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協議的效力是什么(口頭協議的效力認定)
口頭協議的效力是什么
法律主觀:
口頭協議的效力是合法的,但是相對于書面協議其效力性較低,主要依雙方當事人都能恪守承諾、履行合同義務來完成合同的履行。口頭協議是指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采用口頭約定的方式訂立合同。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口頭約定有法律效力嗎
口頭協議一般是有效的,當事人雙方沒爭議并且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權利義務,該口頭協議有效。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關鍵是協議內容。法律規定,口頭協議與書面協議一樣具同等法律效力,同樣受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制約和保護,其合法性沒有問題。
【法律分析】
口頭協議雖然符合相關規定的有效,但是從證據的角度,口頭協議比較難以證明,其真實性難以確定,對于通過法院訴訟解決糾紛的,往往會由于無法舉證而無效。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余形式。只要是真實意思的表示,不存在受到欺詐、脅迫等依法應認定為無效或可撤銷、可變更民事法律行為的情形下,且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其口頭承諾的內容,該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口頭協議也是合同的一種表現形式,如果雙方都認可的口頭協議,在法律上認定為有效,但如果一方違約,主張一方的舉證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口頭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訂立合同的形式可以是書面的方式,也可以是口頭合同。口頭合同比起書面合同簡便易行,只要法律沒有規定一定要訂立書面合同,而口頭合同只要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也同樣是有效的。法律規定必須采用書面協議的有:建設工程合同、房屋銷售合同等,如果這類合同采取口頭約定的形式是無效的,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合同應是雙方當事人意思一致,相關法律沒有禁止合同以口頭形式作出,那么口頭合同就應當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租賃期限超過六個月應當簽定書面合同,否則很難保障雙方權益。口頭租賃合同如果雙方都按口頭約定履行有效,如果有一方反悔不承認、另一方能舉證證明口頭約定內容的也有效。但口頭約定的合同如果是超過六個月以上的應視為不定期租賃,雙方都有權隨時解除合同,只是要在合理的時間內提前通知對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特定形式的,應當采用特定形式。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口頭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口頭合同有法律效力。
口頭合同,只要其內容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1、一方沒有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雙方不是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雙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沒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4、訂立合同的主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
5、意思表示真實,這個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
訂立口頭合同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有充分的證人證言、錄音資料等證明口頭合同的真實存在;口頭合同畢竟沒有有形的載體可以完整的再現協議,一旦一方矢口否認口頭合同的存在,那是很難舉證的。所以哪怕關系再好,訂立口頭合同的開始就要注意到證據收集的問題;
2、口頭合同具有與書面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
3、盡管口頭合同較之書面合同簡單快捷,但是因為難以舉證的問題也更容易出現合同糾紛,所以建議還是要盡量訂立書面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口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口頭合同也有法律效力。只要合同是具有行為能力人真實的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無論是什么形式,合同都有效。
口頭協議是協議的一種,但有其非常明顯的局限性,它是指不用書面的形式,通過口頭達成的協議,這種協議一般是有法律效應的。口頭協議與書面形式的合同相對應。法律規定有些種類的合同是必須用書面方式簽定的,否則一定要有第三方當事人證明或口供。
口頭協議,只要其內容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一方沒有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雙方不是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雙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沒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合同的主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意思表示真實,這個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
主張方敗訴的原因大多是因為舉證困難,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證據種類、證人證言,以及約定合同時的錄音、錄像都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原告方在舉證時,首先應該證明自己已經完成了合同中約定的內容。口頭協議產生糾紛,在協商解決階段,利益受損方的證據搜集是關鍵。
親友之間口頭約定金額較大的借款合同,如果礙于情面僅進行口頭協議,又缺乏第三人在場,最好能夠妥善保存好銀行提供的各種票據,盡量避免使用現金支付。
口頭協議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口頭協議也是合同形式中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口頭協議是協議的一種,但有其非常明顯的局限性,它是指不用書面的形式,通過口頭達成的協議,這種協議一般是有法律效應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
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口頭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口頭協議一般是有法律效應的。
一、口頭協議的概念
口頭協議是協議的一種,但有其非常明顯的局限性,它是指不用書面的形式,通過口頭達成的協議,這種協議一般是有法律效應的。
口頭協議與書面形式的合同相對應。法律規定有些種類的合同是必須用書面方式簽定的,否則一定要有第三方當事人證明或口供。
二、口頭協議的效力
1、口頭協議也是合同形式中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關于“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的規定,人們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合同外,均可采用口頭形式訂立合同或協議。
2、口頭協議,只要其內容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一方沒有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雙方不是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雙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沒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合同的主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意思表示真實,這個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
擴展資料:
口頭協議的注意事項
1、產生糾紛的舉證
主張方敗訴的原因大多是因為舉證困難,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證據種類、證人證言,以及約定合同時的錄音、錄像都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原告方在舉證時,首先應該證明自己已經完成了合同中約定的內容。口頭協議產生糾紛,在協商解決階段,利益受損方的證據搜集是關鍵。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4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查借貸案件時,應要求原告提供書面證據;無書面證據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證據。
所以,口頭約定一旦訴至法院,主張方要提供當時發生合同約定行為的證據,這類案件由于證人證言的隨意性很大,很難予以采信,這時就需要主張方提供當時履行合同時的間接證據,雙方履行口頭合同時,往來的傳真、電子郵件、票據、電話錄音、聊天記錄等。
2、實踐中規避風險
在親戚和朋友之間,如果有口頭協議的經濟交換,按照人民的習慣,通常沒有書面協議。 因此建議,對于這種口頭協議,首先要仔細選擇合同對方,重點關注其誠實信用狀況,進行資產檢查;
第二,應該找到一個共同的親戚或一個不感興趣的關系。 三人將在三方面前進行口頭磋商。 第三,如果發現另一方未來可能難以履行合同,最好要求另一方提供擔保人。
第四,在履行合同期間,還要注意對方的發展。 并留下相關證據;第五,對于涉及重大利益的合同,最好以書面形式簽署,以避免潛在的道德風險。
如果雙方通過口頭協議進行長期合作,他們可以在隨后履行口頭合同時以書面形式,電子郵件,傳真等方式進行溝通。 這些文件,信件,意見和信息溝通也將成為口頭合同的有用補充證明。
如果親友之間存在大量的貸款合同,如果只有口頭協議而且沒有第三方存在,最好妥善保管銀行提供的各種賬單,避免使用現金支付。
3、不宜采用口頭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技術手段的提高,雙方通過電子郵件和QQ聊天簽訂的合同也可視為書面合同。 “合同法”第11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信件和數據。 消息(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可以明確地表示所包含內容的形式。
與口頭協議相比,書面合同具有明確的雙方約定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記錄,可以促使當事人及時履行合同義務。 當合同糾紛發生時,也很容易區分責任,正確和及時 解決爭論。
在實踐中,通常存在與大量主題,復雜合同內容和長期表現的合同關系。 為謹慎起見,必須以書面形式作出結論。 法律明確規定了案件1涉及的技術合同,保險合同和傭金等。代理合同,建設工程合同和運輸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合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口頭協議
口頭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主觀:
口頭合同有法律效力。口頭合同是指雙方當事人以談話、電話等口頭形式對合同內容達成一致的協議,無任何書面或其他有形載體表現內容。訂立口頭合同時,只要其內容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依法成立即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
法律客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第四百六十九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口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口頭合同有法律效力。如果協議雙方當事人都信守承諾,那么合同就可以順利履行,但是如果其中有一方反悔或不遵守約定了,那么就可能造成合同不能履行。
《民法典》56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其它形式。法律規定使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其規定。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其它形式,法律規定使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其規定。只要第三方代表是真實意思的表示,不存在受到欺詐、脅迫等依法應認定為無效或可撤銷、可變更民事法律行為的情形下,且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其口頭承諾的內容,該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
口頭形式的合同是指當事人以直接對話的方式或者以通訊設備如電話交談訂立合同。它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與人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如在自由市場買菜、在商店買衣服等。合同的口頭形式,無須當事人約定。凡當事人無約定或法律未規定特定形式的合同,均可以采取口頭形式。
口頭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口頭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口頭協議的合同是有效的。根據規定,合同訂立的方式除了有書面訂立之外,也可以使用口頭形式訂立合同。只要雙方當事人是出于真實的意思表示,那么即使是口頭協議也具有合同效力。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二、合同違約該賠償的方式有哪些
合同違約該賠償的方式有:
1、實際履行,一方當事人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可要求其履行;
2、采取補救措施;
3、賠償損失;
4、支付違約金,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未約定則不產生違約金責任;
5、定金罰則,如果同時約定定金和違約金,當事人可選擇適用其一。
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