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不養婆婆犯法嗎(媳婦不愿意和婆婆在一起怎么辦)
媳婦不養婆婆違法嗎
法律分析:媳婦不贍養婆婆,這種行為不是違法的,從法律角度看,子女只有對父母有贍養義務,對其他人是沒有贍養義務的,并沒有哪一條明確法律規定兒媳有贍養婆婆的義務,但是,兒子對父母具有贍養義務,媳婦應當協助兒子履行贍養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兒媳不贍養公婆犯法嗎
兒媳不贍養公婆不犯法,因為根據法律規定,并沒有兒媳婦要給男方父母養老的規定,贍養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義務,不是兒媳婦的法定義務,兒媳婦不贍養男方父母的不犯法。兒媳對家公家婆沒有贍養的義務,但如果喪偶兒媳盡了贍養責任的,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
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法律上的父母子女關系分為兩種:
1、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包括父母與婚生子女及非婚生子女;
2、法律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包括養父母與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
顯然,兒媳對公婆、女婿對岳父母是沒有法律意義上的強制性的贍養義務的。因為兒媳、女婿通常也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繼承權,只是《民法典》中對喪偶兒媳在遺產繼承問題上有所涉及,但前提要有“喪偶”及其他條件。
2024年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規定,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所以,嚴格的講,兒媳不養公婆并不犯法,她有的只是協助贍養的義務。
法律設置成年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究其原因是因為父母在子女未成年時期撫養過他們。所以,你養我長大,我養你終老。這是一種權利、義務對等的表現。但是公婆不曾養育過兒媳,所以從法律上講,兒媳就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但是又基于和男方的夫妻關系,法律就分配了一個協助贍養的義務。
但是,家庭不只是講法的地方,更應該是體現親情和孝道的地方。如果公婆需要贍養,丈夫自己能力不夠,作為妻子如果拿法律作為擋箭牌拒絕伸出援手,那么勢必會影響夫妻感情和家庭合睦。夫妻雙方應該相互體諒,受益者懂得感恩,幫扶者寬容大度才會讓家更有家的味道。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條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兒媳婦不養婆婆犯法嗎
法律主觀:
《民法典》規定兒媳婦不給婆婆養老不犯法,因為其只有協助丈夫贍養老人的義務,并沒有獨立贍養老人的義務。成年子女對于父母有贍養義務,其中包括形成扶養關系的繼父母、養父母等。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條 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或者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兒媳婦不贍養公公婆婆犯法嗎
兒媳婦不贍養婆婆是不犯法的。
兒媳只有協助對方贍養父母的義務。成年子女對于父母有贍養義務,其中包括形成扶養關系的繼父母、養父母等。兒媳沒有義務贍養公婆,兒媳可以不贍養公婆。
從法律角度看,我們國家法律并沒有哪一條明確規定兒媳有贍養公婆的義務,不贍養公婆并不違反法律。而且兒媳在我國的家庭關系中,是沒有其法律地位的。在我國的法定繼承人的范圍中,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所調整的家庭關系主要有夫妻關系、父母子女關系、兄弟姐妹關系、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孫子女外孫子女的關系。由此可以看出,兒媳在我國的家庭關系中,是不具有法律地位的。贍養是在血緣和撫養關系的基礎上成立的一種回報式的義務。
贍養的含義基本上符合我們通常說的孝順,在我國法律中,沒有公婆對兒媳的撫養義務,也無兒媳對公婆的贍養義務,并且在非特定條件下兒媳對公婆遺產也無繼承權,聲討兒媳不贍養公婆不孝順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所以贍養人的配偶不是法定的贍養人。雖然法律規定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但協助的義務不是贍養義務,且此規定只適用于夫婦關系存續期間。若贍養人同其配偶解除婚姻關系,或者贍養人死亡,那么,配偶一方協助贍養的義務就自動解除了。
媳婦雖然并沒有在法律上規定了贍養義務,但是涉及到相關生活等情況,是需要按照家庭美德的有關情況來履行的,另外對于兒子是需要履行有關贍養義務的,如果拒不贍養的,是構成了遺棄行為的,嚴重的可以按照遺棄罪判決處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二十七條,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兒媳婦不贍養婆婆犯法嗎
法律主觀:
《民法典》規定兒媳婦不贍養婆婆是不犯法的,兒媳只有協助對方贍養父母的義務。成年子女對于父母有贍養義務,其中包括形成扶養關系的繼父母、養父母等。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兒媳不贍養公婆犯法嗎
【法律分析】
兒媳本來對公婆就沒有贍養義務,只有協助丈夫贍養父母的義務。成年子女對于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給予贍養費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父母是有權利向子女要求支付贍養費的,因此子女只有對父母有贍養義務,對其他人是沒有贍養義務的,媳婦不贍養公婆是合法的,只有丈夫對公婆有贍養義務。贍養,指子女或晚輩對父母或長輩在物質上和生活上的幫助。贍養扶助的主要內容是指在現有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子女在經濟上應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費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對父母應尊敬、關心和照顧。有經濟負擔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贍養時,都應依法盡力履行這一義務直至父母死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