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故意傷害罪怎么判刑(未成年故意傷害怎么判刑)
未成年犯故意傷害罪如何判刑
法律主觀:
未成年人犯故意傷害罪,十六周歲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從輕減輕處罰;十四周歲以上十六周歲以下的,在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情況下才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14歲故意傷害罪怎么判
法律主觀:
16歲的未成年人構成故意傷害罪的,判刑如下:1、造成輕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造成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造成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4、16歲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如果犯罪對象為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孕婦等弱勢人員的,綜合考慮犯罪的性質、犯罪的嚴重程度等情況,可以增加基準刑的20%以下。
法律客觀: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13歲故意傷人怎么判刑
13歲故意傷人的判刑如下:
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依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處罰款;
2、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依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處罰款;
3、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不追究刑事責任,致人重傷的涉嫌故意傷害罪,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4、已滿16周歲,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預防校園暴力的方法如下:
1、孩子應當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其次;
2、父母應當建立與孩子的有效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3、學校應當重視學生的道德培養與法制教育,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4、社會應當未未成年人的成長營造一個安全趕緊的社會環境,減少甚至是避免校園暴力的發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二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斗毆的;
(二)追逐、攔截他人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未成年故意傷人怎么判
一、未成年犯故意傷害罪會如何判刑
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故意傷害他人造成重傷或者死亡的,構成犯罪,已滿16周歲的人實施故意傷害他人行為的,構成犯罪;但是都應當從法定的年齡上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未成年人故意傷害,是指被告人實施故意傷害他人行為時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
我國《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此,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故意傷害他人造成重傷或者死亡的,構成犯罪,已滿16周歲的人實施故意傷害他人行為的,構成犯罪;但是都應當從法定的年齡上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故意傷害罪的構成
(一)、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末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不滿18周歲不能成為不承擔刑事責任的根據,只能構成法定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一個量刑情節。
(二)、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在一般情況下,行為人事先對于自己的傷害行為能給被害人造成何種程度的傷害,不一定有明確的認識和追求。無論造成何種程度的結果都在其主觀犯意之內,所以,一般可按實際傷害結果來確定是故意輕傷還是故意重傷。故意輕傷的犯罪還存在犯罪未遂問題。但對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例如企圖嚴重毀容,并已著手實施的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即使未造成任何實際傷害,也應按故意重傷罪(未遂)定罪量刑。
(三)、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權,所謂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
應注意的是,本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體權,因此,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一般不認為是犯罪。只有當自傷行為是為了損害社會利益而觸犯有關刑法規范時,才構成犯罪。例如,軍人戰時自傷,以逃避履行軍事義務的,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434條追究刑事責任。
(四)、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未成年故意傷人怎么判
一、未成年故意傷人怎么判
犯故意傷害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未成年人故意傷害,是指被告人實施故意傷害他人行為時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我國《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此,未成年人犯故意傷害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可以從法定的年齡上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故意傷害罪的量刑標準
1.構成故意傷害罪的,可以根據下列不同情形在相應的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1)故意傷害致一人輕傷的,可以在六個月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2)故意傷害致一人重傷的,可以在三年六個月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3)以特別殘忍的手段故意傷害致一人重傷,造成六級嚴重殘疾的,可以在十一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4)故意傷害致一人死亡,傷害手段一般的,可以在十四年至十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依法應當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除外。
2.在量刑起點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傷亡后果、傷殘等級、手段的殘忍程度等其他犯罪事實增加刑罰量,確定基準刑:
(1)每增加一人輕微傷,增加一個月至二個月刑期確定基準刑;
(2)每增加一人輕傷,增加三個月至六個月刑期確定基準刑;
(3)每增加一人重傷,增加一年至二年刑期確定基準刑;
(4)每增加一級一般殘疾的,增加二個月至三個月刑期確定基準刑;每增加一級嚴重殘疾的,增加六個月至九個月刑期確定基準刑;每增加一級特別嚴重殘疾的,增加二年至二年六個月刑期確定基準刑;
(5)使用刀具等銳器傷人的,每次增加三個月至四個月刑期確定基準刑;使用槍支傷人的,每次增加九個月至一年刑期確定基準刑。
3.罪中犯罪情節
(1)雇傭他人實施故意傷害行為的,對雇傭人可以增加基準刑的20%以下。
(2)因其他違法犯罪目的而實施故意傷害行為的,可以增加基準刑的20%以下。
(3)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故意傷害罪,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4.罪前、罪后量刑情節
犯罪后積極搶救被害人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現實中很多人涉嫌故意傷害罪都是因為一時沖動,事后都積極救助被害人,有較好的悔罪表現。未成年人實施故意傷害行為一般都沒有犯罪的故意。而根據法律中的規定,即使此時認定未成年人構成故意傷害罪的,在實際處罰的時候也是要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同時也不能對未成年人適用死刑。
未成年故意傷人怎么定罪
未成年人故意傷害他人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應當依據其實施行為的情節和后果,分別作出不同的定罪量刑。
首先,如果未成年人的故意傷害行為造成的后果輕微,即傷害程度輕微或沒有造成嚴重后果,那么根據刑法的規定,應當認定為輕傷罪。輕傷罪的最高刑期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以并處罰金。
其次,如果未成年人的故意傷害行為造成的后果較重,即傷害程度較重或者造成了輕傷后果但是情節較為惡劣,那么根據刑法的規定,應當認定為重傷罪。重傷罪的最高刑期為十年有期徒刑,并可以并處罰金。
最后,如果未成年人的故意傷害行為造成的后果非常嚴重,即傷害程度嚴重或者造成了重傷或死亡后果,那么根據刑法的規定,應當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罪的最高刑期為死刑,并可以并處罰金。
需要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的故意傷害行為通常會受到法律的嚴格審查,法院會根據未成年人的年齡、犯罪動機、犯罪手段、犯罪后悔等多種因素進行量刑,并在量刑時給予適當的輕判。此外,如果未成年人在犯罪時受到了他人的誘騙、脅迫或者利用,那么法院也會考慮到這些因素對其判決進行適當的減輕處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未成年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未成年故意傷害致死的量刑規定:
1、滿十四周歲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2、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故意傷害致死,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3、未成年人未滿十二周歲的故意傷害致人死亡,不需要判處刑罰。
根據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
1、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3、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由此得知未成年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判多少年的有以上三種結果。
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有: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權,所謂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
2、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末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