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訴訟中怎么判定孩子撫養權(離婚訴訟孩子撫養權歸誰)
離婚小孩撫養權怎么判定
如何爭取孩子的撫養權,離婚訴訟中,孩子的撫養權往往是離婚訴訟的核心焦點。
很多當事人在咨詢律師之前也做了一定的準備工作,認為必須要做到某法條、某文章律師說的那樣才可以。這里大概總結了一下,基本上就是看誰有房、誰有車、誰的工作好、誰的收入高。單從感觀上看,不像是在爭取撫養權,反倒是像相親談條件。離婚訴訟當中,裁判撫養權的歸屬沒有那么的復雜。
簡單來說,如果有兩個孩子的,通常情況下一人一個,如果只有一個孩子,2周歲以下的原則上歸女方,8周歲以上的主要看孩子的意愿。
2周歲到8周歲之間的呢?
以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為基本原則。盡量不改變他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也就是說,如果夫妻雙方已經分居。那么分居期間,孩子隨哪一方生活就變得至關重要。
那么某一方如果 把孩子搶過來再起訴離婚,豈不是更有利。
2024年6月14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 禁止以搶奪,藏匿未成年人子女,等方式來爭取撫養權。這就意味著,一旦被對方取得“搶孩子”、”藏孩子“的證據,將會對爭取撫養權,產生極大的不利影響。
最后再一次給大家劃重點:想要爭取孩子撫養權就盡可能讓孩子跟隨自己生活。
起訴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起訴離婚要孩子的撫養權由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進行判定。法律規定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一般由女方直接撫養;而兩周歲以上的子女,孩子撫養權的問題可以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法院進行判決,法院一般會按照最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的原則判決。如果一方有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情形的,則不利于爭取到孩子撫養權。
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離婚小孩子撫養權怎么判定
離婚小孩子撫養權判定方式如下:
1、如果是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判給女方;
2、已滿兩周歲的子女,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實際情況,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來判定撫養權的歸屬。
撫養費標準如何確定
撫養費標準為:
1、不直接撫養一方的給付標準,有固定收入的應為月總收入的20%-30%;
2、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養費的一般不超過月總收入的5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條
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一千零八十六條
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
起訴離婚小孩的撫養權怎么判
起訴離婚孩子撫養權一般遵循以下原則判定:
1、兩周歲以內的子女一般隨母親生活;
2、八周歲以上,雙方對撫養權歸屬發生爭執的,要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3、對于兩周歲以上八周歲以下的孩子,主要根據雙方的撫養情況、經濟狀況、雙方老人幫助撫養的情況等綜合考慮。
夫妻離婚孩子的撫養費給付標準,一般按照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來決定。一般是有固定收入的,一般可以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為標準,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養費的,比例可以提高到百分之五十;無固定收入的,可以依據當年總收入或者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標準。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