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非法營運怎么減少處罰(初次非法營運怎么處罰最低)
初次非法營運怎么減少處罰
法律分析:1、積極繳納違法所得及罰款。2、態度好,積極交代事實。3、作出不再犯的保證,真心悔改。非法營運是指沒有依法取得營運權而實施了營運行為。即未按規定領取有關主管部門核發的營運證件和超越核定范圍進行經營。如果沒有金錢交易行為或不能查證有金錢交易行為不能算非法營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非法營運最低處罰
非法營運最低處罰標準為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具體情況如下:
1、法律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
2、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
3、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4、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非法營運的法律責任:
1、客運: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貨運: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非法營運是指沒有依法取得營運權而實施了營運行為。即未按規定領取有關主管部門核發的營運證件和超越核定范圍進行經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初次非法營運怎么減少處罰
初次非法營運怎么減少處罰:
1、積極繳納違法所得及罰款。
2、態度好,積極交代事實。
3、作出不再犯的保證,真心悔改。
非法營運是指沒有依法取得營運權而實施了營運行為。即未按規定領取有關主管部門核發的營運證件和超越核定范圍進行經營。如果沒有金錢交易行為或不能查證有金錢交易行為不能算非法營運。
非法運營的危害:
1、偷逃國家稅費,損害國家利益。
2、影響城市形象和發展。為降低營運成本,“黑車”多為報廢車,或改裝、拼裝的殘破車輛,影響我市改革開放的形象和城市的發展,是城市“視覺污染”。
3、造成不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因其運營成本低廉,侵害了合法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4、侵犯乘客的合法權益。“黑車”的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在營運中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或服務糾紛,乘客投訴無門,其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
5、影響行業穩定。非法營運現象擾亂了客運市場正常的經營秩序,搶奪市場份額,對合法經營者造成極大的沖擊,合法從業人員對此反響極大,是行業不穩定的重大隱患。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
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非法營運無力交罰款,運管扣車怎樣減輕罰款
以往很多私家車司機從事網約車運營活動,但大部分都是沒有運營資質的,即沒有辦理網約車運輸證和駕駛員從業資格證。2020年滴滴新規定中指出以往沒有滴滴雙證已注冊的司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補辦,逾期對不符合要求的滴滴司機進行清退。
運管對非法營運的網約車司機,將面臨扣留車輛并罰款1-3萬元的處罰,所以很多私家車司機都是比較無奈的,還有的因為高額罰款而無力償還。
不過以往一些司機都有自己對付運管查車的技巧,那就是預先通知乘客,明確告知上車地點,減少在機場、車站等人多密集的地方候單,同時可以避免運管釣魚執法。
另外還會提前告知乘客一旦發生運管執法,需要乘客配合一下司機,司機可以說是送朋友到某地,并沒有收取費用,所以這樣可以避免因非運營而遭到處罰。
還有面對運管查看手機,可以在到底目的地前提前500米結束計費,少收一點費用也可以讓乘客給予好評,這樣對雙方都比較好。即便遇到運管執法,自己也有權不給運管部門查看手機隱私,因為執法重點在于是否運營,是有權拒絕被查看手機的。
所以說避免運管扣車罰款,最重要是證明自己是屬于非運營的,這樣就不屬于違法行為。當然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辦理網約車運輸證和駕駛員從業資格證。
私家車順路帶人非法營運可以免罰款嗎
不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管理條例》規定,非法營運第一次被抓住不會免罰款,通常是進行罰款,即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此不可以免罰款。罰款是強制違法行為人在一定期限內向國家交納一定數量貨幣而使其遭受一定經濟利益損失的處罰形式。
初次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初次非法營運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站(場)經營、機動車維修經營、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萬元的,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非法營運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
一、道路運輸經營:
包括道路旅客運輸經營(以下簡稱客運經營)和道路貨物運輸經營(以下簡稱貨運經營)。
所謂道路運輸,是指在道路上通過交通運載工具運送旅客或者貨物的活動。道路運輸活動根據是否以盈利為目的可以區分為經營性道路運輸和非經營性道路運輸。
經營性道路運輸,也就是道路運輸經營,主要指為社會提供服務、發生費用結算或者獲取報酬的道路運輸。經營性道路運輸過程中發生各種方式結算除運費單獨結算這種方式處,還包括運費、裝卸費與貨價并計,運費、裝卸費與工程造價并計,運費與勞務費、承包費并計等結算方式。
非經營性道路運輸,是指為本人生產、生活服務,不發生費用結算或者不收取報酬的道路運輸。
二、客運:
(一)未取得道路客運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客運經營的;
(二)未取得道路客運班線經營許可,擅自從事班車客運經營的;
(三)使用失效、偽造、變造、被注銷等無效的道路客運許可證件從事道路客運經營的;
(四)超越許可事項,從事道路客運經營的。
三、貨運:
(一)未取得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的;
(二)使用失效、偽造、變造、被注銷等無效的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件從事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的;
(三)超越許可的事項,從事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
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 不符合本條例第九條、第二十二條規定條件的人員駕駛道路運輸經營車輛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道路旅客運輸站(場)經營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萬元的,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從事機動車維修經營業務不符合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制定的機動車維修經營業務標準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停業整頓。
從事道路貨物運輸站(場)經營、機動車維修經營和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業務,未按規定進行備案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備案時提供虛假材料情節嚴重的,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5年內不得從事原備案的業務。
非法營運無力交罰款車不要了
不可以,該行為已構成了違法行為。已收到罰款信,是要交罰款的。車牌都是實名制的,車放在運管機構是要另按天累計算罰金的,不去辦理,運管部門會上交給法院,等收到法院的傳票,官司是打不贏的,車子不要需要報廢處理,不能直接丟棄。
一、非法營運相關知識
1.非法營運是指機動運車車輛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或者是使用失效、偽造、變造、被注銷等無效的道路運輸許可證從事道路運輸經營和超越核定范圍進行經營的行為。
2.而且非法營運的危害有很大,那就是在安全方面存在隱患,因為沒有定期進行專業的安全檢測,并且車輛達不到營運車輛的安全技術標準,安全系數低,非常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給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形成隱患
3.非法營運不交罰款會產生不良的法律后果。非法營運是指沒有依法取得營運權而實施了營運行為。即未按規定領取有關主管部門核發的營運證件和超越核定范圍進行經營。如果沒有金錢交易行為或不能查證有金錢交易行為不能算非法營運。非法營運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運輸行政主管部門作出處罰決定后,當事人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繳納罰款,否則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對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在復議或訴訟期間,原則上,處罰決定不停止執行;當事人始終不繳納的,運輸行政機關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二、非法營運無力交罰款,運管扣車怎樣減輕罰款
以往很多私家車司機從事網約車運營活動,但大部分都是沒有運營資質的,即沒有辦理網約車運輸證和駕駛員從業資格證。2020年滴滴新規定中指出以往沒有滴滴雙證已注冊的司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補辦,逾期對不符合要求的滴滴司機進行清退。
非法營運無力交罰款,運管扣車怎樣減輕罰款-有駕
運管對非法營運的網約車司機,將面臨扣留車輛并罰款1-3萬元的處罰,所以很多私家車司機都是比較無奈的,還有的因為高額罰款而無力償還。
非法營運無力交罰款,運管扣車怎樣減輕罰款-有駕
不過以往一些司機都有自己對付運管查車的技巧,那就是預先通知乘客,明確告知上車地點,減少在機場、車站等人多密集的地方候單,同時可以避免運管釣魚執法。
另外還會提前告知乘客一旦發生運管執法,需要乘客配合一下司機,司機可以說是送朋友到某地,并沒有收取費用,所以這樣可以避免因非運營而遭到處罰。
還有面對運管查看手機,可以在到底目的地前提前500米結束計費,少收一點費用也可以讓乘客給予好評,這樣對雙方都比較好。即便遇到運管執法,自己也有權不給運管部門查看手機隱私,因為執法重點在于是否運營,是有權拒絕被查看手機的。
所以說避免運管扣車罰款,最重要是證明自己是屬于非運營的,這樣就不屬于違法行為。當然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辦理網約車運輸證和駕駛員從業資格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
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
不符合本條例第九條、第二十二條規定條件的人員駕駛道路運輸經營車輛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初次非法營運如何處罰
法律主觀:
非法營運是指沒有依法取得營運權而實施了營運行為。即未按規定領取有關主管部門核發的營運證件和超越核定范圍進行經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六十五條規定,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站(場)經營、機動車維修經營、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萬元的,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站(場)經營、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萬元的,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從事機動車維修經營業務不符合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制定的機動車維修經營業務標準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業整頓。 從事機動車維修經營業務,未按規定進行備案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初次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第一次非法營運罰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
法律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