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wkowa"></ul>
  • <ul id="wkowa"></ul>
    <ul id="wkowa"></ul><tr id="wkowa"></tr>
  • <strike id="wkowa"></strike>
  • 公司什么情況不能解除勞動合同(公司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員工)

    在線問法 時間: 2023.12.26
    108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包括什么法律分析: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在本單位連續 ...,(三)用人單位單方預告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0條和第41條,只有符合如下條件時,用人單位才可以單方預告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部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公司單方面解除勞動關系的行為是否合法?為什么?

    法律規定公司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否則的話就屬于非法解除勞動合同,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一、法律明確規定不得解除勞動合同但用人單位強行解除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2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2、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4、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5、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用人單位在法律規定的條件未滿足時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在相關條件滿足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分別協議解除勞動合同、單方即時解除勞動合同和單方預告解除勞動合同。

    (一)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6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打算協議解除勞動合同卻沒能與勞動者達成一致,則協議解除的條件不存在。如果此時用人單位強行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用人單位單方即時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在存在如下情況時用人單位可以單方即時解除勞動合同:

    1、在使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4、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26條第1款第1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三)用人單位單方預告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0條和第41條,只有符合如下條件時,用人單位才可以單方預告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部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4、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5、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6、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7、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三、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不符合法律規定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利,防止用人單位濫用解除合同的權利,用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遵循法律規定的程序。如果用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時不遵循法律規定的程序,其行為同樣構成《勞動合同法》第48條規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并因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40條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用人單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同時用人單位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應當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單位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則用人單位無須提前30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本人即可解除勞動合同。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包括什么

    法律分析: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公司可以隨便解除勞動合同嗎?

    公司不可以隨意解除勞動合同,只有在以下法定情形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過錯性辭退

    (1) 概要

    即在勞動者有過錯性情形時,用人單位有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過錯性解除勞動合同在程序上沒有嚴格限制。

    用人單位無須支付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若規定了符合法律規定的違約金條款的,勞動者須支付違約金。

    (2)適用情形

    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因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2、非過錯性辭退

    (1)概要

    即勞動者本人無過錯,但由于主客觀原因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下,履行法律規定的程序后有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非過錯性解除勞動合同在程序上具有嚴格的限制。

    具體是指:用人單位應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后,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1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

    (2)適用類型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注意以上每個條件之間的先后順序關系)

    公司不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1、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

    2、①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3、②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4、③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5、④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6、⑤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

    7、⑥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8、法律依據:

    9、《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這一規定明確了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前提。

    存在什么情況公司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二十六條和《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分別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非過錯性解除合同有三種情況: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勞動者生病是很正常的現象,沒有人會一輩子不生病,勞動者生病,就會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并不能解除合同,因為《勞動法》為勞動者設定了權益——生病可以享受醫療期,在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能解除合同。

    醫療期滿以后,如果勞動者還不能從事原工作,用人單位需要為其另外安排工作,如果勞動者還不能從事的話,法律就允許用人單位解除合同。在醫療期滿和醫療期滿之前,會發生雙方的權力轉換,醫療期滿之前是勞動者的權力,用人單位不可以解除合同,但是醫療期滿以后,如果勞動者還不能從事工作,那就轉換成用人單位企業的權力,也就是說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合同了。

    但這種解除合同的情況和企業因為勞動者有過錯而解除合同,性質是不一樣的。勞動者有過錯,是勞動者的主觀行為所導致的。而勞動者生病是客觀原因導致的,因此我國在設計用人單位的非過錯性單方解除權時,就要求用人單位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用人單位要提前三十天,書面通知勞動者,讓勞動者在解除合同之前有一個心理準備,以便他對解除合同以后的打算提前做出安排。

    第二,用人單位要向勞動者支付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2)非過錯解除合同是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整崗位后仍然不勝任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合同。

    在這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不是因為他消極怠工或經常違紀,而是他雖然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但就是不能完成工作,主要是因為能力不夠問題。也就是說,雖然他主觀上確實想好好做,但是客觀上能力有限,達不到工作的要求,所以這種情形劃分至非過錯解除合同的范圍內。

    員工能力不行,企業當然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其他國家都是如此操作的。但在我國,會盡量給勞動者提供比較好的保護,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讓勞動者失去工作。因此,《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都規定,如果員工不能勝任工作,企業不能隨意解除勞動合同,而是要給員工創造條件,比如培訓他,或者給他調整崗位,如果他還不能勝任工作,企業才可以解除合同,但是企業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員工,并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這種情況本來就是因為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而引起的,所以不能說是哪一方在主觀上有什么過錯,企業可以解除這種合同,但也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員工,而且必須支付補償金。

    一種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比較常見的例子如,有些企業同時生產十種產品,其中九種都很掙錢,只有一種產品已經滯銷,那么企業通常會停產這種產品,這樣與這種產品有關的所有工作崗位就沒有了,在這些崗位上工作的員工就無法繼續履行合同。

    這種情況出現后,企業不能馬上解除合同,而是應該與員工進行協商,變更不能履行的合同條款,如果雙方能夠達成一致,比如說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崗位,員工接受,那么就變更勞動合同里的工作崗位條款以后,繼續履行合同。如果企業提供的崗位員工不接受,即協商沒有達成一致,那么企業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

    《勞動合同法》的第四十條基本上把《勞動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三種非過錯性解除合同的情況照搬了過來,只有一處發生了變化,即《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出現了這三種非過錯性解除勞動合同情況中的任何一種時,企業都可以解除合同,但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如果企業想立即解除勞動合同,就要額外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作為未提前三十天通知的補償。

    《勞動合同法》增加這個規定,是便于企業的操作,因為在現實中,有可能發生這種情況:企業提前三十天通知員工后,員工很可能不會好好干活,甚至有個別員工記恨企業,做出破壞性的行為,給企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因此法律允許企業運用靈活的辦法,對于那些沒有問題的員工,當然可以提前三十天通知他;對于那些企業認為通知以后有風險的員工,可以當時通知,只要多付一個月的工資就可以了。

    裁員

    《勞動法》規定,有兩種情況出現時,企業可以裁員:第一種情況是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第二種情況是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確實需要裁員的。

    企業裁員要遵循法定程序:

    第一,企業必須提前三十天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

    第二,企業要聽取職工或者工會的意見。

    第三,企業要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然后才可以裁員。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基本上把《勞動法》規定的兩種可以裁員的情況,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

    第一,依照《企業破產法》進行重整的。這等同于《企業破產法》出臺之前的企業“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

    第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這與《勞動法》的規定完全一致。

    但是《勞動合同法》又增加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這里的轉產,通常是指企業本來生產一種產品,現在轉而生產另外一種產品,或者說本來是服務型企業,現在要轉變為生產經營型企業。

    轉產往往產生富余員工,因為跟原來的產品相關的崗位都沒有了,隨之而來的是配合生產新產品的新崗位。由于生產原來產品的員工不一定適合新產品的生產工作,于是,就出現了一些富余人員。對于這些富余人員,企業不可以直接裁員,首先要看轉產后,有沒有新的崗位可以提供給他們,如果他們適合做而且他們本人又同意的話,就不能裁員。如果沒有辦法提供新的崗位,或者提供了新崗位以后員工不干,這時就符合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要裁減人員的條件,企業可以裁員。

    也有很多企業出現重大的技術革新,技術進步后,自動化程度提高了,使用的勞動力數量就變少了,企業也會出現富余人員,這時企業的做法與出現前一種情況時相同。

    同理,經營方式調整后,企業的做法也和上述兩種情況相同。

    以上這些變化都屬于員工在訂立勞動合同時,發生了客觀情況的重大變化,或者說企業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摘自《勞動法》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摘自《勞動合同法》

    《勞動合同法》用列舉的方式,列舉了幾種企業需要裁員的情況,為了防止出現其他的類似情況,又增加了一個兜底條款,就是第四項,即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也可以裁員。

    在裁員的過程中,《勞動合同法》還對裁減人數做了界定。

    其第四十一條規定,企業出現上述情況,需要裁減二十人以上,或者是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企業要提前三十天向工會或全體員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要把裁員方案報告給勞動行政部門,然后企業才可以裁員。

    當然如果企業裁員不足二十人,而且所裁人數并不占員工總數的百分之十以上,就不需要經過這個程序。

    這里不排除有的企業想投機取巧,覺得經過這個程序比較麻煩,所以采用分批裁員的方式,比如原本打算裁三十五個人,今天裁十八個,一個月以后再裁十七個,這樣不足二十人的話就不用履行這個程序。其實,這樣做意義并不大,因為企業分批裁員,不需要履行這個程序,但是一個一個跟員工解除合同,也是一件很難的事。如果因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而制止勞動合同履行的話,企業還應與員工協商變更崗位,無法達成一致時才能解除合同,有時還不一定解除得了。而裁員是一個整體性的行為,只需要履行一個程序即可(即提前三十天向職工或者工會說明情況)。這個程序很簡單,只需把實際情況說明一下即可。聽取職工或者工會的意見,就是征詢一下他們的意見,但是企業不一定非按員工提的意見去做不可。最后,再把裁員方案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就可以裁員了。這里的報告不是需要勞動行政部門的事先核準,或者審批以后才可以裁員,只是備案。如此看來,這個程序其實是很簡單的。

    在裁員的過程中,企業應該將裁員的理由充分地告訴員工,求得員工的理解。此外,裁員的方案并非企業隨便制訂的,最好在企業內部,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民主程序后確定。因為裁員對于被裁的員工和留下的員工都有很大的負面效應,所以企業要盡量做到公平合理地裁員。

    企業應該把裁員方案交由員工討論,讓員工認為方案是公平的,然后再實施,這樣會贏得很多留下來的員工的贊成。但這并不意味著要把被裁的某個人交由員工討論,而是讓員工討論以什么樣的標準來裁員。至于最后落實到誰身上,不但不能討論,還要保密。

    裁員是具有很大風險性的行為,因為一部分員工離開,另一部員工會產生兔死狐悲的感覺,影響工作積極性。而且,企業裁員以后,余下員工的工作量就會提高。再加上企業的經濟效益本來就不好,也不可能說裁員以后,就能給余下的員工漲工資,甚至還有可能降工資。這種不利的局面,若得不到員工的配合,企業以后的工作是很難開展的。

    但是,企業要注意,《勞動法》第二十九條規定了有三種人屬于弱勢群體,這三種人分別是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這三種人相對于正常的勞動者是比較弱勢的,因此在解除勞動合同問題上,就采用了一種保護政策。這一問題我們在第五講中進行具體論述。

    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法定程序

    用人單位在具體解除合同的時候,還需要注意法定程序,否則容易引起糾紛。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糾正。用人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公司破產欠錢如何處理(對方公司破產了欠錢如何處理)

    公司破產債務如何處理法律主觀:公司破產了債務應當由公司全部財產償還。償還順序是:1、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2、破產企業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企業職工的權利首先應當得到保護,破產企業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應當優先支付,以保障廣 ...
    2023-12-04 12:48

    催收公司老板欠錢怎么辦(公司老板欠錢不給怎么辦)

    公司債務催收追討方法有哪些(一)追討公司債務的商務方法1、電話催收付款。電話催款人員應具備以下條件:一是專業知識,比如合同、付款條件、供應商和客戶的權利和義務等;二是談話技巧比如步驟、說話口氣、火候的掌握等。2、信函催收付款。信函催帳 ...
    2023-11-30 16:21

    沒有簽勞動合同解雇員工如何賠償怎么網上投訴(沒有身份證如何坐高鐵)

    解答:在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員工仍然有權要求雇主支付相應的賠償,解答:根據大多數國家的勞動法規定,員工在工作3個月以上,即使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仍有權獲得一定的賠償,缺乏勞動合同的解雇賠償問題在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解雇員工 ...
    離婚法律
    536熱度

    欠錢的人又開公司了怎么辦(欠錢的人不接電話不回信息怎么辦)

    如果公司被法院封了帳號但他又換名開了公司那以前公司欠款就要不回來了嗎不一定要不回來的。\x0d\x0a\x0d\x0a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對于公司的債務,正常情況下應由公司以其所有的資產來償還,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股東個人沒有關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2023-12-01 19:28

    公司解除員工勞動合同時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 經濟補償標準 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5條,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87 ...
    法律百科
    366熱度

    欠錢微信如何操作解除

    微信被司法凍結還款后怎么解除微信被司法凍結還款后怎么解除隨著支付寶和微信等移動支付平臺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使用手機支付。然而,如果你的微信賬號被司法機關凍結,你將無法使用支付功能。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那么,如果你 ...
    2023-12-04 13:18

    他人導致員工受傷單位有責任嗎?員工宿舍摔傷公司責任

    員工在宿舍摔傷屬于工傷,單位承擔責任的前提是事故與工作有一定關聯,并非完全需要員工提供單獨證據來證明單位的責任,5.員工在宿舍摔傷,是否需要提供證據證明單位的責任,如果員工在宿舍發生摔傷事故,而單位沒有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或未及時修繕問 ...
    離婚法律
    309熱度

    欠錢會走訪公司嗎怎么辦(公司欠錢倒閉了怎么辦)

    消費金融貸款逾期發短信說來我上班的公司走訪是真的嗎?消費金融貸款逾期發短信說來我上班的公司走訪,這種情況可能是真的。用戶申請了消費金融貸款,之后沒有按時還款,且逾期的情況比較嚴重,那么消費金融就有可能安排催收人員上門催收,上門催收 ...
    2023-11-30 15:15

    公司什么情況不能解除勞動合同(公司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員工)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包括什么法律分析: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 ...
    法律百科
    108熱度

    欠錢多久孩子不能上大學(欠錢多久不能起訴)

    如果還請逾期欠款,征信會對孩子們考大學有影響嗎?你注冊了征信之后,你就是失信人。失信者的子女仍然可以正常參加高考,不會受到影響。但是現在有些大學是不會收失信人的孩子的,所以你要及時還銀行貸款。父母征信有問題,對孩子高考沒有影響。只 ...
    2023-12-01 18:22

    員工車禍死亡公司有哪些賠償金?員工車禍公司怎么處理

    綜上所述,員工車禍死亡發生在工作時間內且為工作目的而駕駛車輛,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本文將從法律科普的角度來探討員工車禍死亡時,公司應承擔的賠償責任及賠償金的相關問題,一般來說,如果員工是在工作時間內、為了工作目的而駕駛車輛發 ...
    離婚法律
    350熱度

    欠錢還完多久解除高消費限制(錢還完了怎么解除限制高消費)

    限制高消費多久解除【法律分析】:限制高消是沒有自動解除的規定的。被法院限制高消費的,在法院的限制高消費令中會有時間限制,但在限制高消費期間,被執行人提供確實有效的擔保的,申請執行人同意解除限制高消費令的,法院可隨時解除限制高消費令 ...
    2023-12-01 18:02

    支付2倍經濟賠償金情形(解除勞動合同雙倍賠償的情形)

    一、支付2倍經濟賠償金的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依法提前通知或者未支付經濟補償費的,應當支付勞動者2倍經濟補償,因此,只有在解雇方無正當理由 ...
    離婚法律
    442熱度

    公司和員工補簽勞動合同是否違法(員工不愿意補簽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入職時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合同雙方應當根據自愿、平等的原則協商訂立合同內容,簽訂合同后應當遵守合同約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員工應當在入職之前簽訂書 ...
    法律百科
    421熱度

    哺乳期自愿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標準

    2. 賠償金標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哺乳期自愿解除勞動合同的女職工,其賠償金標準通常由下述三個要素確定:女職工工作年限女職工工資女職工發生生育的時間具體而言,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五十 ...
    離婚法律
    686熱度

    訂金定金哪個不能退(訂金是什么情況下不能退):訂金與定金:解讀不能退還的情形

    問題三:訂金和定金退還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案例有哪些,四、相關法律法規和案例分析: 問題1:請列舉相關的法律法規,解釋其對訂金或定金退還的規定,問題3:存在交易風險時,能否要求退還訂金或定金,問題1:法律對退還訂金或定金的規定是如何的,然而, ...
    離婚法律
    93熱度

    員工在家里意外死亡賠償標準(職工在家意外死亡公司補償)

    總結:員工在家里意外死亡賠償標準是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約定,在員工意外死亡時公司承擔的責任和支付的賠償金額,員工在家里意外死亡賠償標準是指公司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約定,對員工在家中發生意外導致死亡的情況進行賠償的一種制 ...
    離婚法律
    798熱度

    沒有提前30天通知辭退的怎么賠償(公司單方面辭退員工怎么賠償):沒有提前30天通知辭退的賠償問題

    1. 法律法規依據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雇主未提前30天通知辭退員工,應當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2. 判例分析在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中明確指出,雇主未提前3 ...
    離婚法律
    47熱度

    如何投訴欠錢公司員工不還錢?拖欠員工工資怎么投訴

    通過尋求內部解決途徑、依法保護自身權益、提起勞動仲裁申請、向法院提起訴訟以及其他維權途徑,員工可以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讓拖欠工資的公司員工追償欠薪,具體措施包括:1.與直屬上級或人力資源部門進行溝通2.與同事交流并尋求幫助3.尋找公司 ...
    離婚法律
    842熱度

    公司以不能勝任工作為由辭退員工(公司以不能勝任工作為由辭退員工影響就業嗎合法嗎)

    公司說我不能勝任工作辭退我法律主觀:公司以我不能勝任工作為由辭退我,若是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試用期被以不能勝任工作 ...
    法律百科
    80熱度
    手机看片久久高清国产日韩|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兽交精品99高清毛片|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日韩不卡在线播放| 日韩成人免费在线|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色多多|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日韩精品久久不卡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不卡|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国产第一页|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美在线精品视频|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看 |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91精品一区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97|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17| 91精品在线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