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法定申報期是什么時候(個人所得稅申報操作流程2024)
個人所得稅 申報 時間
法律主觀:
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時間一般月度終結后的15日內。例如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就應當在次月的十五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法律客觀:
個人所得稅申報時間具體情況如下:(一)自行申報納稅的申報期限(1)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2)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合伙企業投資者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分月預繳的,納稅人在每月終了后7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分季預繳的,納稅人在每個季度終了后7日內辦理納稅申報;納稅年度終了后,納稅人在3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3)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在1個納稅年度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后的次月7日內申報預繳,納稅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匯算清繳。(4)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后30日內向中國境內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5)除以上規定的情形外,納稅人取得其他各項所得須申報納稅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7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6)納稅人不能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需要延期的,按照《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和《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辦理。(二)代扣代繳申報期限(1)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7日內繳入國庫,并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代扣代收稅款憑證和包括每一納稅人姓名、單位、職務、收入、稅款等內容的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2)扣繳義務人違反上述規定不報送或者報送虛假納稅資料的,一經查實,其未在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中反映的向個人支付的款項,在計算扣繳義務人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作為成本費用扣除。(3)扣繳義務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及其他有關資料的,經縣級稅務機關批準,可以延期申報。以上就是關于個人所得稅申報時間的規定,符合納稅條件的人要注意申報時間,及時申請。
個人所得稅的法定申報期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繳納稅款。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納稅人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繳納稅款;稅務機關通知限期繳納的,納稅人應當按照期限繳納稅款。 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申報納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七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經稅務機關核準,可以延期申報。
經核準延期辦理前款規定的申報、報送事項的,應當在納稅期內按照上期實際繳納的稅額或者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預繳稅款,并在核準的延期內辦理稅款結算。
個人所得稅政策關于納稅申報時間是什么時候?
納稅人取得應納稅所得后,根據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項目、數額,計算出應納的個人所得稅額,并在稅法規定的申報期限內,如實填寫相應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報送稅務機關,那么,申報時間是什么時候呢?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時間
1、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時間一般月度終結后的15日內。例如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就應當在次月的十五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四條,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或者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的,稅務機關審核后,按照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退稅。
第十二條,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后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納稅申報所需材料
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時,應當如實填寫納稅申報表,并根據不同的情況相應報送下列有關證件、資料:
1、財務會計報表及其說明材料;
2、與納稅有關的合同、協議書及憑證;
3、稅控裝置的電子報稅資料;
4、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和異地完稅憑證;
5、境內或者境外公證機構出具的有關證明文件;
6、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納稅申報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主要內容包括:稅種、稅目,應納稅項目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項目,計稅依據,扣除項目及標準,適用稅率或者單位稅額,應退稅項目及稅額、應減免稅項目及稅額,應納稅額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額,稅款所屬期限、延期繳納稅款、欠稅、滯納金等;
7、扣繳義務人辦理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時,應當如實填寫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并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的合法憑證以及稅務機關規定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
8、稅務機關規定應當報送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
個人所得稅的法定申報期
納稅人應當在次月15日前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繳納稅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繳納稅款;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申報納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三條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繳納稅款。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納稅人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繳納稅款;稅務機關通知限期繳納的,納稅人應當按照期限繳納稅款。
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申報納稅。
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申報納稅。
納稅人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的,應當在注銷中國戶籍前辦理稅款清算。
個人所得稅申報期限
個人所得稅是必須每月申報。 達不到起征點的也要申報。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繳納稅款。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納稅人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繳納稅款;稅務機關通知限期繳納的,納稅人應當按照期限繳納稅款。 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申報納稅。 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申報納稅。 納稅人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的,應當在注銷中國戶籍前辦理稅款清算。
一、個人所得稅申報時間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期限具體情況如下:
(一)自行申報納稅的申報期限
⑴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⑵ 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合伙企業投資者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分月預繳的,納稅人在每月終了后7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分季預繳的,納稅人在每個季度終了后7日內辦理納稅申報;納稅年度終了后,納稅人在3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
⑶ 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在1個納稅年度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后的次月7日內申報預繳,納稅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匯算清繳。
⑷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后30日內向中國境內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⑸ 除以上規定的情形外,納稅人取得其他各項所得須申報納稅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7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⑹ 納稅人不能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需要延期的,按照《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和《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二)代扣代繳申報期限
⑴ 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7日內繳入國庫,并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代扣代收稅款憑證和包括每一納稅人姓名、單位、職務、收入、稅款等內容的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⑵ 扣繳義務人違反上述規定不報送或者報送虛假納稅資料的,一經查實,其未在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中反映的向個人支付的款項,在計算扣繳義務人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作為成本費用扣除。
⑷ 扣繳義務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及其他有關資料的,經縣級稅務機關批準,可以延期申報。
二、個人所得稅代理納稅申報操作規范
代理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的關鍵問題,是能否全面、真實地反映納稅義務人的應稅所得。由于個人收入結算與支付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會給代理申報帶來一定的困難和風險。為確保辦稅質量,在界定納稅義務人性質的前提下,注冊稅務師應嚴格按規范程序操作。
(一)居民納稅義務人
居民納稅義務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應負有無限納稅義務。本節主要介紹我國境內的企業、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中的中方和外籍人員工薪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代理申報的操作規范,除此之外的所得項目因很少涉及代理,故不作專門闡述。
(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是指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1年但有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只負有限納稅義務。對非居民納稅義務人來源于中國境內的工薪所得,根據在境內實際居住的時間、支付方式和稅收協定的有關規定來確定是
綜上所述,關于個人所得稅申報時間的規定還是比較詳細的,如果是本人親自進行申報,我們一般是按照所從事的行業以及年收入的情況來進行區分。另外,對于他人進行代理申報的情況,一般是需要按照月進行繳納,在次月7日內繳入國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九條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以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為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納稅人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納稅人識別號。
個人所得稅申報扣繳時間有明確規定嗎?
個人所得稅申報扣繳時間有明確規定嗎?
個人所得稅申報期限的規定
(1)工資、薪金所得由納稅義務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次月七日內辦理納稅申報;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可以實行按年計算,分日預繳的方式辦理納稅申報.
(2)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它所得應納的個人所得稅,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七日內辦理納稅申報,扣繳義務人應于次月七日內報送代扣代繳報告表.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辦理納稅申報;納稅義務人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七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自行匯算,進行年度申報.
(4)實行"定期定額"征收方式的納稅人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依照流轉稅規定的期限一并申報.
(5)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義務人,應當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辦理納稅申報.
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怎么填?
(一)表頭項目:
1、"稅款所屬期":填寫扣繳義務人代扣稅款當月的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如:2024年3月20日發放工資時代扣的稅款,稅款所屬期填寫"2024年3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
2、"扣繳義務人名稱":填寫扣繳義務人的法定名稱全稱.
3、"扣繳義務人納稅人識別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填寫扣繳義務人的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二)表內各欄:
1、第2列"姓名":填寫納稅人姓名.
2、第3列"身份證件類型":填寫納稅人有效的身份證件名稱.中國公民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的,填寫居民身份證;沒有居民身份證的,填寫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臺灣居民通行證或臺灣居民居住證、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外國人工作許可證或護照等.
3、第4列"身份證件號碼":填寫納稅人有效身份證件上載明的證件號碼.
4、第5列"納稅人識別號":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上載明的"公民身份號碼";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填寫稅務機關賦予的納稅人識別號.
5、第6列"是否為非居民個人":納稅人為非居民個人的填"是",為居民個人的填"否".不填默認為"否".
6、第7列"所得項目":填寫納稅人取得的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規定的應稅所得項目名稱.同一納稅人取得多項或多次所得的,應分行填寫.
7、第8~21列"本月(次)情況":填寫扣繳義務人當月(次)支付給納稅人的所得,以及按規定各所得項目當月(次)可扣除的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其他扣除等.其中,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扣除的專項附加扣除,按照納稅年度內納稅人在該任職受雇單位截至當月可享受的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的扣除總額,填寫至"累計情況(工資薪金)"中第25~29列相應欄,本月情況中則無須填寫.
8、第22~30列"累計情況(工資、薪金)":本欄僅適用于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的情形,工資、薪金所得以外的項目無須填寫.具體各列,按照納稅年度內居民個人在該任職受雇單位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情況填報.
9、第31列"減按計稅比例":填寫按規定實行應納稅所得額減計稅收優惠的減計比例.無減計規定的,可不填,系統默認為100%.如,某項稅收政策實行減按6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則本列填60%.
10、第32列"準予扣除的捐贈額":是指按照稅法及相關法規、政策規定,可以在稅前扣除的捐贈額.
11、第33~39列"稅款計算":填寫扣繳義務人當月扣繳個人所得稅款的計算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