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對方不交出撫養權(離婚后撫養權怎么判定)
如果對方不交出孩子怎么辦呢
輸了撫養權的一方拒交兒子,另外一方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人民法院就已經生效的判決,可以依法行使執行的權利。如果對方拒絕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對拒不履行的當事人采取拘留措施。
不交出孩子撫養權會構成犯罪嗎?
如果法院生效的判決,明明有能力執行但不去執行,嚴重的話,是可能會觸犯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罪的,也就是說法院如果已經判決了孩子的撫養權歸屬夫妻另一方,但你拒絕把孩子轉交給對方撫養,情節嚴重的話,是有很大可能性犯罪的,所以不建議以私人手段拒絕交出撫養權,不服判決就上訴吧。
綜上所述,夫妻雙方離婚后,如果男方拒不交出兒子應當和男方協商。離婚后,如果人民法院依法將孩子的撫養權判給女方的,男方應當按照判決履行,將孩子交給女方撫養,如果拒不履行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沒得撫養權不交出孩子是否合法
法律主觀:
沒得撫養權不交出孩子是不合法的,沒有撫養權應當將孩子交給對方,由對方進行撫養。如果有撫養權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的,還拒不配合的,人民法院可以對拒不履行的當事人采取強制措施。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
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
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法院判決撫養權后對方拒不執行
法律分析:可以申請強制執行,看法院是否會受理。
離婚案件判決生效后,一方當事人以對方拒不將子女交由其撫養為由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案件是否能受理,各地做法不一。
部分法院認為,子女撫養權屬于人身性質,本身不具備執行的內容,對于該部分的執行申請法院應當不予受理;
而另一部分法院認為,此類案件實際上是要求被申請人履行交出子女的義務,執行的標的為行為,故該類案件屬于法院執行的受案范圍。
首先,法院的判決、裁定及調解書一經生效即產生法律效力,對當事人具有強制力,各方當事人均應按照法律文書的內容履行各自義務。
如果在當事人不自動履行生效裁判文書的情況下,權利人無法申請強制執行,就等于否定了法院生效裁判文書的法律效力,讓裁判書變成一紙空文,且會讓不主動履行的義務人逍遙法外,有損法律尊嚴。
所以,對該類案件從一開始就不予受理的做法于法無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 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