,有三種條款是有效的:
第一,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
第二,因合同無效返還由該合同取得的財產;
第三,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責任。
爭議解決條款是指合同中約定的,如果雙方發生爭議,是選擇仲裁還是訴訟等。無效合同中關于違約金條款,是先有約定,違反約定才會適用本條款追究違約責任,現在“約定”無效了,不存在違約的情形,那么自然也就不可能適用本條款。無效合同自始無效,違約條款在無效合同中也自始無效,只能要求造成合同無效一方承擔締約過失責任或賠償責任。
可以看出,違約金條款不是爭議解決條款,因此要是合同被認定為無效的話,那么其中關于違約金的條款也應當是無效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九條 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報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錢債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支付。
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合同無效違約條款有效嗎
無效合同的違約條款是否有效如下:
合同無效,違約條款繼續有效。在合同無效的情況下,有三種條款是有效的:
1、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
2、因合同無效返還由該合同取得的財產;
3、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責任。
合同無效有以下特征:
1、具有違法性,會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
2、具有不履行性,當事人在訂立無效合同后,不得依據合同實際履行,也不承擔不履行合同的違約責任;
3、無效合同自始無效,一旦確認無效,將具有溯及力,使合同從訂立之日起就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以后也不能轉化為有效合同。
綜上所述,合同無效代表著此合同是不會受到法律保護的,但對于無效的合同所存在的違約條款是有效的,而且也可以利用此合同的條款來解決雙方的糾紛,所以,合同無效不代表著合同違約的條款無效,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到雙方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