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抽逃出資怎么起訴(股東抽逃出資的認定標準)
抽逃出資罪立案標準
抽逃出資罪立案標準,具體包括:
1、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超過法定出資期限,虛假出資或者公司成立后進行抽逃出資行為,數(shù)額達到30萬元以上,并占其應繳出資數(shù)額60%以上的行為;
2、股份有限公司發(fā)起人、股東虛假出資或抽逃出資,數(shù)額在300萬元以上。并占其應繳出資數(shù)額30%以上的。又或者是造成公司、股東、債權人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累計數(shù)額達到了10萬元至50萬元以上;
3、雖未達到前面所述的數(shù)額標準,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屬于違法犯罪行為。具體包括了:行為人的行為致使公司資不抵債,或者無法正常經(jīng)營的;公司發(fā)起人、股東進行合謀虛假出資、抽逃出資行為的;行為人兩年內(nèi)因虛假出資、抽逃出資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再犯同樣行為的;行為人利用虛假出資、抽逃出資所得資金,進行違法活動。
公司發(fā)起人或股東抽逃出資的行為方式一般有以下五種:
1、偽造虛假基礎關系,公司與股東的買賣關系,公司將股東的注冊資金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2、通過對股東提供抵押擔保而變相抽回出資;
3、將注冊資金的非貨幣部分,如建筑物、廠房等在驗資完畢后,將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4、抽走貨幣出資,以其他未經(jīng)審計評估且實際價值明顯低于其申報價值的非貨幣部分補帳,以達到抽逃出資的目的;
5、控股股東利用其強勢地位,強行將注冊資金的貨幣出資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綜上所述,抽逃資本罪是指公司發(fā)起人、股東違反公司法規(guī)定,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資,數(shù)額巨大、后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行為。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條
【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公司發(fā)起人、股東違反公司法的規(guī)定未交付貨幣、實物或者未轉移財產(chǎn)權,虛假出資,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資,數(shù)額巨大、后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虛假出資金額或者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股東抽逃資金怎么維權
法律分析:股東抽逃出資的形式大致有如下幾種:
(1)股東通過其控制的其他民事主體與公司之間的關聯(lián)交易,增加交易成本,變相獲得公司財產(chǎn)或偽造虛假的基礎交易關系,如公司與股東間的買賣關系,公司將股東注冊資金的一部分劃入股東個人所有;
(2)將注冊資金的非貨幣部分,如建筑物、廠房、機器設備、工業(yè)產(chǎn)權、專有技術、場地使用權在驗資完畢后,將其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3)違反《公司法》第166條規(guī)定,未提取法定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或者制作虛假財務會計報表虛增利潤,在短期內(nèi)以分配利潤名義提走出資;
(4)抽走貨幣出資,以其它未經(jīng)審計評估且實際價值明顯低于其申報價值的非貨幣部分補賬,以達到抽逃出資的目的;
(5)公司回購股東的股權但未辦理減資手續(xù);
(6)通過對股東提供抵押擔保而變相抽回出資等;
(7)股東通過虛假訴訟形式,抽逃公司資產(chǎn);
(8)股東以公司名義向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等提供借款而不索還等形式,抽逃公司資產(chǎn);
(9)脫殼經(jīng)營,即股東利用公司外殼進行脫殼經(jīng)營,從事違法行為損害合法債權人利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要求股東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六十六條 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guī)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
公司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后,經(jīng)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后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后所余稅后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guī)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guī)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guī)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guī)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
抽逃出資追訴時效怎么確定
一、抽逃出資追訴時效怎么確定
1、抽逃出資不適用追訴時效。權力被侵害人可以隨時起訴。股東存在抽逃出資行為時,債權人起訴股東沒有時效限制,股東不能以訴訟時效為由進行抗辯,法院一般是不支持的。
2、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二條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以相關股東的行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損害公司權益為由,請求認定該股東抽逃出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制作虛假財務會計報表虛增利潤進行分配;
(二)通過虛構債權債務關系將其出資轉出;
(三)利用關聯(lián)交易將出資轉出;
(四)其他未經(jīng)法定程序將出資抽回的行為。
第十四條
股東抽逃出資,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其向公司返還出資本息、協(xié)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公司債權人請求抽逃出資的股東在抽逃出資本息范圍內(nèi)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shù)牟糠殖袚a充賠償責任、協(xié)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抽逃出資的股東已經(jīng)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抽逃出資的追訴標準是什么
抽逃出資的追訴標準如下:
1、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抽逃出資數(shù)額在三十萬元以上并占其實繳出資數(shù)額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發(fā)起人、股東抽逃出資數(shù)額在三百萬元以上并占其實繳出資數(shù)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2、造成公司、股東、債權人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累計數(shù)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股東抽逃出資如何舉證
法律主觀:
股東抽逃出資可以去市場監(jiān)管部門舉報,也可以起訴,如果有犯罪行為的,也可以報警。 抽逃注冊資本屬于違法犯罪行為,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這不僅侵犯了公司的利益,而且可能侵犯公司以外第三人的利益,情節(jié)嚴重的還構成犯罪。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條【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公司發(fā)起人、股東違反公司法的規(guī)定未交付貨幣、實物或者未轉移財產(chǎn)權,虛假出資,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資,數(shù)額巨大、后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虛假出資金額或者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如何起訴股東承擔公司債務
法律主觀:
很多公司、企業(yè)經(jīng)營者知道“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中的“有限”意味著股東只在出資范圍內(nèi)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但是股東承擔有限責任是以股東依法出資、依法經(jīng)營公司為前提的,如果存在法定情形,股東不以出資為限,應對公司債務承擔法律責任。1、虛假出資《公司法》第28條: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guī)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chǎn)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chǎn)權的轉移手續(xù)。股東不按照前款規(guī)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公司法》第30條: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后,發(fā)現(xiàn)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chǎn)的實際價額顯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2、出資不到位《公司法解釋二》第22條:公司解散時,股東尚未繳納的出資均應作為清算財產(chǎn)。股東尚未繳納的出資,包括到期應繳未繳的出資,以及依照公司法第二十六條和第八十條的規(guī)定分期繳納尚未屆滿繳納期限的出資。公司財產(chǎn)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債權人主張未繳出資股東,以及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或者發(fā)起人在未繳出資范圍內(nèi)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3、抽逃出資《公司法》第35條: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公司法》第115條: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過子公司向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提供借款。《執(zhí)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試行)》第80條:被執(zhí)行人無財產(chǎn)清償債務,如果其開辦單位對其開辦時投入的注冊資金不實或抽逃注冊資金,可以裁定變更或追加其開辦單位為被執(zhí)行人,在注冊資金不實或抽逃注冊資金的范圍內(nèi),對申請執(zhí)行人承擔責任。股東抽逃出資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股東通過其控制的其他民事主體與公司之間的關聯(lián)交易,增加交易成本,變相獲得公司財產(chǎn)或偽造虛假的基礎交易關系,如公司與股東間的買賣關系,公司將股東注冊資金的一部分劃入股東個人所有;(2)將注冊資金的非貨幣部分,如建筑物、廠房、機器設備、工業(yè)產(chǎn)權、專有技術、場地使用權在驗資完畢后,將其一部分或全部抽走;(3)違反《公司法》第166條規(guī)定,未提取法定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或者制作虛假財務會計報表虛增利潤,在短期內(nèi)以分配利潤名義提走出資;(4)抽走貨幣出資,以其它未經(jīng)審計評估且實際價值明顯低于其申報價值的非貨幣部分補賬,以達到抽逃出資的目的;(5)公司回購股東的股權但未辦理減資手續(xù);(6)通過對股東提供抵押擔保而變相抽回出資等;(7)股東通過虛假訴訟形式,抽逃公司資產(chǎn);(8)股東以公司名義向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等提供借款而不索還等形式,抽逃公司資產(chǎn);(9)脫殼經(jīng)營,即股東利用公司外殼進行脫殼經(jīng)營(當公司經(jīng)營陷入困境后,股東將原公司的主要人、物、財從公司脫離出來另外組成一個新公司,并將原公司的主要業(yè)務轉入新公司,原公司完全成為一個“空殼”,新公司完全不承擔原公司行為產(chǎn)生的責任,卻實際上利用原公司的資產(chǎn)在運作),從事違法行為損害合法債權人利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要求股東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4、公司清算未依法履行通知和公告義務《公司法》第185條: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nèi)通知債權人,并于六十日內(nèi)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應當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nèi),向清算組申報其債權。《公司法解釋二》第11條:公司清算時,清算組應當按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條的規(guī)定,將公司解散清算事宜書面通知全體已知債權人,并根據(jù)公司規(guī)模和營業(yè)地域范圍在全國或者公司注冊登記地省級有影響的報紙上進行公告。清算組未按照前款規(guī)定履行通知和公告義務,導致債權人未及時申報債權而未獲清償,債權人主張清算組成員對因此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5、執(zhí)行未經(jīng)確認的清算方案《公司法解釋二》第15條:公司自行清算的,清算方案應當報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確認;人民法院組織清算的,清算方案應當報人民法院確認。未經(jīng)確認的清算方案,清算組不得執(zhí)行。執(zhí)行未經(jīng)確認的清算方案給公司或者債權人造成損失,公司、股東或者債權人主張清算組成員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6、股東未在法定期限內(nèi)進行清算《公司法》第180條: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一)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營業(yè)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xiàn);(二)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解散;(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四)依法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三條的規(guī)定予以解散。《公司法》第183條: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規(guī)定而解散的,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xiàn)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組由董事或者股東大會確定的人員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的,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該申請,并及時組織清算組進行清算。《公司法解釋二》第18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未在法定期限內(nèi)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導致公司財產(chǎn)貶值、流失、毀損或者滅失,債權人主張其在造成損失范圍內(nèi)對公司債務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因怠于履行義務,導致公司主要財產(chǎn)、賬冊、重要文件等滅失,無法進行清算,債權人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上述情形系實際控制人原因造成,債權人主張實際控制人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7、股東怠于履行義務,致無法進行清算《公司法解釋二》第18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未在法定期限內(nèi)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導致公司財產(chǎn)貶值、流失、毀損或者滅失,債權人主張其在造成損失范圍內(nèi)對公司債務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因怠于履行義務,導致公司主要財產(chǎn)、賬冊、重要文件等滅失,無法進行清算,債權人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上述情形系實際控制人原因造成,債權人主張實際控制人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8、公司解散后惡意處置公司財產(chǎn)《公司法解釋二》第19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以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惡意處置公司財產(chǎn)給債權人造成損失,或者未經(jīng)依法清算,以虛假的清算報告騙取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法人注銷登記,債權人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9、提供虛假清算報告騙取公司注銷《公司法解釋二》第19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以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惡意處置公司財產(chǎn)給債權人造成損失,或者未經(jīng)依法清算,以虛假的清算報告騙取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法人注銷登記,債權人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10、股東在辦理注銷登記時承諾清償債務《公司法解釋二》第20條:公司解散應當在依法清算完畢后,申請辦理注銷登記。公司未經(jīng)清算即辦理注銷登記,導致公司無法進行清算,債權人主張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以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對公司債務承擔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公司未經(jīng)依法清算即辦理注銷登記,股東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時承諾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債權人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11、股東在清算或注銷過程中有其他過錯《公司法解釋二》第23條:清算組成員從事清算事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公司章程給公司或者債權人造成損失,公司或者債權人主張其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12、公司被撤銷、注銷或歇業(yè)后,股東無償接受公司財產(chǎn)的《執(zhí)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試行)》第81條:被執(zhí)行人被撤銷、注銷或歇業(yè)后,上級主管部門或開辦單位無償接受被執(zhí)行人的財產(chǎn),致使被執(zhí)行人無遺留財產(chǎn)清償債務或遺留財產(chǎn)不足清償?shù)模梢圆枚ㄓ缮霞壷鞴懿块T或開辦單位在所接受的財產(chǎn)范圍內(nèi)承擔責任。13、一人公司與股東財產(chǎn)混同《公司法》第63條: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chǎn)獨立于股東自己的財產(chǎn)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14、股東過度控制、濫用公司人格行為《公司法》第20條: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yè)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chǎn),享有法人財產(chǎn)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chǎn)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
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