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買房“假離婚”,小心假變真時人財兩空
夫妻離婚:假離婚買房變真離婚
近日,南陽一對夫婦為了買房假裝辦理 離婚手續,但事后男子卻假戲真做,假離婚變成了真離婚。其實假離婚是屬于違規行為,也是需要接受法律的懲罰的。
南陽夫婦為了買房“假離婚” 結果假戲真做變成真離婚
了買房“假離婚”,弄假成真怪誰?
南陽市臥龍區的李女士,為了二套房貸款利率和首付低一些,與老公商議辦個“假離婚”,誰知道離婚之后,前夫假戲真做,不準備與李女士復婚了,弄假成了真,“假離婚”變真離婚,這事兒該怪誰?
“這種事情并不少見。”記者從一家房產中介了解到,限購限貸政策之后,不管是為了購買二套房、三套房投資,還是為了小房子置換大房子,為了享受首套房的利率和首付優惠,不少夫婦會選擇先辦理離婚手續,將房子過戶到其中一人名下,另一人名下無房,以單身的名義再另行買房。
“別惹我生氣哦,小心我不要你了,現在房子可都在我名下!”在辦理買房手續過程中,不乏有“夫婦倆”這樣開玩笑。“我們真的‘假離婚’了!”
“假離婚”之所以要加個引號,因為在法律從業者的眼里,是沒有“假離婚”這個概念的。即便夫妻雙方在離婚之初為了某種目的,協商決定,先辦離婚手續,實現目的之后復婚,但在這個過程中,離婚就是離婚,至于是不是一定要復婚,就要看對方的誠意了。
很多夫妻并不是真心愿意離婚的,只是為了買房子優惠,但當雙方到民政局協議或者到法院起訴離婚的時候,這個過程是沒有假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均為“不可逆操作”。
假離婚買房有哪些法律后果?
假離婚不僅是對法律的不尊重、對婚姻的褻瀆,其隱含的法律風險亦不可小覷。法律上并沒有假離婚的概念,只要婚姻雙方當事人依法辦理了離婚登記手續,婚姻關系即宣告解除,所以假離婚所形成的法律后果與真離婚完全一致,很容易造成人財兩空的局面。
假離婚是違反法律的欺詐行為,如確有證據證明是假離婚,因此而取得的按揭貸款購房資格不受法律保護。同時,婚姻關系必須基于雙方自愿而進行結婚登記和離婚登記,如已經辦理離婚登記,沒有法定證據支持撤銷登記,或者又一方不愿意復婚的,則婚姻關系不能恢復。
所以大家不要為了買房就隨便離婚,大家要尊重自己的感情,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婚姻,畢竟金錢沒有可以繼續去賺,但是感情沒了就再也找不到原來的愛人了。
夫妻為買房假離婚 “假離婚”后人財兩空值嗎
假離婚的法律風險是很大的,因為假離婚的實質是為了逃避法律責任,在此過程中當事人很可能通過制作各種虛假協議或者對自己的財產進行虛假申報,不僅損害債權人、受害人的合法權益,更是對國家社會經濟秩序造成不應有的傷害。一旦被查處,輕則賠償損失,重則被追究刑事責任。
其實沒有所謂的假離婚,法律上是真離婚,在夫妻雙方看來是"假離婚",但從法律上看,在夫妻雙方辦理了離婚登記手續或者離婚裁判文書生效后,原夫妻雙方不再是一個家庭,而是變為兩個獨立的家庭。只要在形式上符合新政的要求,就應享受房產新政關于購買首套房屋的優惠政策,從而達到了規避政策的目的。
一方面,假離婚可能假戲真做,導致家庭的破裂,財產遭受損失。因為夫妻雙方只要履行了離婚的法律程序,離婚便具有法律效力。用于買房的錢等財產在離婚前還是夫妻的共同財產,"假離婚"之后將變成一方的個人財產,另外一方當事人就難以控制該部分財產。一旦有一方不愿意復婚,因離婚而帶來的財產損失將無法挽回。
為購房假離婚有風險 說不定人財兩空!
購房假離婚存在風險,可能會導致人財兩空的情況。
首先,假離婚本身就是一種不道德、不合法的行為,違反了婚姻的法律和道德規范。如果為了購房而選擇假離婚,不僅會對個人的婚姻關系產生負面影響,而且可能會涉及到欺詐行為,帶來法律糾紛和財務風險。
其次,假離婚購房還可能會帶來財務風險。在離婚后,如果一方不履行協議,另一方就無法通過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的權益。此外,如果購房后雙方復婚,那么房屋的歸屬權也可能引發爭議,甚至導致雙方再次離婚。
此外,假離婚還可能對個人的社會信用產生負面影響。一旦被發現,可能會受到法律制裁,甚至被列入信用黑名單,對日后的生活和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購房假離婚存在較大的風險,可能會對個人的婚姻關系、財務狀況和社會信用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建議購房者應該通過合法、合規的方式來購買房產,避免采取不正當手段來獲取利益。
為購房假離婚有風險 說不定人財兩空!
房子的增值,讓大家意識到“錢放在手里會貶值,存錢不如囤房”。不少夫妻為了避開限購再買一套房,或者為了避開限貸享受首套房首付政策,不惜假離婚。然而,現實中,不少夫妻卻是弄假成真,最后人財兩空。還有的夫妻雖然離婚了,但房子也沒有買成。還有的雖然買了房子,但又出現了不少新的問題。來看看假離婚到底有哪些風險。
1、“假離婚”變真離婚
去年10月,蔣女士將前夫韓先生起訴至法院,要求分割韓先生名下的一處房產。蔣女士認為,她與韓先生是為規避限購政策辦理了“假離婚”,離婚后并未分居,直到不久前兩人發生矛盾才正式分手。她主張,韓先生名下的三居室雖然是辦理“離婚”后韓先生以個人名義購買并辦理貸款手續,但首付款是兩人共同支付,貸款也是共同償還,因此房子應屬于兩人共同財產。
然而,庭審中蔣女士未能就“假離婚”充分舉證,也沒能證明她曾參與出資購房,且二人在《離婚協議》中已對財產進行了分割。因此,法院無法采信蔣女士所述情況,無法支持她要求分割前夫韓先生離婚后所購三居室房屋的主張。
雖然夫妻兩人約定的是假離婚,但兩人既然領了離婚證,從事實和法律層面來看,就是真離婚。
2、年紀太大 離了可能也“白搭”
小夫妻假離婚買房,弄假成真的案例太多。有些小夫妻不愿意去冒這個險,但又想鉆個空子享受首套房的優惠,于是由長輩出面,老爸老媽假離婚買房。
年紀大的人買房,想獲得首套房貸款的待遇并不容易。房貸的最長年限可以達到30年,但個人的貸款年限受到貸款人年齡的影響。貸款人年齡越大,可貸款的年限就越短,貸款的壓力也就越大。年齡如果太大且還款能力不佳,銀行很有可能拒貸。
當然,也有人通過增加共同貸款人來解決這一問題,即以假離婚的父母中任意一方的名義貸款買房,在共同還款人中加上子女的名字。但也使父母和子女之間因房屋產權出現糾紛,或繼承人之間因遺產處理問題發生糾紛的幾率大大增加。
3、貸款額度 不是你想要就會有
用假離婚來購買超出限額的房產或是獲得貸款優惠,結婚協議上往往會出現一方“凈身出戶”的情況。比如為了讓丈夫名下無房,符合首套房的優惠條件,小夫妻兩個的離婚協議上注明房子票子車子孩子全歸女方,男方名下啥財產沒有了。這種情況丈夫買不買得了房子還真不一定呢,因為還貸能力是銀行審批貸款時考慮的核心問題,沒有財力很可能讓銀行拒絕放貸。
4、假離婚后復婚 婚后財產有可能變成一方的個人財產
前一段婚姻法律關系解除時,歸屬于一方的財產,復婚時已作為一方的婚前財產,而不再是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一方離婚后,復婚前購置的財產很有可能變成一方的個人財產,從法律上來看,已經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了。
假離婚買房,很多人的重點都放到了“買房”上面,卻沒有考慮到后面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沒有認真仔細地考慮其后果。假離婚買房,還得三思而后行。
(以上回答發布于2018-02-0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準)
假離婚買房有風險! 當心一不小心人才兩空
如今購房的家里加大,購房者為了在買二套房時,省點稅費就與愛人假離婚。殊不知,這種做法有風險,一個不小心就會假戲真做,落得人財兩空的局面,后悔都來不及了。
為買房假離婚 屬于有效行為
假離婚買房指夫妻一方或者雙方本無離婚的真實意思,但是因為想要在買房的時候省稅費或方便貸款而假離婚。
假離婚常見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謀離婚,另一種是欺詐離婚。通謀離婚,是指婚姻當事人雙方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串通暫時離婚,等目的達到后再復婚的離婚行為。在房產交易過程中,假離婚買房的常用方式就是通謀離婚,這是一種虛假的離婚方式。
從法律角度上面,政策很難阻止假結婚買房的行為。因為《婚姻法》規定,雙方都是自愿離婚,不管出于何種目的,他們的離婚行為都是有效的,法律也沒有禁止性規定。如果他們為了買房離婚,工作人員也無權干涉,即使發現是假離婚,最多規勸,而無法拒辦或給予行政處罰準予離婚。只要是雙方自愿、手續齊全,工作人員都要依法辦理。
假離婚買房有風險 當心人財兩空
有不少律師曾經說過,在他們曾經辦理的很多實際案例中,有不少“假離婚”弄假成真,最終沒有復合,同時在“離婚”時約定把房產歸屬一方所有,另一方弄巧成拙“人財兩空”。由此可見,以“假離婚”來規避購房政策對夫妻中沒有房產的一方存在重大的法律風險,如果假戲真做,那么無房產一方將很難得到補償,其應有的財產份額將很可能損失。
如果離婚雙方在離婚時簽訂補充協議,并且對房屋權屬問題進行約定,也是沒有用的,因為這份補充協議不具有對抗效力,其中一方的權益很難得到充分保障。
因此,離婚時夫妻雙方應該注意,萬一夫妻一方離婚后不肯復婚,弄假成真,那將會導致矛盾產生,將會涉及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孩子的撫育與探視等一系列問題。
(以上回答發布于2017-09-1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準)
為買房假離婚有風險嗎?
你問我為買房假離婚的風險有多大,我會告訴你很大,很大。
由于國家為了遏制房價,因此出了限購令,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有人囤積居奇,大量囤積房產,造成房價居高不下,影響真正購房人的利益,同時也是為了進一步的規范房地產行業。但是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限購我離婚。離婚之后我就可以多買套房了吧,但是,假離婚有風險夫妻們需謹慎吶。
下面讓我們來細數一下假離婚的風險吧。
首先,由于你假離婚的方式去購買房產,已經遭到了曝光,許多單位或者是銀行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會對離婚雙方進行深入調查,。如果一旦發現你們假離婚,就是為了買房,買房之后又恢復婚姻的話,就很有可能受到有關部門的懲罰喲,而且這種行為屬于投機取巧了,也特別影響你的個人信譽。
其次,有些人實際上是為了拿假離婚來哄騙自己的配偶,讓他跟自己離婚,一旦離了婚,你們走完了法律程序,對方不想跟你復婚,你只能麻爪了,哭都找不著地方,就算你告他,這場官司也不會贏的,因為你們是協議離婚了呀,法律上完全合法,你拿什么去告他呢?
我從前閱讀過一本叫做《魚腸劍》的小說,我們都知道魚腸劍實際上是一把兇器。傷人傷己,以魚腸劍作為小說的名字,實際上就是諷刺小說當中的女主角,那就是自己作死型的。文中并不是為了多買一套房兒才假離婚的,實際上是因為他們都在大學工作,可是如果不離婚,他們只能夠分的一套房產,如果離婚之后,每個人都能分的一套房產,這樣不就屬于空手白套了一套房子嗎?
于是女主角就非要跟她的丈夫假離婚,一開始她的丈夫并不同意,但是后來受不住她軟磨硬泡,所以同意了她的做法,但是后來又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你離婚之后,學校也怕你是為了騙房子呀,所以就規定,必須有一個人要結婚,這樣才能夠洗清嫌疑,于是女主角又開始作了,她找到了她認識的一個女性朋友,讓她跟自己丈夫假結婚。
剛開始的時候那個女生和丈夫還比較尷尬,互相也很克制,但是由于長時間的接觸,女生和丈夫終于滾做了一團,發生了一些羞于啟齒的關系,而且到后來女生還懷了孩子,而女主角和丈夫也生了一個女兒,那么廣大網友想一下,放在你身上,你如何選擇呢?
所以她的丈夫拒絕跟女生離婚,可以說,女主角雖然得了一套房產,但是卻失去了自己的婚姻,也失去了自己的女兒。可笑,可憐,卻也可恨,可悲。
我也愛錢,我也希望我的資產能夠越多越好,做一個俗世當中的凡人,我認為這沒有什么可恥的,只不過我信奉的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會通過我的努力去獲取我想要的,撈偏門的事兒我不干。所以無論出于什么樣的原因,希望那些假離婚的夫妻能夠深思熟慮,將最壞的情況全都考慮明白,在做出決定也不遲。
假離婚買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假離婚買房要慎重
在限購政策的約束下,越來越多的人為了能夠多買一套房而選擇假離婚或者假結婚,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卻落得個人財兩空的下場,所以,實際上不論是假離婚還是假結婚,都是有很大風險的,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考慮。
還記得在兔年的春晚上,黃宏、陳數和孫濤就上演了一場夫妻為了能夠分到單位獎勵的房子而假離婚的鬧劇。在小品中,黃宏飾演的丈夫和陳數飾演的妻子為了那套房子可謂是百般折騰,可是最后依舊沒能得到房子,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局面,卻也悟出了真感情才是硬道理。由此可見,假離婚買房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傷了感情不說,還可能無法達到買房的目的。
那么,假離婚買房究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 假離婚買房可能會引來官司
很多人都覺得假離婚是一件小事,無非就是兩個人去查一下征信記錄,看看對方名下有沒有貸款記錄,之后就拿著相關證件到民政局去辦理離婚手續,再去房管局辦理更名手續,然后由沒有貸款記錄的一方去購買新的房子,并辦理銀行貸款,等拿上了銀行的貸款就復合。
可是,實際上假離婚買房并沒有這么簡單,虛假離婚其實就是一種無視國家法律的行為,而假離婚買房可能就會構成欺詐的行為,這時就會為當事人引來官司,最后不僅要接受法律的制裁還留下了不良的記錄。
2、 假離婚買房可能會假戲真做
雖說假結婚是當事人在雙方共同商議互通的情況下才辦理的,但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對方心里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你是不會清楚知道的,這就可能會發生讓假離婚變成真離婚的情況。比如,夫妻二人婚后生活平淡,男女雙方中的一方已經萌生了離婚的想法,而對方毫不知情,此時,欲離婚的一方便會提出假離婚買房,等到離婚手續辦理完畢之后,便翻臉不認人,讓另一方白白蒙受損失。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其實還是有挽回損失的余地的。一般來說,虛假離婚必須滿足離婚條件,如果假離婚后,男女雙方都未與第三人結婚,那么假離婚便會失效,但若是其中一方已經與第三人結婚,那就沒有辦法了,所以要慎重。
(以上回答發布于2016-01-1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