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貧困戶的條件(申請貧困戶的條件是什么)
什么條件適合申請貧困戶
申請貧困戶條件如下:
1、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扶養人的居民;
2、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3、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以后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4、其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貧困戶申請流程如下:
1、貧困戶提出申請;
2、組織入戶信息采集;
3、提出貧困戶名單上報村“兩委”;
4、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對提出的名單進行民主評議,核實有關情況后,確定該村初選名單,進行第一次公示,無異議后報鄉鎮人民政府;
5、鄉鎮人民政府對各村初選名單進行審核,并在各村進行第二次公示,無異議后,經市扶貧辦同意進行公告;
6、根據貧困戶申請情況,由各鄉鎮提出貧困村申請名單報市扶貧辦審核;
7、同時組織開展貧困戶的信息采集和錄入工作;
8、經市扶貧辦審核通過,進行公告,無異議后,確定為貧困戶。
綜上所述,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在領取薪資或最低薪資、基本生活費以后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法律依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第八條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經審查,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條件的家庭,應當區分下列不同情況批準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對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者撫養人的城市居民,批準其按照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全額享受
(二)對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準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享受。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經審查,對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管理審批機關應當自接到申請人提出申請之日起的30日內辦結審批手續。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管理審批機關以貨幣形式按月發放;必要時,也可以給付實物。
什么條件符合貧困戶標準?
中國國家標準中,貧困戶的認定主要是根據家庭收入、家庭人口、生產生活條件等因素綜合評估,符合以下任一條件即可認定為貧困戶:1.人均純收入低于當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一定比例; 2.人均純收入低于當地農村平均水平的一定比例; 3.人均純收入低于國家規定的貧困線標準; 4.家庭生產生活條件特別困難,無法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其中,人均純收入是指家庭成員每年從各種經濟來源中獲得的收入,扣除必要的費用后的凈收入。當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指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一般由當地政府部門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貧困線標準是指國家規定的貧困線標準,一般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等因素來確定。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時間段,貧困戶的認定標準可能會有所不同,一些地方也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貧困戶的認定標準進行細化和調整。因此,具體的認定標準需要根據當地政府的規定和實際情況來確定。
貧困戶申請條件
法律分析:申請困難戶的條件有:1、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扶養人的居民;2、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3、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以后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4、其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法律依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第七條 申請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戶主向戶籍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并出具有關證明材料,填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審批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初審,并將有關材料和初審意見報送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管理審批機關為審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需要,可以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進行調查核實。申請人及有關單位、組織或者個人應當接受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申請貧困戶需要什么條件,具體點
擁有當地農業戶籍并在當地常住;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于當地農村低保保障標準。
1、需要擁有當地常住農業戶口;
2、因病、因殘、因災導致家庭喪失主要勞動力,難以維持日常基本生活的農村家庭;
3、有勞動能力,但是因為病、因殘、因災、由于自然條件差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困難的農村家庭。在核算收入的基礎上,即使收入達到或超過了貧困線,但是無法滿足兩不愁三保障要求。
申請大病救助的條件:
(1)總工會核定的特困職工;
(2)城鄉低收入家庭成員;
(3)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
(4)享受民政部門定期定量生活補助的60年代精減退職職工;
(5)享受民政部門定期撫恤補助的重點優撫對象;
(6)農村五保對象;
(7)城鎮無勞動能力、無經濟收入來源、無法定贍(撫)扶養人的人員(簡稱城鎮“三無人員”)。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管理辦法》第十二條
城鄉低保資金原則上實行社會化發放,通過銀行、信用社等代理金融機構,直接發放到戶。縣級財政、民政部門應當以低保家庭為單位為其在代理金融機構開設專門賬戶,代理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城鄉低保對象收取賬戶管理費用。
貧困戶申請條件
貧困戶申請條件有:
1、持有當地常住農業戶口;
2、因病、因殘、因災導致家庭喪失主要勞動力,難以維持日常基本生活的農村家庭;
3、有勞動能力,但因病、因殘、因災、因自然條件差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困難的農村家庭。
貧困戶指生活困難家庭,沒有專門政策補助,通常指年人均純收入低于865元的家庭。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準: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于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絕對貧困指個人或家庭缺乏起碼的資源以維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難以生存。在測量絕對貧困標準時,一般只考慮為了維持身體健康而絕對必須購買的物品,并且,所購買的物品應當是最簡單最經濟的。
貧困戶是可以貸款的,貧困戶可以通過申請扶貧貸款的方式來緩解自己的貧困狀況。扶貧貸款是由國務院確定本年度貸款計劃與規模,并且財政部負責扶貧貸款的總體調控,再由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與農商行負責扶貧貸款的具體發放。
【法律法規】
《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管理辦法》
第十二條 城鄉低保資金原則上實行社會化發放,通過銀行、信用社等代理金融機構,直接發放到戶。縣級財政、民政部門應當以低保家庭為單位為其在代理金融機構開設專門賬戶,代理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城鄉低保對象收取賬戶管理費用。
建檔立卡貧困戶申請條件
建檔立卡貧困戶申請條件如下:
1、凡具有本市正式農業戶口,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農戶所在地當年低保標準的納入保障范圍。
2、在現居住地定居一年以上,夫妻一方持有本市農業戶口但其配偶及子女為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區縣農業戶口的,家庭年人均收入比所在地區年低保標準低的成員。
3、其他符合享受農村低保待遇的人員。
4、具有正常勞動能力,但無正當理由拒絕勞動由自己懶惰造成貧困的以及逃避法律造成貧困的不屬于低保保障的范圍。
貧困戶是指按照國家標準劃分的絕對貧困人口、相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一般收入和高收入。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絕對貧困是指個人或家庭缺乏起碼的資源以維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難以生存。在測量絕對貧困標準時,一般只考慮為了維持身體健康而絕對必須購買的物品,并且,所購買的物品應當是最簡單最經濟的
相對貧困指個人或家庭所擁有的資源,雖然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達到一個社會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維持遠遠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狀況。
近年來,城市貧困戶的問題逐漸顯現,中國城市貧困標準是按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計算的,各個城市這一標準有所不同。
貧困戶申請條件
法律分析:申請條件是:一、擁有當地農業戶籍并在當地常住;
二、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申請前12個月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當地農村低保保障標準;
三、沒有經濟來源且自身無勞動能力的;
四、身體或精神殘疾無自理能力的;
五、孤寡老人或者是子女無法盡贍養義務的。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貧困戶標準是什么條件?
一、貧困戶標準條件
非建檔立卡農業戶籍農村常住人口,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2300元(2010年不變價),且滿足以下任一條件的,按程序納入建檔立卡貧困對象管理:
(1)實際居住C級、D級危房且自身無力改造;
(2)家庭因病致貧,且成員未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3)家庭適齡成員因貧輟學,或家庭因學致貧。
符合低保條件并享受低保政策,但仍符合國家扶貧標準的,也應納入建檔立卡貧困對象管理。
二、貧困戶
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準: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于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貧困戶是什么
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準:即絕對貧困人口,相對貧困人口,低收入人口;一般收入和高收入。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于XX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申請流程
農戶戶主申請(書面)——入戶調查(身份證、戶口本、計劃生育證、低保證、一折通、殘疾證)——村級評議、公示——鄉鎮審核評議、公示——鄉鎮錄入系統——報縣上審批。
申請條件
申請貧困戶需要的條件和資格是:
1、持有當地常住農業戶口;
2、因病、因殘、因災導致家庭喪失主要勞動力,難以維持日常基本生活的農村家庭;
3、有勞動能力,但因病、因殘、因災、因自然條件差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困難的農村家庭。
貧困戶標準是什么條件
貧困戶標準:擁有當地農業戶籍并在當地常住,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于當地農村低保保障標準。
這兩點是申請成為貧困戶最重要的條件,尤其是后者。申請成為貧困戶后,需要如實稟報自己的財產情況,不得有任何隱瞞。審查部門會查看申請者的財產情況,再結合村委會的有關證明,最終才能得出答案。有點需要注意,就算已經成為貧困戶,但如果后期不符合條件,也會被國家取消資格。
貧困戶符合的條件:需要擁有當地常住農業戶口,因病、因殘、因災導致家庭喪失主要勞動力,難以維持日常基本生活的農村家庭。有勞動能力,但是因為病、因殘、因災、由于自然條件差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困難的農村家庭。
相關規定
在核算收入的基礎上,即使收入達到或超過了貧困線,但是無法滿足兩不愁三保障要求。申請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戶主向戶籍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并出具有關證明材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由其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初審,并將有關材料和初審意見報送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管理審批機關為審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需要,可以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進行調查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