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糾紛超過訴訟時效怎么辦(民間借貸糾紛律師)
貸款過了訴訟時效還能起訴嗎?
借錢超過3年不還可以起訴嗎
借款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時效為三年,如果超過訴訟時效的,一樣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符合起訴條件的,法院是會受理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民間借貸糾紛處理的原則有哪些
1、人民法院審查借貸糾紛案件的起訴時,要求原告提供書面借據(jù);無書面借據(jù)或無法提供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jù)或與自己無利害關系的兩人以上的證人證言,來支持自己的主張。
2、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數(shù))。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依法不予保護。借貸雙方對約定的利率發(fā)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上述規(guī)定計息。
3、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fā)現(xiàn)借款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只返還本金。
4、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fā)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
5、公民之間的定期無息借貸,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無息貸款經(jīng)催告不還;出借人要求償付催告后的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
過了訴訟時效還能起訴嗎
訴訟時效過了之后還是可以起訴的。
訴訟時效過后當事人失去的是案件的勝訴權并非訴訟權。
但是對方有可能提出訴訟時效超期的抗辯,這時候債務就有可能轉化為自然債務,全靠個人信用來決定是否償還。
喪失勝訴權后原債務轉化為自然債務,也就是說法律不再予以強制力保護,只能靠個人的信用以及道德來約束,但是例外的情況是如果債務人重新確認了自然債務,那么這種確認是受法律所認可的,自然債權人可基于這種新的確認重新請求法律保護。
借條過了訴訟時效還能起訴嗎
能起訴,從訴訟時效的角度看,如果借條注明了還款日期,那么訴訟時效就從還款日期的次日起計算3年。雖然超過3年是有效的,可以進行起訴,但是失去了勝訴權,如果被告以訴訟時效已過作為抗辯理由,那無疑是會敗訴的。所以有借貸糾紛的一定要在訴訟期內(nèi)起訴才能有效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視為合同成立:
1、以現(xiàn)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時;
2、以銀行轉賬、網(wǎng)上電子匯款等形式支付的,自資金到達借款人賬戶時;
3、以票據(jù)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據(jù)權利時;
4、出借人將特定資金賬戶支配權授權給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對該賬戶實際支配權時;
5、出借人以與借款人約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實際履行完成時。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
1、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
2、債權人下落不明;
3、債權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遺產(chǎn)管理人,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未確定監(jiān)護人;
4、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據(jù):《最高院關于民間借貸的司法解釋》第二條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間借貸訴訟時,應當提供借據(jù)、收據(jù)、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jù)。當事人持有的借據(jù)、收據(jù)、欠條等債權憑證沒有載明債權人,持有債權憑證的當事人提起民間借貸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被告對原告的債權人資格提出有事實依據(jù)的抗辯,人民法院經(jīng)審查認為原告不具有債權人資格的,裁定駁回起訴。
已過訴訟時效的借貸糾紛還可以報案嘛
已過訴訟時效的借貸糾紛還可以報案。也可以起訴。
1、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借款,仍然可以起訴,只是如果被告抗辯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法院將判決敗訴。
2、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借款,仍然可以起訴,如果開庭時被告沒有到庭,雖已超過訴訟時效,但被告沒有以此抗辯,法院仍然會支持訴訟請求。
3、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借款,出借人向借款人發(fā)出催收到期欠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仍受法律保護。
4、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借款,當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xié)議,屬于新的債權債務關系,該還款協(xié)議受法律保護。
5、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借款,債務人向債權人發(fā)出確認債務的詢證函,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確認,該債權債務仍受法律保護。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xié)議的,按照當?shù)鼗蛘弋斒氯说慕灰追绞健⒔灰琢晳T、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超過兩年的訴訟時效怎么辦啊
超出還款時限就可以起訴。公民之間的借貸,雙方在借款時對返還期限有約定的,在約定的日期到期后沒有歸還的,就可以起訴,借款時沒有約定的,出借人可以隨時要求欠款人還款,但要先進行催告,按照催告中約定的返還期限返還,期限到期后欠款人沒有歸還欠款的,就可以起訴。
法律分析
借貸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兩年,也就是在兩年內(nèi)必須起訴,否則無法通過司法程序進行處理。受法律保護的借貸關系中,返還借款是債務人應盡義務,不過,如果借款合同本身就是無效的,比如明知對方用于違法犯罪仍然提供相關的借款,這時候借款人是可以不還錢的,即便向法院起訴,法院也不會支持原告的訴求,所以借錢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借錢的原因。法院對借款糾紛進行判決以后會出具一份民事判決書,民事判決書同樣具有法律效力,雙方當事人都要受到民事判決書的約束,如果欠款人在判決以后依然不還錢的,借款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期限。申請執(zhí)行人申請執(zhí)行立案須在法定期限內(nèi)提出申請,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為兩年,從法律文書規(guī)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開始計算,我國法律規(guī)定,無論案件經(jīng)過了幾級審判,強制執(zhí)行都由作出一審裁判的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一條 貸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shù)額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shù)額收取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數(shù)額支付利息。
第六百七十條 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shù)額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
欠錢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法律主觀:
一、欠錢不會還過了 訴訟時效 怎么辦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盡量考慮通過友好協(xié)商,促進當事人雙方就原借條、欠條達成還款協(xié)議。
如果超過訴訟時效,當事人雙方無法協(xié)商的,債權人一方可以考慮向對方發(fā)出催收到期款項通知單。
二、借條的有效期是多久
(一)借條的有效期是指借條的訴訟時效,借條的訴訟時效不影響借條本身的效力。只要是合法簽訂的真實有效的借條無論多久,借條本身都是有效的。時間只是確保是否超過了訴訟時效,是否會得到法律的保護問題。
關于借條的訴訟時效,與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一樣要看是否約定了還款時間,如果寫明了還款日期,那么訴訟時效就從還款日期的次日起計算三年。如果沒有約定歸還時間,則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
(二)如果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怎么辦?
1、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盡量考慮通過友好協(xié)商,促進當事人雙方就原借條、欠條達成的還款協(xié)議。如果當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xié)議,該還款協(xié)議屬于新的債權、債務關系,該還款協(xié)議應受法律保護。
2、如果超過訴訟時效,當事人雙方無法協(xié)商的,債權人一方可以考慮向對方發(fā)出催收到期款項通知單。如果債務人在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
三、 不適用訴訟時效的情形 有哪些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chǎn)物權和登記的動產(chǎn)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chǎn);
(三)請求支付撫養(yǎng)費、贍養(yǎng)費或者扶養(yǎng)費;
(四)人身權的請求權;
(五)財產(chǎn)性支配權:包括物權和知識產(chǎn)權;
(六)抗辯權;
(七)形成權;
(八)存款本息的請求權具有無特定履行期限,存款人可以隨時請求金融機構兌付的特殊性,如果適用訴訟時效,會關系到民眾的生存利益,對于民眾的生存利益會帶來深刻影響,也不符合這個法律存在的特性,所以存款本息不適用。
(九)認購人是基于對國家和對金融機構的信賴購買債權的,他的投資具有類似于儲蓄的性質(zhì),所以由國債和金融債產(chǎn)生的支付體系請求權不應該適用訴訟時效。
(十)基于投資產(chǎn)生的繳付出資的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主要是考慮到充足的資本是企業(yè)開展對外經(jīng)營活動的保障,也是對外承擔 民事責任 的擔保,足額出資也是公司法定義務,繳付出資請求權不應該受到時效的限制,否則有違公司資本充足的原則。
(十一)如果對物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那么,超過訴訟時效而被他人占有的財產(chǎn)就會成為無主物。
綜上可知,欠錢不還如果經(jīng)過訴訟時效的,出借人的權利無法得到保護,但實踐中人們一般都會還錢。
法律客觀:
《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 訴訟時效期間 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