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什么是委托人和代理人博弈論)
委托人和委托代理人的區別
法律主觀:
委托合同,是委托人與受托人約定,由受托人處置委托人委托的事務的民事法律關系;代理則是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的行為,其兩者的根本區別在于:,首先,僅就代理而言,代理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等三種類型。委托合同是由雙方當事人基于相互信任的基礎而約定的合同關系,與法定代理、指定代理毫無關系可言,同時委托合同還適用于代理制度以外的不涉及第三人的經濟行為和單純的事務行為,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都不能適用。,其次,代理,只適用本人與代理關系的第三人的關系,即代理屬于對外關系,否則,不稱其為代理。委托合同只適用于委托與受委托的對內關系,舍此也不成立其委托合同。,最后,代理關系的成立,被代理人授予代理人代理權屬于單方的法律行為,無須代理人的承諾。委托合同屬于雙方法律關系,即委托合同法律關系的成立,首先應有受委托人的承諾,若受委托人不作承諾,委托人就不可能委托其處理委托事務,其委托合同則不能成立。,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權限是由法律規定的,一般都屬于普通代理或全權代理,沒有代理權限范圍的特殊限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權限則取決于委托授權書的規定,既可以是全權代理,也可以是特別代理,代理人只能在委托人授權的范圍內代理委托人進行法律行為。,在委托代理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的權利義務是相互對應的,委托人的權利也就是代理人的義務,代理人的權利也就是委托人的義務。下面從義務的角度來分析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條 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約定,由受托人處理委托人事務的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二十條 委托人可以特別委托受托人處理一項或者數項事務,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處理一切事務。
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區別
法律分析:代理人與委托合同的受托人的區別:1、委托行為包括事實行為和法律行為,代理行包括法律行為;2、代理行作用于被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而委托行為則作用于受托人和委托人之間;3、代理行為是單方行為,為委托行為屬于雙方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條
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約定,由受托人處理委托人事務的合同。第九百二十二條受托人應當按照委托人的指示處理委托事務。需要變更委托人指示的,應當經委托人同意;因情況緊急,難以和委托人取得聯系的,受托人應當妥善處理委托事務,但是事后應當將該情況及時報告委托人。第一百六十一條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第一百六十二條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第一百六十三條代理包括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
委托人和委托代理人的區別
法律分析:
兩者是一個意思,沒有區別。被委托人(在民法上又可以稱受托人)是指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代理委托人從事民事、商事活動或者訴訟、仲裁活動的人。受委托人應履行的義務有,依委托人指示親自處事務,處理結果向委托人報告義務,處理委托事務所得財產應交與委托人,因受委托人原因造成委托人損失,受委托人應予以賠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一條 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委托人和委托代理人的區別
法律分析:代理關系包括法定代理關系和委托代理關系。委托關系中的主體分別是委托人與被委托人,委托代理關系中的主體分別是被代理人(委托人)與委托代理人。
委托關系是產生委托代理關系的基礎和條件,但委托關系并不一定產生委托代理關系。只要存在委托關系,就存在委托人與被委托人,但并不一定存在委托代理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七條 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委托代理人和代理人是一個意思嗎
一、性質不同
1、委托代理人,又稱“受托人”。是指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權的人。
2、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名義進行代理活動的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
二、特點不同
1、委托代理人
(1)代理權的發生是基于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表人的授權,而不是由法律規定。
(2)代理的事項及權限,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一般由被代理人自己決定,委托代理只能在被代理人的授權范圍內進行活動。
(3)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受訴人民法院遞交授權委托書。授權委托書是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聲明委托他人找為訴訟的訴訟文書,是委托代理人取得委托代理資格,為被代理人進行訴訟的證明文書。
2、代理人
(1)有被代理人或授權單位的書面授權,或者契約約定代理的范圍、期限等;
(2)需具備一定的資格和相關的技能;
(3)代理人依其代理對象之多寡可分為專屬代理人與普通代理人。如:保險、股票、稅務、訴訟之類的代理人,屬專屬代理人。
擴展資料
代理人應積極行使代理權,盡勤勉和謹慎的義務。
1、首先,代理人應認真工作,盡相當的注意義務。在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和委托代理的無償代理中,代理人實施代理行為,必須盡與處理自己事務相同的注意義務;在有償代理中,代理人應盡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
2、其次,在委托代理中,代理人應根據被代理人的指示進行代理活動。由于代理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受,被代理人可根據客觀情況隨時給代理人指示,代理人具有遵守被代理人指示的義務。代理人不遵守被代理人的指示,構成代理人過錯;由此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失的,代理人應承擔賠償責任。
3、再次,代理人應盡報告義務與保密的義務。若代理人未盡到職責,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依《民法通則》第66條的規定,代理人應承擔民事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代理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委托代理人
委托和代理的區別是什么
法律分析:委托是指委托人與被委托人簽訂委托書,被委托人在規定的權限范圍內進行民事活動的行為。而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的行為。二者的區別如下:1、行使權利的名義不同,代理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三種類型,法定代理和指定代表是由法律規定的。而委托是指雙方當事人在誠信的基本上,通過合同的方式確定進行的民事法律活動。2、從事的事務不同。代理涉及的行為以意思表示為要素,故代理的一定是民事法律行為;委托不要求以“意思表示”為要素,因此委托從事的行為可以是純粹的事務性行為。3、代理涉及三方當事人,即被代理人、代理人、第三人;委托則屬于雙方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即委托人、受托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三條 代理包括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
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